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小燕
广东省茂名市旦场镇中心小学 广东茂名 525442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视。微课作为一张新型的先进教学手段,在教育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微课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提升其语言实际能力。鉴于此,本文针对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引 言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人们通过运用文字,来认识世界、提高思维和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阅读深深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及未来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以“阅读为核心”的课程形态。微课的时间较短,通常用5-10分钟的时间来讲述一个知识点,教学方式灵活,弹性较大,学生也可以自己用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进行下载学习,体现了自主化和个性化的教学理念,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互联网不断发展下的时代产物。当前,互联网获得了快速发展,并与各行业的市场进行了无缝连接,由此衍生出了诸多的新生事物。就目前而言,互联网已经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渗透是全方位的,此种发展模式被称之为“互联网+”模式,微课则属于互联网和教育领域结合发展的一种新兴产物。
简而言之,微课程指的是在电子教学技术不断普及状况下随着时代发展需要衍生出的一种新型的课堂辅助教学模式。其载体为视频,即教师利用与课程相关的内容进行视频制作,对课堂知识要点浓缩、提炼和总结。通常而言,微课程时间不宜高于10分钟,鉴于此,微课视频多作为课堂内容展现的基础,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视频制作必须精良、丰富且生动,在提升视觉吸引的同时还应做到重点突出。此举一方面能对教师课堂教学做有效补充,另一方面还能使小学生对语文阅读课堂的重点内容有强化性的理解。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价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阅读教学讲解文章的段落结构、创作背景、中心思想、表述方式、修辞手法、生字生词等,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理解感悟能力、审美能力、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等能力,而学生通过阅读教学了解了文章内容,理解感悟了文章的文字美、意境美、情感美,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提升了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但是传统的板书+口语讲解教学形式很难把文章中优美的语言文字和意境、深奥的中心思想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而小学阶段学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理解感悟能力也较弱,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中抽象的文字表达方式、深邃情感和内涵宗旨。微课的出现,使以上情况得到了有效改善,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全面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
第一,微课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微课有视听和情境构建等功能,能把文章中抽象的文字语言和优美的情境以微课视频形式直观生动呈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降低文章内容理解难度,辅助教师利用鲜活的素材、新颖的形式进行教学,进而创新板书+口语的教学形式,丰富教学素材,促进阅读教学活动顺利高效地展开,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第二,微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鲜活的教学素材和新颖的形式带给学生多重的感官刺激,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参与性,使学生以一种全神贯注、认真、积极主动的状态进行学习,从而有效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打好语文基础;微课辅助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能够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记忆,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都是学生基于教材、课外材料等独立自主地完成的,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无效性,达不到预习效果。而微课可以通过互联网分享给全体学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促进作用。
三、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形式单调,教学内容冗长,学生不易集中注意力,容易造成高负低效的问题。微课的应用很好地弥补了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优化了阅读教学效果。
(一)课前通过微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文章背景知识
阅读脱离不了对作者情况和写作背景的熟悉,如果不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是很难体会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内涵。因此,阅读教学是否有效与学生对文章背景的了解程度有很大的关系。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并查找一些相关材料,来了解文章的背景。然而,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他们只喜欢一些可以量化的作业形式,很少有学生会主动预习课文。而且小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低,达不到老师要求的预习效果,大大降低了阅读教学效率。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可以将作者情况、写作背景、教学目标等内容做成微课,将其传到家长微信群或QQ群里,让家长督促学生进行观看,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背景,消除阅读障碍。看不懂的学生也可以反复观看,实现了个性化教学的需要。
例如教师在讲授《圆明园毁灭》这篇文章时,由于小学生阅历浅,对这段历史不熟悉,导致不能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甚至有的小学生用轻松的语气来朗读这篇课文。为此,教师可以搜集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制作成为微课。让小学生在家里提前观看和学习,通过微课学习来了解圆明园当时的璀璨和珍贵,了解清政府的孱弱不堪以及英法强盗的野蛮无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上通过微课攻克教学重难点
阅读课堂时长45min,是一个知识碎片化教学的过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倘若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步骤,将会增加阅读理解上的难度。微课内容精准,往往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主题鲜明。一个微课一个知识点,教师利用微课讲述重难点知识,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教学中的重难点,降低阅读理解难度。课上阅读教学的重难点主要是剖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及重难点词句的运用手法等,让学生明白怎样写文章、为什么这样写文章,掌握文章阅读技巧和方法。在微课使用前提下,教师可以把文章中的重难点词句、写作手法等制作成微课视频,借助微课形式攻克阅读教学的重难点知识。
如讲《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该文章阅读教学的重难点是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景物描写的手法。很多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时往往能感受到词句中的美好,却不能理解掌握“密密层层”“抽出”等词句的应用方法,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词句描写景物。对于这些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可以以“比喻、拟人”为主题设计一个微课视频,把文章涉及的比喻、拟人词句提炼出来,并通过视频直接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微课视频了解掌握比喻、拟人句型,清楚这些句型使用所达到的效果。今后阅读时,遇到这些句型就能够明白其中的意义,理解文章句子的意思,同时掌握这些句型的应用手法。
(三)课后通过微课延伸语文阅读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上,还应该在课后进行延伸和升华。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学习词语和句子,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知识储备。教师应利用微课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展现更多的视频,将图、文、音、语相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桂花雨》是台湾作家琦君的散文代表作,作者用委婉的笔触描写了童年家乡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家乡的浓浓眷恋之情,作者在文章的末尾,更是用一句“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来做点睛之笔,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思想之情。文章到此结束了,为了趁热打铁,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制作以家乡为主题的微课,将《烟愁》、《乡愁》等内容融进去,实现了课外延伸阅读的目的,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提供了素材资料。
结束语
综上,微课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其短、小、精、整的特点,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并且笔者相信,随着微课的持续开发和利用,其将会在其他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深入探索研究。因此,巧用微课激活语文阅读课堂,教师要善于搭建平台,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基于微课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探究[J]. 欧雪莲.??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
[2]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魏红颜.??科技创新导报.?2016(36)
[3]论信息技术在促进小学语文个性化学习中的模式[J]. 倪海燕.??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0)
[4]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谢小明.??西部素质教育.?2019(24)
[6]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路径分析[J]. 贺股.??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7)
[7]基于微课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 蒋宜荣.??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
[8]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段红玲.??西部素质教育.?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