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   作者:李翠云
[导读] 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发现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一些障碍
        李翠云
        大荔县韦林镇迪村小学 陕西 渭南 715100
        摘要: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发现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一些障碍,如,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能力偏弱、阅读资源缺乏、阅读环境不佳等状况,需要语文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究提升小学生提高语文阅读兴趣的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老师要让农村小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要搜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书籍,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条件,营造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给与适当的评价和鼓励等方法,利用有效的策略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阅读兴趣;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1当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
1.1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足
        受农村环境的影响, 有的学生可能难以形成较强的阅读兴趣。 一些家长仅仅关注孩子的成绩, 而没有为孩子做好榜样或者打好基础,没有为孩子创设积极、宽松的阅读条件。 有些家长认为课外阅读属于看闲书,非但没有正确引导,而且还限制了孩子的课外阅读。
1.2阅读数量不足且内容单一
        当前一些农村小学生, 他们的课外阅读范围仅仅是一些漫画和武侠小说、修仙小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没有太大的帮助。 他们对于科普读物或者文学名著的认知程度比较低,即使知道一些知识, 也是从电视或者电影中了解到的。 分析当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可以发现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比例比较少, 而且在质量和数量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农村小学生的阅读情况距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实际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1.3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中, 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受到学校和家庭的影响。 在学校,教师比较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着重培养学生做题的能力, 重视课堂中的引导和教学。 部分学校和教师认识不到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作用, 缺乏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措施,或是担心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没有针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深度研究, 在评价方法和指导方式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足、阅读习惯不好、阅读数量不足而且缺乏阅读兴趣。
2提升小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
2.1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阅读习惯
        想要让小学生博览群书,就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阅读的氛围。小学语文老师要在班里设立读书角,让学生们从自己的藏书中拿来几本,学生之间进行图书分享,可以增加书籍的种类和数量,让书架上摆满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书籍。学生们在课间活动期间,随手就能拿起书来进行阅读。另外,家长也要给学生营造读书的环境,抽出时间跟孩子一起来阅读书籍,品读书籍,畅谈书籍中的故事与情节。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为小学生营造一个人人爱读书,人人想读书的学习氛围。
2.2创新教学方法,调动阅读动力
        语文老师要教会学生正确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精读、细读、训读等阅读技巧,遇到不会的字词,要随手翻阅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养成随手把它记录下来的习惯。在阅读中,要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随手做笔记,记录好词好句,精彩的人物描写情节。在阅读完成后要通过整体感知法,去试着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整体感知文章中心思想。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老师在依托课本讲学时,要根据故事情节,巧设故事的悬念,层层设置阅读问题,激发学生们求知的欲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语文课本中的人物个性特点,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扮演,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表演感受阅读中的人格魅力和阅读趣味。

语文老师还要通过语文课本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课下阅读,定期给学生推荐相关书单,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推荐自主选择阅读内容。
2.3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教师可以发挥兴趣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阅读方向,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和愿望,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并且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心理、性别、性格和年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各不相同。 教师在推荐阅读内容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的差异,把这些差异当作重要的参考依据,因人而异推荐阅读内容。例如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推荐一些符合儿童特点的文学名著,包括《昆虫记》《爱的教育》等。针对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持续提升,可以推荐内容丰富和篇幅较长的书籍,包括《水浒传》《三国演义》或者《西游记》等。 也可以是童话类或者人物传记类的书籍。 利用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提升接受程度,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使他们产生较强的阅读兴趣,并且重视质量和数量的统一。
2.4更好地发扬榜样的力量
        语文教师必须有较好的知识储备,需要阅读多种书籍,补充多方面的知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或者语文这门课,奇闻逸事、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所有话题都能不断发散开去,娓娓而谈。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学生才会由衷地敬佩、尊重你,且由此激发阅读、探索的兴趣,对知识的渴求,努力地为成为像你一样的人靠拢。与此同时,语文课堂的氛围也会因此得到活跃,充满活力。比如,当语文教师在讲名家名篇时,可以发散开去,提及作者生平,以及与其有关的逸闻趣谈,以便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心理思想,以及文章所承托的作者的情怀,同时也将学生带入了对作者的好奇心旋涡之中,在探索欲的刺激之下,引导他们一步步地去查阅更多关于作者的书籍和资料,因势利导,事半功倍。再者,在班里的学生之中寻找好的读书榜样。处在小学时期的学生正是表现欲最旺盛的时候,但凡有一点点的成就,都会非常乐意向同学或者朋友展示出来。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特性,仔细观察,寻找适合的人选,让其分享在书中的所见所感或者含义深深的好词好句。这样做既能够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好处与优点,满足了一部分学生的表现欲,也能激发剩下一部分学生强烈的好胜心,创建一个富有竞争性的阅读环境,你追我赶,效率大大提高。
2.5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在课外阅读之后,学生会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教师则利用这样的机会鼓励学生交流和展示。例如,组织课外阅读交流汇报活动,范围不限形式不限,学生之间相互交换,浏览对方积累的材料,同时组织即兴表演、讲故事和复述等。 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谈体会谈心得,可以体会读书的乐趣,在这样的快乐互动中交流和分享,保持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再比如,组织学生构建课外阅读兴趣小组,针对阅读材料进行整理和分类,进而制作项目小报或语文知识卡片。利用这样的途径让学生把自己的课外阅读知识进行分享, 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量。 在活动中,让学生比比看谁的资料最有意思,谁的资料最齐全。推广一些世界名著和唯美的小短文,让学生学会甄别有益的阅读材料。学生之间分享了阅读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的体会,进而交流了对名著和名人的看法,产生了更强烈的课外阅读想法和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让他们可以从阅读中汲取营养, 能够获得美的享受和人文精神的陶冶,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并且获得多种能力的发展。 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开展教学,重视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张玉花.加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8):100.
        [2]董海滨.谈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12):113.
        [3]王永梅.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实施策略研究[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7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