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竹
南宁市第十四中学
摘要:在现阶段的社会大环境下,积极的进行课程改革,强调文化内容在课程中的渗透,这不仅对学生文化素养提升有积极的作用,对文化保护和传承也有显著的效果。壮族山歌是壮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壮族山歌的传承和保护对于我国的文化建设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总的来讲,要当前的文化多元背景下要真正的实现民族文化内容的传承和保护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所以在壮族山歌的传承和保护过程中可以借助现代教育的力量,即实现壮族山歌进课堂。文章分析新课程视域下的壮族山歌进课堂,旨在为壮族山歌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新课程;壮族山歌;课堂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各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文化碰撞也日趋激烈。在民族林立的大环境下,中华民族要获得独立和发展,需要有属于自身的民族文化做支撑,所以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强调文化传承和发展,同时培养国人的文化自信有突出的现实价值。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趋同表现日渐强烈,这对于民族文化生存是非常不利的,将文化和教育进行融合,通过教育实现文化传承,这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意义显著。壮族山歌是我国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壮族山歌进课堂的方式强调对其的传承和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一、壮族山歌的种类和特点
壮族山歌也称之为壮族民歌,简称是壮歌,具体指的是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逐本溯源可知真正意义上的壮歌指的是从壮族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中产生的歌谣。种族山歌种类繁多,特点显著,以下是对其的具体总结。
首先是壮族山歌的种类繁多[1]。对于壮族人民而言,山歌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的是壮族人民在各个时代的生活理想和情感。在壮民族聚居区,因为受地理环境等影响,各区域的方言有显著的差异,所以对山歌的称呼也不同,比较常见的有欢、西、加等。壮族山歌的种类比较多,形式也比较多,韵律独特且曲调优美丰富,语言生动性比较突出,有浓郁的艺术特色。对壮族山歌的演唱进行分析可知,随意、随心以及自由是显著的特点。在演唱的过程中,同一首山歌只有基本的格调,美育固定的程式,因此在不同的时间段,同一歌手可以演绎出不同韵味的山歌。
其次是壮族山歌具有艺术美的特点[2]。壮族山歌具有独特的风格,且艺术表现力比较强,具有非常强烈的艺术美感。就具体研究来看,壮族山歌的艺术美主要表现在令人回味无穷、叹为观止的比喻和比兴手法的应用方面。壮族人的典型性格特征之一是在情感表达的核实后委婉、含蓄,这和西方直白的抒情方式有显著的差别,所以为了体现委婉的情感表现形式,比喻、比兴手法在山歌中有大量的应用。
二、壮族山歌进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壮族山歌不仅是壮民族的音乐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所以出于文化传承和保护的目的,必须要对壮族山歌的传承和发展进行研究与讨论。教育是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渠道,且我国目前在积极的进行教育改革,目的就是要让教育更好的服务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基于新课程视角对教育教学做分析会发现课程体系有了显著的变化,音乐、美术等艺术性课程的占比在显著提升,且在具体教育实践中,教材中出现了大量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这一切都昭示着教育为文化服务的目标。基于新课程视角审视壮族山歌,其进入课堂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
壮族山歌的显著特点是韵柔味美、随手拈来,这个特点使壮族山歌得以广为流传[3]。在革命年代,壮族山歌利用该特点成为了宣传革命的重要武器。随着时代的变迁,以歌唱苦难生活和阶级斗争的壮族山歌内容逐渐的淡出了历史舞台,仪式歌等也因为消灾祈福的功能等的失去而日渐淡出了大众视野,这导致了山歌种类的减少。面对这样的情况,结合当代的特色主题进行山歌创作和演唱成为了当务之急。
就目前的分析来看,唱山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而老一辈的歌者则因为身体以及其他的原因逐渐的离开了山歌演唱的舞台,这使得壮族山歌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的风险。壮族山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员,是壮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体现,对其进行传承和保护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所以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积极的强调山歌传承具有必要性。
三、壮族山歌进课堂的音乐构想
壮族山歌的传承和保护可以积极的利用教育的力量,即将壮族山歌引入到中学生音乐教学实践中,这样,学生可以更多的接触和理解壮族山歌,参与壮族山歌传承和保护的人员也会更多,通过长期的坚持,壮族山歌势必会获得新一轮的发展。就目前的分析来看,要将壮族山歌引入到中学生音乐课堂,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第一是需要将文化遗产转变为文化资产[4]。壮族山歌是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跋扈方面如果仅仅是一些专业人员参与,那么其势必会因为人力不足或者是资金不足等问题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再者,如果不能实现壮族山歌的推广和宣传,那么传承和保护壮族山歌的永远是一小批人,这会导致壮族山歌传承和保护的圈子缩小,而这样问题对于大规模的传承保护来讲是非常不利的。壮族山歌的内容非常丰富,其所包括的不仅仅是壮族人民的喜怒哀乐,还包含了壮族儿女的理想和追求。从艺术角度进行分析,壮族山歌的语言鲜活生动,艺术风格多变,曲调和韵律也具有明显的独特性[5]。壮族山歌从原始社会一直唱到今天,已经到了"出口成歌,以歌代言"的地步,可以说,壮族山歌在壮族人民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同样,其在中国民间音乐当中也有显著的价值。在小学以及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将山歌引入教学实践,通过专业教学来解决山歌传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同时扩大壮族山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样,不仅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内容极大丰富,壮族山歌传承和保护也会获得有效发展。
第二是将壮族山歌作为生产力积极的推动本土文化的传承以及旅游事业的发展。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各个地区都在积极的进行本土文化的发掘,目的是要通过特色文化进行区域地理标志打造[6]。壮族山歌是壮族人民生活的反馈,将其作为重要的文化内核进行深入发掘,了解山歌背后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形象,并强调山歌和地区文化旅游的结合,这样,基于山歌的地方民族文化旅游会获得显著的发展。简言之,山歌是区域发展重要的推动力,所以由政府出面积极的进行山歌教育的强调,使山歌的氛围更加的浓厚,这样,不管是教育还是地区发展,山歌都会成为重要的因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壮族山歌的传承和发展不能够仅仅依靠山歌演唱人员和研究人员,更应该积极的借助教育平台以及其他的宣传平台。基于此,积极的强调山歌进课堂工作,明确山歌进课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进课堂的具体构想做分析,这样,山歌进课堂工作的具体开展会更具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叶婷.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 新课程(综合版), 2019(8):17.
[2]陈金国. 活力课堂视域下中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现状的调查分析[J]. 职教通讯, 2020(10):52.
[3]覃焱.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山歌"武宣壮欢调"进课堂初探[J]. 亚太教育, 2019(7):43.
[4]李艺婷. 传统戏曲进课堂的可行性分析——以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艺术课为例[J]. 戏剧之家, 2020(34):34.
[5]李巧. 浅谈上林壮族山歌\"欢\"学校校本活动中的传承实践与探究——以上林县中学为例[J]. 中外交流, 2019, 000(011):207.
[6]肖国柱. 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分析[J]. 新课程.中学, 2019, 000(012):1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