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旁批的教学运用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4月   作者:苗飞翎
[导读] 自读课文教学是非常有效的阅读教学手段,是课内阅读的延伸,以序列化方式贯穿单元中来适配阅读能力的提升,是阅读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借助旁批和阅读提示实现学生自主空间的自主阅读,是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引导学生走进阅读世界、开拓学生视野的独特教学设计。本文部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旁批的内涵出发,指出自读课文旁批教学运用的意义,并阐述了这种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策略。

苗飞翎   贵阳市南明区第一实验中学
【摘要】自读课文教学是非常有效的阅读教学手段,是课内阅读的延伸,以序列化方式贯穿单元中来适配阅读能力的提升,是阅读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借助旁批和阅读提示实现学生自主空间的自主阅读,是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引导学生走进阅读世界、开拓学生视野的独特教学设计。本文部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旁批的内涵出发,指出自读课文旁批教学运用的意义,并阐述了这种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部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旁批;教学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4-193-01

        部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文阅设置了旁批的功能,是课堂阅读内涵的外延,是基于课本本单元内容的延伸。自读课文为学生设置了自主阅读空间,在旁批的设置上内容十分丰富多样,比如问题式、点评式、赏析式、体悟式等具有引发思考的设计。如何通过使用旁批助力学生自主阅读,激发学生系列阅读思考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究课题。[1]
        一、自读课文旁批的内涵
        旁批一次来源于古代,是一种古文评点方式,早在南宋科举制度中出现,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小说、戏曲的产生出现了文人型评点和导读性评点,后来又形成了包括序言、总评、旁批、夹批、尾批的评点系统。结合古代评点方式,也陆续出现了一些学者,在借鉴古代评点方式的同时,融合现代语文教学特点,先后涌出像东北师范大学的孙立权老师,他要求学生阅读中做批注,林承雄老师把古人在诗歌中的点评引入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完成更深化的阅读。部编版教材中应用的非常多,部编版教材从精读课文转为教读课文,略读课文转成自读课文,而旁批是自读课文阅读中运用的最有效手段。
        二、自读课文旁批的必要性分析
        (一)符合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特点在于思想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语文学科蕴含情感性,传递价值观,秉承立德树人的任务,在互联网的时代下,需要打破传统理念,改变单一灌输式教学,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性思维和思辨思维、语言表达等思维和学习品质。初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时期和思辨性思维形成的重要时期,初中生开始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通过进行分类、分析、判断、推理等系列形成思维方式。在旁白的批注中思辨性是贯穿思维的全过程、全流程中。通过旁白这个载体,完成初中语文教学目的和教学设计。王本华提到:“旁批的设置是为了给学生的自主阅读适时地提供一些拐棍或引发一些思考。”肖培东对于旁批也提到:“教学中理当不能忽略这样的课本资源。[2]
        (二)激发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最大的内在动力。阅读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同样,自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开拓视野,初中生可以用自己个性化和全新的视角去阅读,通过旁批的设置引人入胜,会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美国教育学家史密斯基于语言和思维不可分割、相辅相成、训练了思维也就训练了语言这一认识,依据思维心理学和批判的阅读理论,将阅读教学的过程分成了认知性阅读水平、理解性阅读水平、评价性阅读水平、创造性阅读水平这四个水平阶段。而且从教材来看,旁批的设计以达成教学目标为主,学生们可以独立思考,完成每一次深入性探索阅读。


[2]
        (三)提升初中生的学习能力
        旁批改变阅读品质,旁批让小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旁批考第一帮助学生们有分析、会形成主题讨论、学习经验交流。这也是一种以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巧设一些问题,问题教学法,点评法是一种唤醒学生、启发学生、指导学生的思维逻辑。所谓旁批阅读也是一种精读细读,对作品进行品词逐句,对精彩之处进行点评和吸收。
        三、自读课文旁批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引用问题的导学互动模式
        完成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目标设计。通过旁批中巧设一些问题,让初中生同学们在阅读中边思考边学习,问题教育法,是我国早在孔子时期就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启发学生们学习思考的的助产术。通过问题教学法,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因材施教。[3]
        (二)组织小组座谈的学习交流形式
        小组合作的课堂基本组织形式早在我国20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在《诗经.卫风》中指出“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最早的形式。到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也提出“小先生制”,这都是相互帮助、相互启发的典型思想。”旁批形式需要小组讨论通过问题设置、小组分享、辩论等形式最终完成教学整体评价。当然,在课前通过预习,增加学生品读关键句、揣摩作者的创作时的感受,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省完成自我阅读。随后在课堂上进行按照旁批进行小组分别解读,通过组织小组座谈交流的形式,深入阅读,针对旁批完成深化性阅读方式。[4]
        (三)开展旁批内容思辨性阅读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语文三大任务群众的其中一项任务,以思辨性思维为主导,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性思维和思辨思维的形成,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化,通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思辨性思维通常被定义为批判性思维,很早就在哲学领域上应用。思辨性思维是符合初中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新课改的要求,增加课堂上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在旁批中让同学们听到不同的声音、不同的逻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理解。
        结束语:
        自读课文中旁批的设置符合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教学特点,本文通过阐述自读课文旁批设置的内涵,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把握自读课文中旁批的必要性,并提出自读课文中旁批设置的具体措施,把引导式教育、启发式教育、导学互动、辩证思维教学模式等多种方式连接起来,增加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形成重要的阅读思维品质。自读课文中旁批设置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课题,在未来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在核心能力的提升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希望初中生真正的爱上阅读,提升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让阅读鲜活起来、快乐起来。
参考文献:
[1]张敬如. 浅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 学周刊, No.359(11):121-122.
[2]程乔夏.经典诵读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性研究[J].语文建设,2015(12)
[3]张云鹰文:《培养兴趣 训练观察 引导积累 启发想象》刊载于《小学语文老师》2001年第2期
[4]褚宏启. 走向理性社会: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 中小学管理, 20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