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续军
尚志市教师进修学校
2020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德育教研部举办哈尔滨市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本次培训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家庭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促进教师加深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助力家校合作,实现家校共育。由于疫情原因,我们的培训,只能通过网络培训方式进行。本次培训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德育教研部邀请了北师大家庭教育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建翔教授作为主讲者。虽然是在云端聆听专家的讲座,但我们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陈教授经过16年的研究,以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视野,溯本求源地剖析了“疫情大考,考出了国民教育体系的致命问题”,一是教育失本。教育的本是什么?就是失掉了我们传统文化、传统教育的根本,也失掉了我们内在智慧的本体。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教育是“教化”,它的关键点在“化”。是要化人的心性,化人的整体气质,让人达到人生的觉悟,自觉觉人。“化”是一个无形的东西,包括环境的影响,包括人格的影响,包括历史传承、家风家教传承这些东西,是各种因素的一个综合体,它整体性地、自然而然地、润物细无声地起作用。倡导重视传统文化,去当今教育工具性、功利性。二是家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大支柱之一,近四十年来,家庭教育被重视程度的大幅度提升,对其投入的千百倍增长,然而家庭教育的困惑与焦虑却愈加严重,两者产生巨大反差。其根本原因同样在于家庭教育失本。家庭教育失本,人人有责,没有局外人。家庭教育急需归本,需要我们形成强烈的历史意识,拥有历史的眼光,以隧道火车理论为指导,实施教育。
陈教授也针对2020年春季的新冠疫情形势下教育人应有的思考提出,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与自然教育的观点。同时陈教授也有些担忧。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各的价值、规律和使命,此教育非彼教育,不能拿一个学校的模子往家庭教育上随便套用。
由此我想到,学校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航船,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我们的家长不要把孩子的教育全寄托于学校,我们的摇篮不仅让孩子有快乐的生活,同时肩负教育孩子的重任。家长在孩子成长路上,是启蒙者,是教孩子走出人生第一步的老师,家庭教育是基石,是孩子所受教育的基础,但它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只有家庭和学校共同肩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路上,才会少走弯路,少摔跟头。
一、家长——做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导师
孩子出生犹如一张白纸,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沃土,家长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成长。有智慧的家长能够抓住任何教育孩子的机会,培养孩子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为孩子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可是现实中这样的家庭还是占少数。大多数孩子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自己就负责孩子的生活。还有很多问题家庭难以做到家长为孩子的成长护航,单亲家庭、残障家庭、失双亲家庭、留守儿童等等。为了生活,很多父母长期在外工作,不能陪伴孩子,无法兼顾孩子的成长。真的希望所有家庭能够克服生活中的重重困难,给孩子最好的陪伴,尽可能的创造孩子成长的良好环境,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更是爱孩子的重要体现。我们也深知家长们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艰辛和焦虑。
众所周知,中国的家长极度焦虑,2019年的调查显示,中国有70%-80%的家长处于极度焦虑中。多么可怕的数字。想想我们为什么焦虑?都是因为爱孩子,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中龙凤,对他们寄予厚望。可是这样沉重的爱却给了孩子们极大的压力。所以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不要走向溺爱和偏爱的极端;不要唯分数论成败。孩子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我们不应该,也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作为父母,应该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指导,来真正懂得自己的孩子,懂得如何去爱他们,发掘并呵护他们宝贵的自然灵性,帮助孩子们真正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老师——做好孩子人生路上的向导
孩子从踏入幼儿园开始,老师便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孩子人生路上和知识海洋中的向导,孩子对老师是敬畏的,这是家长无法可比的。
老师每一句鼓励的话语、每一次表扬赞叹、每一次奖励,得当的批评都是孩子成长的动力。相反,老师过激的批评、挖苦、辱骂、体罚以及不利孩子身心的行为等,都会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深刻的影响,从思想到言行,从心灵到外在,都应起到净化社会风气的表率作用,以良好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依赖,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我们老师具备人格魅力,孩子们才能真正的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是爱的教育,老师的仁爱,是孩子们成长的指路明灯。新时期我们倡导老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
三、家庭学校共同培育,成就孩子的幸福人生。
家校共育,就是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家长重视学校教育,参与学校教育,支持学校教育,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家校合作,通过合作,不但学校指导家庭教育,二者更是相互配合、互相支持。以往学校通过很多方式探索与家长之间建立沟通交流的方式。
1、定期召开家长会。
每所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家长会,通过开家长会,老师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了解孩子一学期在学校的生活和表现,思想有哪些变化,需要家长和老师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状况,接下来如何配合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也可以让孩子优秀的家长,介绍一下家庭教育好的经验和方法。家长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老师不定时家访。
家访对于孩子来说,是更利于家校共育。家访更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特别是问题孩子。老师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程度、追溯孩子一些缺点成因等等。也通过家访,让老师了解家长具备教育孩子的能力层次,加深老师与家长之间情感交流,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一致的想法和做法。
3、成立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的成立,是家校共育在传统的家长会和家访形式之后,又一次创新。家长委员会由家长们选出的代表组成。不但更集中家长们教育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参与学校的活动(比如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开学毕业典礼、节庆活动等)、校本课程开发、参与学校相关决策等,有时会产生更好的教育新方法和新举措。比如,班级里两个孩子闹矛盾或者不同班级的孩子之间有摩擦,发生口角甚至动手伤人事件,学校的处理不能使双方家长达成共识的情况也存在,这时候,通过家长委员会进行沟通协商,也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4、依托网络平台,助力家校共育。
“互联网+”时代,网络平台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更方便有效的服务。作业帮、家校通、校讯通、家校帮等软件,为教师与家长搭建了云端交流与沟通的平台。疫情下我们不止看到了网络那端教师改变授课方式的不适应,同时我们更看到网络这端,孩子听课学习的不适应,家长的任务变的重了,孩子学习的时间由学校全部转到了家里。孩子全天候的在家,需要家长监管时间增加,自控力强的孩子,家长轻松些,自控力差的孩子,家长们一致的反应是快开学吧,再不开学,家长们都要疯了。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不难看出,孩子们网络学习这段时间,家长们监管的疲惫与无耐。最担心地是怕孩子们迷恋玩手机、视力下降、学习成绩下降。事实也真如此,孩子们再次返回课堂,老师们一致发现,孩子们真的变化很大,视力下降、学习成绩下降不说,原来的优点不见了,还养成了一些坏习惯。所以,网络只是工具,孩子不能被工具牵着走,家长与老师都要正确引导,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这几天东北三省,尤其是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迎来了多年不遇的暴风雪,预警级别提升到了最高级别——红色。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市的中小学校不得不又停学了,从周三开始一直到周日,五天的时间孩子只能呆在家里。离开学校,在家的学习生活,又没有了规律,这时候家长的监管特别的重要,同时我们的家长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护航。所以,面对一些突出事件,孩子离开学校以后,家庭教育的作用有多大,不言而喻。
古人有云:“子不孝,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证明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注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必然与时俱进,现在孩子的教育更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但二者不能孤立,各走一路,家校必须携手共育,共同成就孩子的幸福人生。在这条育人的路上,家庭和学校要不断地合作探索,以爱为核心,育字当头,细致筹谋,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