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芳
邯郸市汉光中学
可能有很多老师认为,培养学生的课堂规范应该是小学的事情,上初中他已经定型了。其实我的观点是不赞同的。很多学生初中并没有很好的上课习惯,所以从初一开始我们应该手把手的教会他们课堂上到底该怎么做,做什么,什么时候做什么。课堂是学生取得成绩的主阵地,如果能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效率提高了,知识学明白了,课下作业效率提高了,他的学习自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的培养。
一.规范课前准备
1、规范物品摆放
上课前必须准备好学习用品,书本包括课上要用到的练习册统一放在桌面的左上方,这样我们老师就要提前告诉学生下一节课要干什么,课上用到什么,或者你可以安排课代表课前到办公室找你一趟确定用到什么提前通知给学生,当然后者就有些仓促了。文具盒放在桌面的右上方,练习本放在桌面的正前方。水壶放在桌面下,桌腿旁边。这样就可以避免有的学生不小心洒在桌子上弄湿了书和本。那样的话他一节课什么也不用干了,像唐僧西天取经那样擦书就可以了。
2.规范课堂的起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节课依然如此。我建议大家不要忽略“上课”,“起立”这个形式。看似时间长了没有什么必要。实际上,在这个起立的过程中学生也能迅速收心,跟着老师一起进入课堂状态。建议老师们不要仅仅流于形式,而要等学生都起立站直后,迅速环视教室,在与每位学生对视的过程中,用我们的眼神告诉孩子们,该上课了,你准备好了吗?等大家都进入状态后再“请坐”。哪怕有个别同学没有准备好,他也会迅速准备好,与其他同学一起站好面向老师。而且下次这样的学生会越来越少,直到预备铃响起,学生都迅速回到座位上准备好上课要用的物品,等着你的到来。一节完整的课是有始有终的,所以我们在下课铃响起时,微笑面对学生,响亮的告诉孩子们:感谢同学们这么长时间的密切配合,大家辛苦了,下课!孩子们也自然会心领神会的起立,齐声说:老师辛苦了,老师再见!
二、规范课堂听课习惯
学生专心听讲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习中最基本的环节,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条件,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听课,为交流活动顺利进行奠定基础,使学生会听、乐听、能听,这些要靠我们平时在以下三方面的培养。
1、要用“心”、用“脑”去听课,要进入角色去听课,这样才不会受到外界的任何干扰,思想才不会开小差。要听出老师讲的新知识,复习的旧知识,要注意易错之处和老师上课的重点、难点,听出老师的解题方法、技巧,听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同学回答的问题。
2、边听边想,想到预习时存在的问题和不懂之处,想一想老师的解题方法与自己的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看到什么知识点就要想到有关的性质、定理、公式等,要紧跟老师的思维一起运转。
3、学会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不仅要让学生肯听老师讲的内容,更要让学生会听同学的发言,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并加以思考,从而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为此,我要求学生在听同学发言时要做到三点: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是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培养自己收集他人发言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自己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我平时对学生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抬起头,张开嘴去听课。否则我当你没有听课。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在课堂上与学生眼神的交流也把他最大的吸引到了课堂上,走神的频率减少,课堂效率自然会提高。
三,规范记笔记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和听课笔记的习惯,把教材中最精华的知识和听课中的思维成果记录下来。其具体措施如下:
1. 记提纲。它对学生理解、掌握新课的知识体系及复习起“桥粱”作用。
2. 记重点。所谓重点,就是我们对于课本的内容分析、整合和拓展。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扩大知识范围、启迪思维等很有帮助。从而使所学知识更系统、更丰富,知识掌握的更扎实。
3. 记问题。所谓问题,就是记下课堂上没有听懂的知识点或自己的某些思维观点等,以便课后与同学或教师讨论交流,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或观点。
4. 记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记下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对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大有益处。也能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这一点上,我们刚开始需要反复给学生讲记什么,怎么记,什么时候记,记在什么位置,记成什么格式,甚至需要停下来等着他们记,我们需要坚持初一一年,甚至两年才能让学生学会记笔记。时间一长他们就知道什么时候该怎么记了。
四、规范审题习惯
作业和练习是巩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和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学生在作业时往往不会审题导致做不出来,慢慢丧失了做作业的信心。这就要求学生做题时,首先要反复领会题目的意图,考虑题目中所给已知能对解题提供什么帮助,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我们在备课时,应认真地对练习题、复习题、思考题进行筛选,使其适度、适量和精炼,以便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时我们可以在自习课上带着学生做题,尤其是数学题,教会学生如何从题目中提取有效的解题信息,哪句已知能与哪个定理联系起来,对于图形题怎样数形结合把题目的已知条件与图形结合起来,对于文字信息题如何整合题目中的有效信息等等。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学会审题,学会做题,解题能力自然会得到提升了。
五、规范使用练习本习惯
学生的练习纸往往是用到的时候随手撕一张,用完就扔了。用的时候也是没有规矩,转着圈的乱用,到最后自己也找不到写过的题在哪里。尤其在考试中,这样很不利于学生的自查。我平时要求学生有规范的练习本,在练习本上也要按照作业本的格式和要求来做。而且在课堂上和课下不断检查,督促学生养成习惯。考试时的练习纸则只允许用一张A4只,折叠两次之后打开再用,每道需要计算的题写上标号,过程清晰,位置合理。写完试卷检查时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刚才自己的计算过程,大大减少了试卷的失误率,提高了分数,又让学生养成了条例清楚的习惯。
六、规范书写习惯和答卷习惯
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学生在写字的时候,有时是偏头的,有时是侧身的、有趴着的等等一些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发现这种情况,我们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写字姿势,一方面出于关心,另一方面也纠正了学生错误的姿势。对于学生的试卷规范格式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作文的格式,英语作文的书写要求,还有数学的计算题格式和解答题的格式等等,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上对学生的行为加以指导和指正。养成良好的答卷习惯才能减少试卷的失误分。
总之,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关键在学法的指导,不仅是为了提高学习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由“学会”变“会学”,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全面发展。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会并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有爱心、有耐心、有决心、有恒心。同时,也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和反思自我,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课堂教学的质量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