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主峰
安岳县启明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摘要: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究其根本性的意蕴来讲,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以及健全的人格的一种教学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充分地认识到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这一价值,从道德与法治意识培养的角度来让学生感受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才能够使其教学过程更加具有充分性和实质性。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意识;培养
引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道德与法治意识启蒙的角度上来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绽放出更多的生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感受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自己所带来的某些健全人格上的因素,使其教学过程更好地展示出道德与法治教学本身的教育意蕴。运用得当的教学策略来有序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这样才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有序以及恰当的得以开展。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培养的教育价值分析
(一)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健全人格的组成部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是否有健全的人格,以及是否能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担当起自己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初中阶段对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的开展过程。因此充分的注重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从小的内心之中就树立道德与法治的界限,这样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今后的求学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也都能够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而这是培养以及健全学生人格的一个重要机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路径。
(二)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意识是学生能够与社会环境相处的重要资本
人无信不立、人无德无以在社会立足,在当今社会具有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公民,往往能够得到社会的最大程度的支持和褒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往往能够让学生在社会上获得最大程度的认可,使学生在今后与社会环境相处的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自我价值。因而教师要特别注重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启蒙过程,这往往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健康顺利的开展及活动,并且能够让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责任感进一步得以增强和强化。
(三)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培养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
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对任何事情所持的某种具有根本性意义的观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给予学生正确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培养,有助于学生上述观念的健康形成。如此才能够让学生为国家和民族与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因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就要充分的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的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是一个当代公民在国家与社会中所必须树立的,只有树立如此的观念才能在今后的社会中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多的贡献。这也有助于学生在较小的年龄就接受正确的观念,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更良好的基础,这是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培养的一个重要目的。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本方法分析
(一)案例启示的教学方法
案例启示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其道德与法治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发挥很大的作用,通过利用一定的案例来让学生明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某些现实作用,这就能够在学生内心之中为其确定一定的价值目标,并且设定一定的行为范围。例如,在“建设法治中国”的教学中,我就通过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或者播放电视台的一些法治栏目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领悟,这种教学方法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要善于援引社会现实中的案例,以此作为学生学习以及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意识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良好的平台。
通过现实案例的讲解,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塑造自己的道德与法治意识,使其在培养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为祖国和人民能够做出更多的贡献,因而援用相关的案例,就能够起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更好地达成这一教学目标。
(二)现实生活引导的教学方法
很多道德与法治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现实生活引导的教学方法的运用。通过现实生活的引导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得以强化,很多时候教师把道德与法治的内容以现实生活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其更加具有说服力。例如,笔者经常以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启发与引导学生——当你发现红绿灯坏了,你会怎么做?你的亲戚想开一家饭店,需要怎么做?这些都是现实的问题,也是与学生相关的问题。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道德与法治的问题转化为生活问题,从生活问题中来提炼和总结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使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意识在其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的得以升华。教师必须能够真正的要善于以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让学生从其现实生活中就能够感受到某些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因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好更科学性的建立起来。这都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必须予以适用的教学策略。
(三)问题启发性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问题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所谓的问题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是以问题的形式来推进教学进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使学生在问题的启发与引导中进行教学,让教学的过程更加充满学生的问题意识。毋庸置疑,初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培养过程是一个较为综合性和较为立体性的教学过程,因而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让学生树立问题的意识尤为重要,而要更好的养成和培养问题意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就要建立在教师的问题不断引导之下,这是特别重要的一点。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问题意识培养出来,善于将学生的问题和转化能力培养起来。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教学才能更好的彰显道法科的德育功能,更好地在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三、积极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家校共同联合来加大对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力度
在对初中生进行德育与法制教育过程中,建立一种积极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老师可以比较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学生在家里的一些具体德育行为实践,而同时家长也可以比较清晰的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的一些行为方式。如此可见,这种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学生们的德育行为实践有很好的管理。
对初中生进行德育与法制教育的过程,它本身就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配合,而这种行之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的建立就很明确的反映了这个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学校可以在日常的思想品德课中去进行。不仅如此,家长还应该让孩子在学校里接受到的德育教育应用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通过父母对孩子的一些正确价值观念的指引和德育意识的培养,让他们能够将这种良好的德育行为能力得到更加有效的实施。而这种家校合作机制的建立就是当前社会比较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德育教育教学模式,因为对学生的教育任务不仅仅在老师,而且还有学生家长的督促。另外,这种方式也可以讓老师和学生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以及老师和家长之间建立一种交流互通的平台,方便三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所以,这种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的建立来加大对学生们的道德与法制教育的效果是较为可观的。
结语: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时候它是建立在较为综合性的教学方法的过程之中的,而只有建立在这种教学方法之上的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培养,才是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荆玉东.《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J]. 才智,2019(12).
[2] 李群.《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 华夏教师,2019(12).
[3] 彭晓梅.《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研究》[J]. 中国农村教育,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