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书飞
(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 530226)
摘要:大学对所在城市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效应。除了大学通过投入品的支出对当地经济产生的后向关联效应外,大学的前向关联效应对于决定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可能具有更广泛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城市经济;影响
高校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消费市场,聚集了教师、学生、后勤职工等众多人员,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消费群体。消费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消费需求对经济的稳定增长和良性循环具有决定性作用。根据乘数理论,总需求的增长引起内部总产出成倍的增长,外部资金对高校的投资将拉动本地多种产业快速发展,引起总产出成倍增加。
1大学对城市经济的后向关联效应
大学与城市经济的后向关联效应可以解释为通过私人与公共部门提供的广泛服务活动以实现其对当地产出品的需求,产生于大学的运行、学习、投资过程,结果是对当地就业、消费和税收的直接带动。
(1)从拉动消费来看,粗略地估算,按2万学生规模的大学来计算,学校每年的运行费大概在2个亿元左右(含人员工资津贴、设备购置费等),校园建设费用平均每年按0.2亿元计;每个学生每月的衣、食、住、通讯、网络、交通费按每月500元、每年6000元计,2万学生规模的大学全年消费就是1.2亿元;两项相加,2万学生规模的大学共计每年有3.4亿元的直接消费。这些消费基本上发生在所在的城市。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取0.7,乘数系数3.33,则3.4亿元的直接消费可拉动10个亿的投资与最终消费。从而,对城市的GDP的贡献和对财政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
(2)从解决就业角度来看,根据有关研究和测算,每投资100万元,可增加非农和农业就业人口114人(刘在洲,2007)。由于科技对GDP的贡献不断提高和投资增加对就业人口增加的比例不断下降,按每投资100万元,可增加非农和农业就业人口100人计算,2万学生规模的大学的消费,可提供10万个非农和农业就业岗位,按2/3的比例划分非农和农业就业人口的比例,则可为城市提供4万个就业岗位,按2006年我国有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1739万计,可为我国城市提供3478万个就业岗位。
(3)从向所在城市缴纳税费角度来看,一所万人大学每年向所在城市税务部门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工商税等各种税费以及向地方政府缴纳的各种规费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一般情况下在200万元左右,多的高达500万元。然而,大学与城市经济的后向关联效应始终是一种短期的、直接的、相对微弱的效应。大学雇用的工人,会在当地花费他们的一部分收入,因此会产生进一步的乘数效应。这种对地区收入和就业的正向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将通过替代一些当地的服务活动而抵消,这是为大学校园提供服务的一种结果。更进一步讲,对当地公共服务的额外压力将导致附加的社会成本,例如拥塞与污染。
2大学与城市经济的前向关联效应
(1)大学有助于积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能提高生产率这一思想早在马歇尔1980年的著作中就有体现(Mor-etti,2004)。Lucas(1988)将人力资本外部性看作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最近的一些研究则表明,教育外部性具有门槛效应,即教育程度低于某一水平时,教育的私人和社会收益率都是很低的,而一旦超过这一门槛,即教育程度高于某一水平时,更高的教育便具有较高的私人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从实践层面上看,大学不仅提供多种学科的高素质人力资源,而且也会雇佣多种学科的高端人才,这种专业人才的高度集中,对地方经济可能产生几种有利的影响。第一,一个区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保留住其大学生,大学将通过对这些大学毕业生进行所需的培训来增强当地劳动力的素质。第二,大学的存在能够刺激企业在该地区扩展活动,以充分利用他们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第三,大学里高素质的教职员工可以为地方发展部门提供专家建议,也可以为当地企业的各种与商业有关的活动,例如营销、财务及产品开发,提供专业咨询。比如,经济学家经常参与其大学所在地区的区域发展项目的评估;工商管理学院为本地区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定制的课程;工程学院可能参与到当地企业新工艺与新产品的研发。
(2)大学有助于积累地方经济所需的知识资本。知识的外溢范围是影响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大学周边产业集群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首先,形成知识流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当地人际关系网,这种关系网也是最具有地方特征的,也就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创新在一个地方集聚(Bre-schi and Lissoni,2006)。另外,大学毕业生和教师多选择在大学周边创业,新企业的衍生,带来了新的知识外溢。Audretsch和Feldman(1996)还对三种知识资源——— R&D投入、技术工人和大学研究进行了研究,发现大学具有很强的知识外溢,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大学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1)加强建设跨区域产学联盟。产业发展愈来愈依赖核心技术进步,大学与产学的合作对于产业和区域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历史等原因,中国的优质大学资源往往在区域分布上极为不均衡,有时大学资源在本地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因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或产业类型与大学资源并不匹配。与此同时,一些城市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却苦于没有大学研究的支撑。加强产学联盟建设,为大学与企业提供了一个跨区域的组织平台,可以缓减这种大学资源的错配,减少企业搜寻大学知识的成本和时耗。产学联盟可促进大学知识的扩散,间接减缓大学资源地区差异较大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产学联盟的构建在尊重市场的同时,需重视将经济落后地区的大学或(中小型)企业纳入联盟,使之能够有更多的知识、信息来源和学习渠道。
(2)地方应推动产学合作。对于那些拥有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城市而言,大学是城市吸收外部知识的重要窗口单位,使之能够融入区域、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网络,从而有助于地方经济发展。地方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推动大学与本地和地区外的企业进行高质量的合作。不少地区愿意引进大学资源,以弥补自身大学资源匮乏的短板,但为了有效促进地方产业发展,不应盲目引进校区,而应有针对性地设立“大学-政府”或校企联合研究机构。不单纯以资源禀赋和投入的角度去思考大学的区域影响,而应注重构建合适的创新制度环境(如跨区域产学联盟,产学研合作机构),以及提升本地的产业竞争力和知识吸收能力。此外,相关政策应鼓励企业多与大学合作,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一流大学资源的城市,注重培育创新型引擎企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缺失一流大学的问题。
(3)重视开发基于大学的城市创新极。大学城模式难以形成城市的创新空间。首先,选址地点没有产业基础;其次,科研职能往往仍在老校区中,新校区以教学和生活为主。因此,政策制定者应主要关注研究型大学和创业型大学的老校区附近是否已有形成创新空间的趋势,相关政策应推动校区与周边产业空间的互动,通过大学的知识创新能力,推动开发区从生产型向研发型转型升级。同时,在新校区设立时,应在其周边适当配套相关的产业,发挥大学的知识溢出功能。在打造基于大学的城市创新极过程中,大学不应是被动的参与者,而应表现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地区发展中,不仅为地区经济治理提供咨询建议,而且应成为区域制度的架构者,并表现出更强的地方领导力。
4 总结
高校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经济贡献、人才培养、文化交融等多方面的影响与联系。而对于三线、四线城市来说,高校也是地方城市的一种稀缺资源。当前存在地方对高校重视不够、文化互动与合作动力不足等问题,由此提出建立双向沟通机制、开发文化资源、走“政产学研创”合作道路的建议,以实现政府、高校、企业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陶连辉,苗博凯. 论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9:132-133.
[2]和兆辉. 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 人力资源管理,2014,12:168.
[3]杨逸晨. 工商管理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 科技展望,2015,03: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