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   作者:蔡天珍
[导读]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我国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以及刻板化特征,这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是非常不利的
        蔡天珍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东钱湖中心小学 315121
        摘要: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我国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以及刻板化特征,这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是非常不利的。在新时期,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尝试运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自由、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使他们充分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基于此,文章结合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提出了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优化策略
        
        语文科目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最为基础也最为核心的科目之一,其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建立积极的价值观为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因此语文阅读教学的活动在此时期的学生学习结构中占据了较高的位置,对于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大,课程模式较为刻板,教学效果无法深化,教师应当基于新的教学形势出发,积极改善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充分的阅读环境,以期其能在课堂学习中深化阅读效果,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体系,为其人生成长提供正向助力。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教师观念较落后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对于新教学形势的认知不清,教学观念仍较为落后,影响了阅读课程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的是权威者,在课堂上的话语权更重。然而阅读课程更追求学生的个性,所谓“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若不能及时转变,就注定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阅读审美上出现较强的模板化现象,不利于学生个性与创新能力的成长。
        2.阅读教学形式僵化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上,由于教师的教学改革积极性不高,教学形式存在一定的僵化现象。一般的阅读教学遵循着学生阅读材料、针对课后问题进行思考、教师统一答案的形式,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行为并不具有主动性,受教师个人思想的影响较大,教学形式具有较强的“填鸭式”。阅读教学形式的僵化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其阅读心态较为消极,无法针对阅读内容展开有效的思考,最终只学会了应试技巧,而不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
        3.忽视学生真正的阅读需求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真正的阅读需求被忽视,以阅读能力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文核心素养难以得到有效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尊重,在阅读课程上没有相应的话语权,其在阅读课程中产生的疑惑得不到及时解答,长期发展下去将严重压抑其个性的健康成长。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外部世界的探索正处于积极好奇的状态,也是其价值观体系建成的重要时期,传统的阅读课程无法满足其真正的阅读需求,阅读教学的积极性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1.转变教师观念
        作为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教师对此时期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应当首先转变教学观念,抓住当前新教改的需求,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展开有效的阅读教学优化策略。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得到有效转变,其在课堂上的表现会更具创新性与热情,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提问技巧深化学生阅读认识
        课堂提问是十分常见的一种课堂教学技巧,如果可以善加利用,则可切实优化学生的阅读心得,切实优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技巧,使用多元的阅读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由此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使其及时整合有效的文本资源。为此,语文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由此调整问题的难度水平,不断优化阅读问题的启思、导学功能,促使学生全面整合、分析文本资源,由此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3.拓展多样的教学形式
        若想有效的优化当前阅读教学的现状,教师应当积极的拓展多样的教学形式,通过还原真实轻松的阅读环境,加深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学习体验。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中,其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提高,通过自身主动积极的参与从多方位锻炼其综合素质。
        4.满足学生的真正阅读需求
        在新型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公,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并满足其真正的阅读需求,使其顺利开展相应的阅读学习。教师可以抓住此时期学生的心理特性作为切入点,在鼓动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对其在阅读中产生的疑惑予以及时的解答,并根据其反馈适当的调整教学手段,以达到“量身定制”的教学效果。
        5.采用小组交流形式优化学生阅读感受
        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由教师主导、推进的,初中生需要认真听讲,摘抄阅读笔记,以便由此丰富自己的阅读认识。然而,从本质上说,阅读活动本身就是个性化的思维活动,关系着学生精神财富、认知结构的变化,丰富的阅读交流活动可以让初中生进一步发散思维,总结有效的阅读结论。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小组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不断优化自己的阅读理解与感悟,切实优化学生的阅读思维,提高阅读课的教学效率。
        6.利用课外阅读拓展学生阅读经验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是以课文资源为中心的,课外阅读活动是由学生自发展开的,教师很少会针对课外文本资源、课外阅读周期、阅读方法等问题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使得课外阅读教学活动的效率水平一直十分低下,难以真正优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此,语文教师必须要丰富课外阅读指导活动,监督学生有效完成课外阅读任务,还要为了满足学生的多元阅读需求开发并整合丰富的文本资源,设计弹性的课外阅读周期,丰富课外阅读交流与展示活动,以便切实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经验,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未来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为了改变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教师应当保持较为敏感的目光,及时转变个人观念,拓展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创造自由轻松的阅读环境,以满足学生的真正阅读需求。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当前的语文科目学习,更能帮助其建构其正确的价值观体系,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培翔.试论果树在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J].种子科技,2019,37(14):84,87.
        [2]郭昌龙.探析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作用[J].农村实用技术,2020,218(01):130-131.
        [3]李德力.试论果树在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7(7):301-301.

        作者简介:
        蔡天珍(1977-04),女,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东钱湖中心小学;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