文本言语细读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4月   作者:李爱兰
[导读] 文本细读是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同样可以指导我们的文学教学实践。众所周知,文学是人学,文学创作的主要目的不是阐述道理或介绍某方面的知识,而是抒发创作主体的内在情感。语文教学的本体是言语,语文课是言语课,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各项言语活动技能,并以此提高语文素养。

李爱兰     百色市迎龙小学
【摘要】文本细读是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同样可以指导我们的文学教学实践。众所周知,文学是人学,文学创作的主要目的不是阐述道理或介绍某方面的知识,而是抒发创作主体的内在情感。语文教学的本体是言语,语文课是言语课,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各项言语活动技能,并以此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文本细读 语文教学 言语活动 重要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4-145-01

        教研天地文本细读是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同样可以指导我们的文学教学实践。众所周知,文学是人学,文学创作的主要目的不是阐述道理或介绍某方面的知识,而是抒发创作主体的内在情感。文学语言以审美为目标,对结构和语言的经营是文学的全部奥妙,语词的音乐性和陌生化
        一、抓词句,品语言
        吕淑湘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细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章的语言,语言承载着作者在认识社会生活中所捕获的意义,寄托着作者的真知灼见,渗透着饱满深沉的思想感情。我们要本着对文本语言的高度警觉,用敏感的心捕捉文本潜在的信息,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轻易放过,对文本潜心涵咏,品味语言的艺术,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
        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道: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枝小小的蜡烛!这里的一个“敢”字就值得细细琢磨:小姑娘究竟是“敢”还是“不敢”?为什么她一整天都不敢抽出一根火柴来为自己暖和一下?为什么这时候居然“敢”了?再如“终于”用在这里极有分量。抽一根火柴本是毫不费力的事,为什么那么艰难,要用上“终于”?还有,一根火柴热量很少,光亮很小,安徒生怎么说“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通过这些词句的推敲,我们的心就能跟作者慢慢融合,就可以真切感受小女孩生活的痛苦以及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艺术。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就谈不上文本细读。教师在课堂上就是要引导学生抓住富有表现力的传神词句去细细品味,引领学生去探寻文字背后的“秘密”和“故事“,把知识语言、文字语言变成心灵语言、智慧语言,去还原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表达,这样“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进一步走进作者的内心,触摸作者的心跳,获得与作者、文本的感情共鸣,在研读、推敲、咀嚼中品出语言的韵味和表达的艺术。
        二、触文本,嚼语言
        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这个耐心,当然更要有这个能力,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并且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
        以细读词语为例,我们应当反复琢磨、体味隐含在词句中的深刻的意义。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第一句“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一个冷,而且还“冷极了”,已表达出冷的程度。加上雪,更冷,还有冬天的黑夜,又是一个冷,三个冷,放在一起,层层推进。但别忘了,这是大年夜,寒冬腊月、冰天雪地——所有这些加在一起,该是个怎么样的冷呀?细读之后,我们仿佛看到了那雪花纷飞、寒风刺骨的场面。


如果说夜幕的下垂,好比轻轻揭开了故事的序幕,那么,原来这看似简简单单的环境描写,却让我们一下子就置身于故事的情境当中。读出了这样的一层意味,后文中提到的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就更能唤起我们的同情怜悯。可见,每一个用词后面,都有一份意味深长。
        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常常并不是“直白”地将自己的意思说出来,而是要运用象征、借代、拟人、想象、夸张、隐喻等“艺术表现手法”来表达。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自然也要注意以“艺术表现手法”为突破口,读懂“语言艺术”的内蕴,对文本“庖丁解牛”而不是“大卸八块”。细读语言,从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的联系中揭示含义,把知识语言、文字语言变成心灵语言、智力语言,我们的语文教学,方能有意识、有方向的、有技巧的以“艺术训练”来代替“重复劳作”。
        三、品其味、悟其神
        关于什么是“语文”的说法有很多,但是,构成“语文”的要素是语言文字,这恐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大文学家高尔基则更为形象地阐述了这一观点,他说:“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因此,语文学习不通过这个中介,不透过这件“衣裳”——词句,人们就没有办法触摸包裹在“衣裳”里面的事实和思想。这大概就是《课标》为什么在每个学段都提出了理解词句的不同要求,并形成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系统的道理之所在;其次是词句自身的价值所决定的。大家知道,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若干个相对独立而且能够表情达意的词句构成的。可以说,词句是构成所有文章的“砖瓦”,没有对词句的理解和把握,就没有对篇章,乃至整部作品的理解。因此,“从语言文字入手,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必然是小学阶段阅读教学最重要、最基础的目标和要求。
        如《搭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自然段中的“脱鞋绾裤”这个词语,在教学时,先通过查字典,解释“绾”的意思,接着将文中的“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这句话分解开来,再读出“人们出工时就必须脱鞋绾裤,收工时也必须脱鞋绾裤,赶集时需要脱鞋绾裤,访友时还必须脱鞋绾裤……”这样在语境中把这个词语的意思理解了,搭石存在的意义便凸显了出来,那么“搭石精神”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学生也就铭记于心了。又比如在指导学生理解本课第四自然段中的“伏””字时,利用幻灯片让学生直观了解“伏”字造字法上的意义,汉字的演变过程,感受中国汉字文化的美。接着教师模仿老人,让学生“伏”下身子去背,并通过师生之间的激情对话,学生对“伏”字意思自然就明白了,同时学生也深深感受到了乡亲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可见,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谈不上细读,更谈不上对文本品其味、悟其神啦。所以,我们教学生学习语文,不要光教学生读出文字表面的意思,更要教学生如何去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这就需要我们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保持一种特有的对语言文字的青睐与细腻感觉。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为其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①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②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③区培民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④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