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科普并头进教研教学双提升——泸源中学教师教科研能力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   作者:周万礼 梁美丽
[导读] 科研为先导,实践出真知
       周万礼 梁美丽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泸源普通高级中学   

        摘要:科研为先导,实践出真知。中学教育科研活动应该始终坚持以积极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教学效益为主题,不断加强学习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紧紧围绕新的学科课程标准,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课题研究活动,把科普知识推广与教学研究相结合,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优化学生学习策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教育科研活动  教师专业化发展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科普知识与课堂改革相结合,结合学校和教师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具体落实让每一位教师参与,提升教师素质,强化教学管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研究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益,优化教育方法,贯彻执行崇尚创新的工作精神及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的要求,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实现教师由“教书匠型”、“经验型”向“学者型”、“科研型”的转化,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一、多举措促宣传,营造氛围提成效,物化成果求发展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学校教科研体系
        学校成立由校领导牵头,教科室具体组织,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负责创新大赛的领导、协调、督促工作。教科室认真规划,科学实施,全体教师引导学生,确定研究创新领域,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利用课堂所学的科学理论知识,亲自动手、亲身实践。确定竞赛规则、活动方案,建立了规范的大赛评估和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2、搞好宣传发动工作,强化业务素养培训
        为了切实推动教育科研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提高科技辅导员队伍的科学素质和技能,推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应做到加强大赛活动的领导,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加强科普师资和辅导员的培训,积极组织发动师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将科普师资和科技辅导员的培训纳入校本师资培训的总体规划认真加以落实;将教师指导科普活动的工作情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先进评选表彰的条件之一;将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情况,记入成长记录册,列入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组织学生广泛接触、观察社会生产生活,从现实生产生活的需要中、从现实生产生活的缺陷中发现课题、寻找课题、挖掘项目,并且通过互联网平台广泛查新,优中选优,使参赛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
二、借力“问题引导教学”,在教学中发问,在教研中成长
        1、形成特色课堂教学框架
        借力全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契机,要求全体领导、一线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研究中,从规范教学设计到规范教学环节、教学手段每个教师都用心学习和研究,形成学校所有学科所需新课教学及高考复习课的教学设计编写,物化成册,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更新。


2、评优督查讲时效
        鼓励集体备课扎实、有效的进行,每学期期末均对各学科备课组进行“优秀备课组”的评比。由学校学术委员会评比验收并评选出扎实、创新、有效的“优秀备课组”并给予的奖励。教师个性备课,另作为督查。
三、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提升个人、团体科研能力
        对教师而言,科研意识就是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追求和探索,是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自觉性,是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基于上述观点,学校注重在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方面下功夫,“提高教师育人素质,服务教育教学实践。 ”[1]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教师教科研意识。揭开教科研神秘的面纱,指出现代社会要求教师必须搞好教科研,搞好教科研是指导教师走进新课程,以及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并把教科研工作纳入教师量化管理,增强教科研意识。其次,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教科研意识。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提高学历,训练教学基本功。而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自觉地去追求探索和研究。
        1、鼓励教师撰写教研论文,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写作是作者善于倾听、强化反思、广泛阅读、深化认知、凝练语言、字斟句酌的综合体现,而教育研究论文则是教师教学研究智慧的结晶,是对智力劳动的浓缩记录,是对教学研究经验的提炼与升华。
        2、与时俱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课题研究
        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时代发展迅速,在信息化的社会里,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适应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转变。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学习理论,更新观念,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教改,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   
四、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突出教科研的主要任务
        中学教育科研源于教学实践、源于实际生活,具有具体性、日常性、实用性特点。“从教育实践中选题,从事实践研究应该是最明智的选择”[2]。中学教育科研的内容需以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为主。在解决问题中形成理论,并用所形成的理论去指导实践。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分解课题目标,落实科研任务,一步一个脚印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使教育科研活动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必须扬弃过去那种“假、大、空”的课题取向,倡导教师课题研究的“小、真、实”。
        总之,教育科研活动引领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为学习管理注入活力,推动教师个人素质发展。搞好教育科研对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将科研纳入到教育常规工作之中去,广泛开展研究活动,造成良好的研究态势,切实把“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口号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

        [1] 邓李梅,曹中保,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目的定位的研究[J] .教育探素,2004(10):32.

        [2] 刘本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课题选择问题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10):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