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悲剧性作品的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期   作者:孙兆娟
[导读]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这方面作品的阅读教学技巧,浅谈如下。
        孙兆娟
        山东省淄博第十七中学 山东 淄博 255000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许多悲剧性题材作品,以其至真、至诚、至烈的情感叩击读者的心灵,这些文本的教学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切入点,“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能引起审美主体的悲痛、怜悯、哀苦的情绪,并以此净化心灵,促其上进。这些作品,也可以称为悲情性题材或悲态性题材,主人公面对强大的外在力量时,虽然经过抗争,却得到失败以至毁灭的结局,能够给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带来震撼:如《祝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孔雀东南飞》《氓》等作品。我们通过悲剧作品的阅读与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和价值评判能力,使其更好地走上身心健康的道路。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这方面作品的阅读教学技巧,浅谈如下。
关键词: 悲剧作品    阅读教学     探究写作
        
        一.通过巧妙设置问题,解读悲剧形象
        课堂提问是教师上课的必用手段,它可以提起学生注意,深化教学内容,为教师的讲解配备一个抓手,虽然只牵一发,却能触动全局,因此教师要精心研究课堂提问,精巧的设问,能使学生能深入理解文本的悲剧意蕴。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在讲《孔乙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所表达的人情冷漠社会特点,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孔乙己被打断腿是什么时候?”学生回答是中秋节,“中秋节,这正是中华民族家人团聚的日子,可孔乙己遭遇了什么?”一系列问题环环相扣,最后大家终于明白了文章最后的“大约”隐含着社会冷漠,“的确”表现了孔乙己死亡的必然,从而理解了当时社会冷漠、人情淡泊的黑暗现实。[22]在教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设计如下问题:(1)为什么杜十娘要攒百宝箱?为什么又不让李甲知道自己有百宝箱?最后又为什么不让百宝箱发挥作用?要抱着白白沉入江底?(2)在李甲悔恨痛哭之际,杜十娘为什么还要投江自尽?(3)杜十娘的悲剧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根据是什么?(4)杜十娘有百宝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都可以,为什么要自杀(5)你如何看待这一人物?书中人如何看待她?学生能否回答,决定了他对这个故事的悲剧内涵理解的程度。人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她其实还可以选择别的生活道路,可她一定要绝世。因为杜十娘要求的不是短暂的欢爱,甚至也不是婚姻,如果仅是婚姻,对她来说十分容易,告诉李甲自己有百宝箱,赎身、还家、缔结良缘,不费吹灰之力,但她要的却是一份生死无憾的真情。她没有说,是不肯用百宝箱来苟全换得幸福。渴望情人不把自己当作可以随意买卖的烟花,而是相濡以沫的伴侣。也就是说,杜十娘追求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没有利害关系的至真至纯的美好情感。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可以找出杜十娘悲剧的种种根源:自杀是对爱情的绝望;对金钱的绝望;对未来的绝望等等。其自杀有社会的原因,也有性格的原因,更有遇人不淑的原因。这一悲剧性的人物形象,在老鸨的眼中,是一棵摇钱树;在李甲眼中,是一件可以买卖的商品;在孙富眼中,不过是一个烟花女子;而在书中众人眼中,杜十娘是一个贞烈美姬。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追问:如果将结尾改为杜十娘怀抱百宝箱,隐居山中,泛舟江湖,好不好?学生探讨后可得出,让她跳江比隐居好,因为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纵身一跃,敲响了人间的警世钟,这一结局也反映了作者深沉的悲剧意识。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最有魅力的教学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动手解决。在学完《林黛玉进贾府》《孔雀东南飞》和《罗米欧与朱丽叶》这一单元内容之后,有学生问,怎么这些写爱情的课文全是悲剧?于是大家顺势提出这样的问题:“经典的爱情都是悲剧吗?这一问题激发去学生动手查阅资料,从《梁山伯与祝英台》写到了《泰坦尼克号》,引经据典,异彩纷呈,有着极好的教学效果,运用提问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深入到悲剧性作品的文本之中,探讨人物的心灵世界。通过探究与追问,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在课堂上彼此的碰撞中,丰富了学生的人生体验,实现了学生视界与文本视界的融合。所以,在教学悲剧性作品时,抓住情节,设置问题去探究感受,启发学生去领悟正面形象精神境界的美好,反面角色灵魂世界的丑陋。
        二.通过全心诵读,深入悲剧情境
        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把书面的文字转化成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语言是思想感情的载体,诵读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进行“原生态”地声韵表达,只有这样,作者与读者才能伸手相握,灵魂之间才能对话。诵读,可以体察文章的语气,体会字面之后作者所隐藏的感情,触及学生的灵魂。

由于朗读时师生情怀的开放,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作品的感染,达到情感升华的新境界。严羽曾说过:“读骚之久,方知真味,须歌之抑扬,涕夷满襟,然后为识《离骚》。”[2]教师要指导学生去诵读悲剧作品,这样,可以走进作品的角色,把作者寄托的情感化为自己真实的情感,传达出自己的深沉和痛苦。对悲剧作品进行反复涵咏,是一种心灵的朗诵:该激昂时,要读的昂奋动情,令人肃然;该悲壮时,要读的如泣如诉,草木动容,引导学生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
        如在学习杜甫的《登高》时,(风急天高猿啸哀)为了能准确地传达出作者登高远望而产生的愁苦悲凉心境,要对学生进行朗诵指导:首联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色,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的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颈联上句写长年漂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来加重悲苦情绪。这一联形象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窘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台之举,基调是沉重的,应该缓缓读出。尾联“艰难苦恨”,紧承上联,最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诗外,要读的更加缓慢、沉重,让学生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在课堂上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学生能很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蕴含冷冷的悲凉:文中写景部分,写的情趣盎然又怡然自得,让学生用轻快的、欣喜的语调来朗读;但读到“儿寒乎?欲食乎?” 时,慈母的爱怜让往昔重现,温柔蚀骨,就要轻轻读,慢慢语;“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要读的有泪无声,内蕴深情,外含凄恻,引导学生细细地进行体会。又如作者悼念亡妻,追忆与她一起的旧事:“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语气上要读出温婉、天真、深情和淡淡的热烈,仿佛妻子的一言一笑,仍在轩中回响,用诵读体味出作者的青春怀旧,一往情深。“庭有琵琶树,吾妻死之年所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眼前物在人亡,黯然销魂!在这里,作者惨恻的思恋,已满溢于言表之外,所以诵读的时候,语调要舒缓,深沉而平静,一个字要读成一声意味深长的叹息。
        对于教学悲剧性作品,教师要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指导背诵,方式要多样化,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一定要范读,还可以领读;学生要有集体朗读,还要有个别朗读,可以男女生分声部朗读,也可以默读、轮读、跟读;可吟哦、领诵、分角色朗读、配音朗诵。特别是配音朗诵,委婉哀伤的乐曲,对渲染悲剧的气氛情境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学生读出了悲剧作品的感情,心灵就得到了美的浸润,思维品质得到重塑,会蜕化出一个全新的自我。
        三.通过拓展写作,理解悲剧意义
        在中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拓展延伸文本的内容,也是进行悲剧性作品教学的有效途径。在探究悲剧作品的人物形象与主题之外,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文段写作,它可以是课前为情境的创设而写,也可以就文本中精彩的文段进行点评式写作,也可以对作品的人物形象、语言风格、表达技巧进行论述,还可以为作品续写结尾,扩写、缩写、改写文本,自拟题目写作或者命题写作,不一而足。抓住其中一个或几个最能够浓缩悲剧情感的画面,运用优美的语言去写作,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又培养了写作能力。
        例如《屈原列传》中“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一段,出示傅抱石的《屈子行吟图》,要求描写屈原被发行吟泽畔的情景,要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写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如何,屈原的容貌怎样,投江之前的心理活动又是怎样的,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练习。有时候,拓展写作还能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为文中人物的精神所感动,高尚他们的审美情趣。学习《苏武传》,在指导学生品味“云边雁断湖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的意境之后,要求写作苏武“北海牧羊”的一节文字:“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弆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自拟题目,充分发挥想象力,关键语句要生动,文辞要优美,适当地运用修辞格。所写的文章,可以在课下交流,也可在课堂上进行口头展示。又如改写杜甫的《石壕吏》为记叙文,指导学生着意渲染悲剧的气氛,可以模仿悲剧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进行写作。学习《祝福》,要求学生写出文段《鲁四老爷,我想对你说》《柳妈,相煎何太急》;为莫泊桑的《项链》续写结尾,并说明自己为何要这样续写;或作为《智利地震》中深入现场的一位记者,忠实地报道一对爱人即孩子,如何被狂热愚昧的人群活活打死的情景。在悲剧作品中,人物传神的语言,细致的神态、动作刻画,无一不是学生学习的对象,而这些生动的表现形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悲剧性作品的拓展写作,既锻炼了学生语言能力,又使学生对文章的主题及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将审美教育与写作练习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只有培养学生关注悲剧,关注社会生活与民生,学会分析与欣赏悲剧,才能在考试中得心应手地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切实提高中学生的作文能力。    

[1]鲁迅《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第246
页。
[2]转引自曹明海 李洪先主编《语文课程教学论》,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6 第98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