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   作者:邓国江
[导读] 由于受到年龄和认知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邓国江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花山小学      564400
        摘要:由于受到年龄和认知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在数学课上积极性不高,为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多样化的发展。教师可以将生活情境融入小学数学课堂,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不断地优化学生的学习观念,使数学学习同时代和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运用策略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小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要通过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数学知识,实现数学学习的具体化和生活化。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够将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教师从数学的角度加以激发和引导学生便能够培养起数学学习兴趣并在兴趣的驱动下进行数学学习。实现生活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索。
        一、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是将生活情境应用到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式。生活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喜好和实际学习情况有充分的掌握,这样教师才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方式创设情境,将数学教材与学生的生活整合起来,找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归纳与总结,帮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数学学习方法和数学学习的具体策略。在创设生活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使课堂处于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说出自己对数学学习的看法。
        二、创设生活情境,引入生活案例
        引入生活案例是实现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应当充分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实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更深刻的理解数学知识,避免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只要对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进行解析,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数学问题,秉承着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原则,在层层递进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数学学习能力。在创设生活情境,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情况出发,以便于学生能够将已有的知识和未知的知识结合在一起,探索数学学科的位置,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头脑中形成清晰有条理的知识网络。为了实现生活案例的有效化,教师也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为每个小组布置任务,小组成员在互相帮助的情况下进行数学学习,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此过程中也真正的实现了主体作用的发挥。


        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这一课时,由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并未接触过立体图形,在理解圆柱和圆锥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困难,这时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的案例引入数学课堂之通过生活中的具体物件,使学生更深刻的了解什么是圆柱,什么是圆锥。接着让学生在寻找生活中类似圆柱和圆锥物体的同时,分析圆柱和圆锥各自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对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发散性思维
        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部分。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既要将基本知识讲授给学生,也要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学生将生活中的具体转化为数学上的抽象,为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积极的思考问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侧重于对学生的启发,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形式,学生能够认真的思考数学学科的问题,在此过程中也实现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同时,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让学生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好的集中注意力。
        四、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设生活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知识都是偏于抽象,偏于感性的,在进行这类知识的讲解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避免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展开教学,而要让学生在生活情境的创设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丰富多样的生活情境,多样化生活情境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课堂上进行新鲜事物和学生感兴趣知识的讲解,能够让学生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负数》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负数讲给学生听,比如温度计和冰箱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清楚明确的将负数所代表的含义讲给学生,让学生对负数有更深刻的认知。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合理的方式运用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适当的引入生活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学生生活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从而实现有效的情境创设。通过开放性问题的提出,教师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婷婷.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16):152+154.
        [2]袁春霞.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C].教师教育论坛(第三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25-326.
        [3]颜新疆.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12):79-80.
        [4]高泽琴.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相关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2):249.
        [5]李艳红.探讨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2):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