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红
乌鲁木齐市第八十四中学 830058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设想一个真正的人没有情感。实际上,教育就是从培养真诚的关切之情---即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一切都会由衷地作出思想和情感上的反响开始的。”而“诗是最能陶醉儿童思想感情”的文学样式。儿童诗里纯真质朴、以爱为核心的思想感情将会为儿童的生命染上丰富的底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如下目标:“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该目标从“语言、情感、想象”三方面对低年级学生如何学习诗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三方面要求也正与诗歌的三大特点相对应。教学中,如何针对特点采取相应策略,使儿童诗的教儿童诗的语言美通过诵读来展现。儿童诗饱满的情感以感受为依托。儿童诗通过创编来积累与升华。
【关键词】诵读 感受 创编 想象
中国是诗歌的王度。自古至今,多少优秀的诗歌,让人吟诵不休。而今天的孩子,是无数充满稚趣的童谣伴随他们长大。到了学校,语文课堂是否还需要童谣,需要儿童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孩子,是天生的诗人。让孩子们读儿童诗,足以让孩子们的心灵更澄澈,思维更有灵动。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设想一个真正的人没有情感。实际上,教育就是从培养真诚的关切之情---即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一切都会由衷地作出思想和情感上的反响开始的。”而“诗是最能陶醉儿童思想感情”的文学样式。儿童诗里纯真质朴、以爱为核心的思想感情将会为儿童的生命染上丰富的底色。小学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儿童诗有了增加,低段教材最为突出。如一年级上册增加了《小兔子乖乖》、《剪窗花》、《小书包》、《青蛙写诗》、《谁会飞》、《明天要远足》、《春节童谣》这些儿童诗及童谣。一年级下册增加了《小青蛙》、《摇摇船》、《小刺猬理发》、《一个接一个》、《怎么都快乐》、《夜色》、《剪窗花》、《孙悟空打妖怪》。二年级上册增加了《田家四季歌》。下册增加了《传统节日》、《彩色的梦》、《祖先的摇篮》。以此可以看出童谣、儿童诗在小学语文低段教材的比重在加大。这样安排,符合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降低了他们的学习难度,增加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做到了幼小阶段语文学习的顺利过渡。
诗歌,是低年级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情感丰富等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如下目标:“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该目标从“语言、情感、想象”三方面对低年级学生如何学习诗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三方面要求也正与诗歌的三大特点相对应。教学中,如何针对特点采取相应策略,使儿童诗的教学达到目标中提出的要求,是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
一.儿童诗的语言美通过诵读来展现。
听、说、读、写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其中“读”是提升其他能力的重要基础。现代儿童诗的语言本身就贴近学生的认知能力,诙谐幽默,富有童趣。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维诵读的方式,引领学生将身心意识全部浸润在诗歌的语言之中,从而更好地感知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拉近学生与现代儿童诗之间的距离。诗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语言不仅生动、凝练,而且具有极强的张力。儿童诗的语言优美、简洁、流畅、口语化,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儿童最易于模仿。比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童谣和儿童诗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内容上不用花费时间做讲解,诵读就尤为重要。同学们可以拍手读,男女生分开读。还可以做动作表演读,甚至可以当歌曲演唱,如《上学歌》
太阳当空照,
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去上学校,
天天不迟到。
爱学习,爱劳动,
长大要为祖国立功劳。
当同学们用优美的旋律来唱这首歌时,课堂是灵动的,当孩子们做着动作来表演时,他们的脸上是花一般的笑容。
部编版二年级上第23页中《田家四季歌》,这是一首歌颂农村四季的儿童诗,整首诗语言优美,节奏欢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是极适合儿童诵读的诗作。诗分四节,分别写出了春夏秋冬四季来临时田园的变化,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四季田园的特征,教育孩子们养成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田家四季歌
春季里,春风吹,
花开草长蝴蝶飞。
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
夏季里,农事忙,
采桑养蚕又插秧。
早起勤耕作,归来带月光。
秋季里,稻上场,
谷像黄金粒粒香。
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冬季里,雪初晴,
新制棉衣暖又轻。
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
教授这一课时,出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田园的不同画面,让学生感悟四季田园的变化,了解农民的辛勤工作,才有了我们的丰衣足食。有了这样的生活体验,再来学这首儿童诗就较为简单了。这一课的生字词语障碍很多。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首先要读准每一个字的发音。尤其要注意“春”、“风”、“正”、“采”、“桑”、“晴”、“盈”这些字的发音。其次在诵读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范读,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在读准确的基础上才能要求读出感情,不可操之过急。当学生对诗歌的内涵有了感受,诵读自然就会有了感情。
二.儿童诗饱满的情感以感受为依托。
孩子们的思维是直观地、具体的,他们把握对象、接受知识,往往是从具体的形象开始的,欣赏诗歌的时候,他们总是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去领会诗中的意境。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儿童诗,总是致力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让孩子们在具体可感的画面中感受诗歌的意境。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22-23页中《听听,秋的声音》为例,对儿童而言,“秋”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何让他们对秋有更真实的体验呢?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片段。在一个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出去和秋天说说话。同学们和我一起走到操场上。我对着蓝天仰望,非常专注。
总之,小学的儿童诗教学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认真对待。走进诗歌,爱上诗歌,创编诗歌,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让我们拥有诗一样的语言,让我们的每一堂语文课跃动着诗的灵动。正如托尔斯泰所说,诗人是举着心灵的火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那就让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举起诗歌这盏照亮灵魂的火炬,给孩子们的未来带来光明。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浦漫汀.儿童文学教程[M].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
[3]陈君玲.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7).
[4]梁峰.浅析从儿童诗歌入手加强作文教学的指导[J].辽宁教育,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