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会会
西安北大新世纪学校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完整传统文化体系,对人们的道德修养以及日常行为举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碎片化知识给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使其关注度与影响力下降,造成社会文化良莠不齐。基于此,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初中语文教学;渗透策略
引言
初中语文的内容是对小学语文的进化,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改进和更新,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接触大量的知识,不断扩大自身的知识水平,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吸收更多的知识。在初中学习的阶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将地方的传统文化逐步引入到课堂上,与此同时将文化深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重要性
(一)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模式
相比较于小学阶段学生如“一张白纸”的学情状态,初中阶段的学生各项能力都有所提高,无论是听说读写能力还是阅读理解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为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打下基础。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与知识浩如烟海,初中语文教师要挑选合适的传统文化素材,以教材中的神话故事、文言文、诗词等作为立足点,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开阔学习思维,从中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养分,从而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与正确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形成系统全面的思维模式。
(二)提升语文教学的吸引力和教育实效
语文作为初中基础学科,是学生人文素养训练提升,交际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工具和载体。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割裂了知识学习与文化背景,学生知识的学习零散化、片面化,缺乏深刻的学习体验,多数学生缺乏语文学习兴趣。而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透过课本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深入了解特定的历史文化,感悟不同的社会生活场景,单调枯燥的语文教学更富有人文气息,教学更富吸引力。如初中古诗词教学,跳出了字词解读、字面理解的局限,学生对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人物际遇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诗歌流露出的情感感同身受,古诗词的学习不再停留在字词理解与翻译背诵的基础层面,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词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等,提升语文教学吸引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更高。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一)通过交流合作,实现传统文化与课本知识的有效融合
对于学生而言,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增进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语文知识本身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积淀的产物,但是通过个人的理解,始终不能有效地领悟语文知识的核心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而言,只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充分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加深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进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课本中作者写此篇文章的实际背景进行分析。
通过对作者的生平和写此篇文章时的状态进行分析,然后通过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收集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展示和讲述,让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全面提升语文学习质量,推动素质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结合拓展活动强化传统文化的理解
素质拓展与能力强化的活动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语文教学从理论的学习转向实际能力强化的重要体现。而语文教学中的这种实践活动就是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开展相关的实践拓展活动时,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总体要求与传统文化教育中相关的内容进行结合,然后在活动过程中适当地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接触和学习。具体来说,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拓展活动大多以主题探究的方式展开,在统一的主题的限定和引导下,教师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语言表达能力等基础性的能力。而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则可以细化到各个教学活动环节中。例如,在“学习进行得体的表达”这一主题下的写作实践活动中,教师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并且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在不同的环境和场景中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其中,学生主要需要掌握正式的语言表达习惯和口语化的语言表达习惯的区别以及其细节化的表现。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情境来让学生分组进行表达练习,也可以组织学生以小游戏的方式辨别正式用语和口头用语在词语、句子、语气选择上的不同。
(三)加强课外引导,扩大学习范围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只是沧海一粟,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不能只局限于课堂短暂的授课时间,也要将课外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教师要加强课外引导,扩大学习范围。但是在进行课外知识拓展与文化渗透时,初中语文教师要挑选合适的文化作品,不仅要具有正能量的积极意义,还要考虑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最大范围发挥教师的引导职能。教师可以举办一些读书交流会,在交流会上让学生畅所欲言,阐述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不仅给予了学生展示的空间,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做到共同提升文化素养。
(四)发挥情境教学作用,引导学生传承文化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与当前的课本知识内容充分地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理解的同时,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将课本教学内容让学生以情景再现的方式进行展示,一方面让学生增加对于历史背景、传统文化内涵以及课本教学核心的认识,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结束语
传统文化教育是持续深入的过程,就初中阶段传统文化教育来说,必须发挥语文学科教学的载体优势,借助课堂上的传统文化知识普及性讲解,通过教学方法变革下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学习体验的加深,配合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深入有效的课外阅读拓展,让传统文化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相得益彰,致力于良好人文教学情境的打造和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许雪萍.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中学语文,2019(36):76.
[2]姜汉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9(12):265.
[3]亓孝来.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J].祖国,2019(2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