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产生火花 争论接近真相——关于《论语》教学的一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   作者:温继周
[导读] 儒学即人学,《论语》则是儒学最经典的载体之一
        温继周
        浙江诸暨海亮外语中学高考部  
        
        儒学即人学,《论语》则是儒学最经典的载体之一。作为集中反映孔子思想的语录体著作,我们今天学习《论语》,绝不能仅停留在分析、探寻《论语》所包含的上古语言文字现象及其规律上,更应了解孔子在政治、文化、教育、修身等诸多方面的思想内涵,并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挖掘这位千古圣人及其学说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谈到语文学科的基本理念时有这样的表述:“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涉及到政治、文化、教育、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努力挖掘孔子在这些方面的思想主张,让学生对此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正是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有关培养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之规定的有效途径。
        但《论语》毕竟是2500多年前的著作,受主(读者)客(语义变化)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孔子及其《论语》的解读不尽相同甚至完全对立。因此,如何引导学生从《论语》所呈现出来的上古语言现象中,最大限度地认识一个真实的孔子,最大限度地接近孔子学说的真正内核,从而落实《新课标》给语文学科提出的要求,就成为《论语》教学的重要课题。
        基于上述认知,就有了下面的教学片断及其带给我的思考。

        教学片断一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
        教学过程再现——
        师:利用注释和译文,说说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本章主要讲法治与德治的区别。
        师:根据本章所述,你认为法治与德治有什么区别?
        生:本章所讲法治和德治,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手段不同,一是效果不同。法治以“政”和“刑”为手段,效果是“民免而无耻”;德治以“德”和“礼”为手段,效果是“有耻且格”。
        师:结合现实,你赞同法治还是德治?
        生1:赞同法治。如今,物质富有,但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有下滑趋势,单依靠人们的道德自觉是很难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的,更谈不上和谐社会。用法治,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威慑作用。
        生2:我赞同德法兼治。用德治,可以唤起人们的良知,让人们自觉地守纪守法,从根本上解决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用法治,可以及时惩处社会上少数无可求药的害群之马,这对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德法兼治,就是标本兼治。单用法治或德治都有失偏颇。
        
        教学片断二
        原文——
        子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2.9)
        教学过程——
        师:本章要义是什么?
        生:足民,也就是富民。
        师:在《子适卫》一章(13.9),孔子主张先富民后教民。

本章的“富民”思想,阐述了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生:富民与富君之间的关系
        师:在孔子所处的“家天下”时代,君就是“国”。通过研读文本,你认为在孔子那里,“富民”与“富国”有怎样的关系?
        生:孔子主张先富民。民足,君就足;民不足,则君不足。
        师:联系现实,你认为“富民”与“富国”应该有怎样的关系?
        生1:我认为应先“富国”。没有国,哪有家。“唇亡齿寒”“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生2:我觉得要先“富民”。民是基础;基础不稳,国就难保。
        师:如果先“富民”,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有哪些具体的富民措施。
        生1:减税
        生2:收入分配制度要改革,敢于向垄断行业开刀。
        生3:进一步向民营企业放开市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教学片断三
        原文——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7.27)
        教学过程——
        师:本课主题是“仁者爱人”。编者把本章编入该主题之下,请问,本章能体现“仁者爱人”这一主题吗?
        生:不能。用鱼竿钓鱼和用“纲”取鱼没有区别,射活动中的鸟与射栖宿中的鸟没有区别,所以说本章不仅不能说明孔子有仁者之心,反而对孔子的圣人形象有负面影响。
        师:你有你的道理。但有学者认为,本章乃“人生兴趣之事,非依于仁之事”。请问,同学们对此有什么意见?
        生:这一观点说的应该是事实,只是写兴趣之事,因为孔子也是人,不是神。但兴趣爱好、个人享乐不能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所以,本章不能说明孔子有仁爱之心。
        师:老师再给大家提供一个学者的观点。有学者认为,本章表现了孔子遵守古代“取物有节”的社会公约,反映了孔子爱物美德。请问,同学们对此有什么看法?
        生:我基本赞同“取物有节”的观点。但问题是,“有节”只是有度,终归还是“取物”了。所以,对孔子“取物”的行为,我们不能认同;对孔子取物“有节”的态度,我们则要学习。

        教学思考
        上述教学片断只是我在《论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教学实践,带给我如下思考:
        1.《论语》虽说是语录体著作,但因其思想广泛、深刻而呈现出“学术性”特征。《论语》教学如果只停留在语言文字上,或者只是重述前人研究孔子的成说,那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不同的意见或观点充分表达出来,让学生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产生摩擦,碰撞出火花,才能在争论中接近真实的孔子。
        2.学生在认识历史上的孔子的同时,应能观照自己,认识社会。比如,法治还是德治的问题,先“富民”还是先“富国”的问题,就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学习“钓鱼和射鸟”一章,就能激发学生爱心,敬畏生命。
        3.《论语》教学要落实到“古为今用”上,就不能不联系社会现实。现在的高中生见多识广,思想新锐。要想《论语》教学出彩,要想学生折服于老师,为人师者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业务功底外,还必须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具有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洞察“新闻背后的新闻”的本领。如果老师不能比学生站得高望得远,要想胜任《论语》教学是很难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