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利用绘本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研究——工作室活动引领下的绘本教学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   作者:郭雨濛
[导读] 绘本是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绘本教学目前普遍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郭雨濛
        保定市刘艳玲小学语文工作室 保定市复兴小学
        摘要:绘本是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绘本教学目前普遍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因其图文并茂的形式而受到小学生的喜爱,从而产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因此,语文教学中利用绘本教学能够促使小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本文就以小学语文绘本教学为例,谈谈绘本教学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积极意义及如何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语文教学;绘本;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绘本是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儿童文学样式,绘本最早出现在西方,有百年的历史,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英文中叫“Picture Books”,在日本称为“绘本”,我国有时也叫“图画书”。绘本中的图画一般是手绘之作,生动迷人,具有和语言叙述同样的功能,承担着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与一般图书相比,以读图为主的绘本阅读更具有直观性与形象性,符合儿童审美需要和心理特点,在长期阅读中,能潜移默化地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对儿童的思维、语言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实际上绘本阅读更是对孩子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
        思维能力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通过“想一想”来解决问题,这种“想”的能力,就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明确提出,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绘本这种教学方式普遍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今天,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研究如何更好利用绘本教学的方法,以促进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长远发展。
一、认识绘本初体验
        对于我来说,早在2011年上大学之初,就已经接触过绘本,当时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无论是在学校的图书馆里,还是在老师们课堂上的话语里,都听说过“绘本”一词。那时仅仅知道,“绘本”其实是“图画书”,是“图”与“文”协奏的交响曲,但是它等同于“小人书”吗?并不是,它不仅仅是“图”与“文”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直到2018年加入工作室,刘艳玲老师为我们购买了许多关于绘本的书籍,例如《绘本课程这样做》《绘本的力量》等等,阅读之后,才让我有了理论指导,有了一小部分关于绘本的理论知识:绘本中,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图画不再仅仅起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而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交融、相得益彰的一种书籍表现形式。
        相信许多刚接触到绘本的人们都有和我一样的困惑,绘本一共没有几页几个字,几分钟就能翻完一本,有什么意思啊,根本没得读!然而并不是这样的,绘本是需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陈鹏对绘本这样评价:当孩子读第一遍时,会享受一个有趣的故事;当孩子读第二遍时,会懂得一种认知的方法;当孩子读第三遍时,会学会一些有用的知识;当孩子读第四遍时,会完成一样动手的作品;当孩子读第五遍时,会掌握一项思考的窍门;当孩子读第六遍时,会了解一类生活的情趣;当孩子读第七遍时,会体验一次好玩的游戏;当孩子读第八遍时,会想象一幅美丽的画卷……可见,每一次读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不同的心境。
二、绘本对语文教学的积极意义
         首先,小学语文学习主要围绕四方面:听、说、读、写。任何阶段的语文知识学习,都离不开这四个方面。

在小学语文课程学习中,低年级段的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让学生从小养成好善于倾听、乐于分享、喜爱读书的习惯,就要依靠绘本这种图文并茂、色彩丰富、语言朗朗上口的教学形式,建立在小学生兴趣阅读基础上的学习,往往会更加发散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思维,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需要借助绘本这种教学方式;其次,就绘本这种教学方式而言,图画内容丰富、文字量少是其主要特点,而且这些图画的内容或是源于实际生活,或是来自作者的奇思妙想,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绘本阅读,发散小学生的语文思维,进而锻炼低年级小学生的看图说话、看图写话能力,以及中年级、高年级阶段的写作能力,因此,绘本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
三、如何利用绘本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利用绘本图画,发展形象思维
        在绘本中,聚集了大量的图画,各种缤纷色彩的图画不仅能够让低年级段的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而且可以根据图画充分发挥想象力,展开丰富的想象空间。以绘本小故事《圆圆的月亮》为例,整本书以深蓝色的夜空为主基调,通过一轮圆月下,小动物们不同的心事串联起整个故事。当新的一页翻开,孩子们又充满期待地看着深蓝色的夜空。教学过程中,这时候我便提问:“同学们猜测,这时候圆圆的月亮下又会发生哪些故事呢?”各种想象层出不穷,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有的猜对了,有的猜错了。但是没关系,无论猜对与否,都在自己的思维过程中进行了想象,从而提升了想象能力,发展了形象思维。
        (二)利用绘本细节,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以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为例,故事中,小约瑟的爷爷总是能够用自己的一双巧手,把一块布料变小,裁剪成适合约瑟穿的各种衣物,从而体会到浓厚的亲情。然而在这本有趣的绘本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当我讲完整个故事时,便抛出问题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变小的布料去哪里啦?”原来,除了有约瑟和爷爷的故事,还有小老鼠一家的故事呢!在每一页的绘本最下端,我们会发现,每次爷爷裁剪下来的布料,都会被小老鼠一家搬到家里,做被子,做窗帘,做桌布,做衣服等等。同学们恍然大悟,裁剪下来的布料,让小老鼠一家也变成了蓝色的海洋!在这个故事中,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绘本中的细节,从而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三)利用绘本整体故事,提升整体思维能力
        以绘本《第一次上街买东西》为例,这个故事讲述了小主人公惠子第一次上街买牛奶的经历,买牛奶的过程一波三折,中间惠子还因为紧张,在路上摔了一跤。故事的结尾:惠子的妈妈抱着弟弟,在家门口等着她,正向她挥手呢!故事讲到这里,便问向同学们:“故事讲到这,惠子买完东西回家见到了妈妈,故事讲完了吗?”毕竟这幅图画是故事的最后一页,很多同学都会认为故事讲完了,其实,再看向这本绘本最后的封底,惠子的妈妈正在给惠子受伤的腿擦药呢,一手还抱着弟弟,弟弟喝的正是惠子上街买回来的牛奶。这样,故事便完整了很多,和故事中间的部分相呼应,从而使故事更完整,提升了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四)利用绘本发展,激发创新思维能力
        读后环节是教学的总结和升华,在读完绘本后,可以围绕课堂中所学内容,对学生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让学生根据绘本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绘本教学后,学生们最喜欢的环节便是续编故事,通过想象,把知识转化成技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故事的寓意,促进情感的升华。
        总之,绘本是寓教于乐的教学媒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相对于教材内容更加的引人入胜,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其中的图画和文字,设计各种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方式理解绘本故事,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最后将理性的思维转向情感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专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2)
        [2]田雪莲.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版),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