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波
武汉市第25中学 430070
师:请同学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沁园春.雪》,边读边思考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词人的感情。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读出的情感。
刘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从这一句中我读出词人的眼光不仅仅停留在雪上,而是通过雪来写祖国壮阔的山河,评述祖国的悠久历史。
汪贝:“我读出词人对祖国河山无限热爱的激情,使我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张慧:“我读了此词仿佛看到一队队穿着灰布军装,戴着红五角星军帽的官兵骑着马,扛着枪从身边走过,被风雪笼罩着渐渐远去,融入浑莽无色的天地之间。为了民族的生存,他们正在重写历史。
侯敏:读了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我不禁发出同样的感叹:是呀,古代帝王纷纷被历史的滚滚洪流席卷而去,只有无产阶级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才是祖国当之无愧的主人;才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王梅: 读了此词感到毛泽东胸怀整个中国,志在天下。而且毛泽东在这时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何其自信!
熊骏:我读了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才真正对这位使中华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的伟大领袖真正了解了,才真正知道了这位救世主的胸怀。他的胸怀,可以和博大的空间等量齐观,这才是一代伟人超越常人的地方。……
以上是我执教《沁园春.雪》时,学生读后的感悟。其实刚接这个班时我发现学生“不会读书”,例如,语音不标准、声音不清晰,朗读无感情,把握不好语调和语速、停顿和重读,反应迟钝、内容空洞,词汇贫乏、语言啰嗦,条理不清、颠三倒四,口头语多、半截话多,表达不出自己的情感,更感悟不出作者的感情等。针对这一现象,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什么是语感?前人对此论述很多,而最早提出“语感”的是我国的语言专家夏丐尊先生。他在《文章作法》中曾对语感作过这样生动形象的描述: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所谓“语感”,也就是语言意识,即指对语言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阅读教学 的语感就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推动阅读教 学,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语感的强调,就是要注重对语言的直 观感受和直接把握,亦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知识的活学活用,融会贯通,一种在阅读教 学实践中锤炼出来的对语言的真切领会和深刻理解,甚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的默契和灵悟。
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和吕淑湘都十分重视语感的培养。叶老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因此,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我根据多年执教经验,从以下四方面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读
指导学生朗读吟诵。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这里的朗读,就是叶圣陶所说的“美读”,要读得感情充沛,抑扬顿挫,移情动容。教会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将那些在语义、形象、色彩、声音、情味上有特点或有特定意义的词句检索出来加以积累,相互展示、交流。以此增进对文章内容的感知。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揣摩,读中品味,学生才能获得对课文的直接感受,达到对文章的情和境的整体把握。因此,要十分重视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诵读。学生在读中思考、理解、品赏,从而使情得到陶冶,语感得以增强。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在引导学生领悟品味课文的思想情感的同时,注重对课文语言的学习,语言现象和规律的感悟,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
想
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语感教学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参与,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成分,因而在教学中对联想和想象应予以足够重视。如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时,引导学生找出诗中具体的物象,如藤、树、鸦、小桥、人家、马等等,再仔细观察物象的特征,如枯藤、老树、昏鸦等,借此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用笔或者用语言将他描绘下来。这样一幅“秋天行旅图”便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对游子思乡有所感悟。如,我们读到《白雪歌》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诗句,就会立刻借助想象和联想展示景象,仿佛看到了疾风席卷大地的情景和大雪纷飞随风飘舞的情状,又仿佛听到了激荡于耳际的狂风的怒吼声,这是一幅多么壮丽的境界。这一感受是基于生活经验吸收言语符号,通过联想、想象而产生的,正因为有了丰富活跃的想象与联想的参与,语感就越显具体、生动、真切。
感
引导学生揣摩感受。叶圣陶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心须多揣摩。”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 “连最末次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表示作者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完全肯定,“确凿”是完全肯定的语气。有矛盾吗?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这就必须引导学生细细揣摩。再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述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8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赞扬了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遗志矢志不渝的精神。“文中有这样一句:“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我通过提问:“司马迁‘悲’的是什么?‘愤’的是什么,让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去体验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彪炳千古的名句抒发了他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强烈的人文魅力。我抓住文中“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这一句子,通过与原文的相互对照,让学生深入思考揣摩:①司马迁如果‘血溅墙头’是怎样的死?而如果活下去又意味着什么?②在生死抉择面前,哪一种选择更能体现出司马迁的勇敢与坚忍不拔的意志?在这一地方“抠”一下,有助于学生对司马迁的忍辱负重、牢记父托、发愤著书的精神的领悟。《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从所记内容看,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既通俗又朴实的题目?从所记情景看,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见凄切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
悟
指导学生体察感悟。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切断了语言文字和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即使是十分优秀的作品也难以感受到其意义和情味。叶圣陶说得好:“如果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 语言是表达思想情感的,因而语感必然包含情感因素。要获得真切的语感,就要切己体察,把眼前耳边的语言文字同自己生活中已有的情感联系起来。这也正如他所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一个初中学生如果深知自己的父亲赡养老人、养育子女的身心负担之重而又恪守孝养的人伦,对父亲产生了敬佩感,就更易于体味《散步》所表达的人性美。朱自清笔下的“春”只有他才“真正感受过”。但中学生又不同程度地有过对春的盼望、春来的欢欣,有过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回味,无疑是学习《春》所不可缺少的经验基础。
总之,敏锐的语感不可能在短期内培养出来,它是学生在长时间的读写实践中,对纷繁的语言现象不断进行比较、揣摩,对精美语言进行欣赏后获得的。语感问题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中不能再忽视的问题。只有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感悟生活、欣赏作品、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才会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大大提高。
参考书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2. 参看王松泉《语感培养的现代化手段》
3.《语感,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热点》,王尚文气
作者简介:吴波,武汉市第二十五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年级主任。武汉市“百优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