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师范学院 012000)
摘要:在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现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不仅要进行改革,而且还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要积极走在改革潮流的前列,做改革的先锋军,起到带动作用。在信息良莠不济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群体,应该积极承担起思政教育的重任。教师个人首先要做好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将思政教育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做学生思想政治的引路人。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
引言: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但是大学生的思想没有发展成熟,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一些不良分子抓住这一弱点对我国青年人进行洗脑,不当的言论对大学生的毒害很深。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到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刻不容缓。
一、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新时代信息泛滥,大学生的思想不成熟
大学阶段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呈指数性增长,得到的信息量增加,知道的信息面更广,极大的丰富了自己的信息。庞大的信息库对大学生来说有利的一面,大量的信息能让大学生更加了解这个世界,更能看清这个社会,自己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能有选择的选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但是它的不利性也是清晰可见的。大量的信息中当然也充斥着许多不良信息,有些信息是我们自身控制不了的,它们见缝插针的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极大的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需要正确的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在这个时期并不成熟,很多问题认识的不彻底,容易受到别人的诱导,不法分子利用这一弱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洗脑,诱导大学生相信他们的言论,信仰他们国家的精神思想,与我们国家的政治思想形成对立,促使大学生成为自己国家的对立者,通过思想上的渗透来策反一些思想不成熟的大学生,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颜色革命”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二)学生对思政教育不重视
学生对思政教育不重视,学生上课也没有积极性,对思政教育课程没有丝毫的兴趣,课上老师和学生没有交流,一节课下来没有任何的效果。因此,老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很累,学生也很累,很无聊,浪费了公共资源。学生对思政教育不够重视,觉得一些政治思想都是耳熟能详的,现在依旧反复不停地提,他们甚至觉得思政教育课程就没有开设的必要,开设只是为了完成教育指标,思政课程被大多数的大学生贴上了枯燥,无聊,无用,幼稚的标签。如:在提到爱国主义的时候,当提到一些人民英雄和革命烈士的时候,一些大学生还会哄笑,在他们眼里爱国主义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革命烈士的事迹被网络上的人丑化,因此一些大学生会感到可笑和不认同。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些学校的思政教育课程被大学生当成放松身心的课程,甚至有一些大学生在思政课程上堂而皇之的玩手机,这都是对思政教育课程不重视的表现。
二、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途径
(一)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爱国主义永远不会过时,爱国主义永远是我们的主旋律。在信息杂乱的今天,大量的外来文化冲击着我们中国的本土文化,西方媒体大肆宣扬西方文化,西方的价值观,西方精神信仰,试图抹杀我们中国的文化,抹杀我们的历史,扭曲历史事实。通过思想文化的输出来扭曲大学生的思想,试图策反我国的大学生,有些大学生因为缺乏爱国主义精神便会落入西方不法分子的陷阱。如:本国大学生被策反成为间谍的事件层出不穷,大学生成为了外国间谍的主要目标,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的深刻反思。西方在中国的“颜色革命”,虽然只掀起了较小的风波,但我们看到那些义正言辞地站在国家对立面的中国人,心里是深深的无奈和心寒,这也让我们充分意识到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缺乏爱国主义精神的大学生,在各种利益面前很容易丧失自己的意志,不顾国家的安全只追求自己的利益。当今社会中,不仅要提爱国主义,而且还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将爱国主义融入到现代课程教学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培养国家的归属感。
例如,在讲述关于鲁迅的事迹时,教师可以着重讲一下有关鲁迅的爱国事迹,鲁迅前期看到中国的医学太过落后,国内积贫积弱,因为战乱和极度贫困的生活,人们的体质十分孱弱,医生面对一些疾病也束手无策。鲁迅认识到,中国处于落后挨打的局面,要想改变这一残酷的现实就要实现国家的富强,要想实现国家的富强,国人首先要有一个健康强健的体魄。因此,他决心学习医学,成为一名优秀的军医,学成归来,奔赴祖国救死扶伤的第一线。但是在日本学习的期间,鲁迅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清王朝的腐败和人民思想上的麻木,思想上不觉醒,强健的体魄又有何用。后来,鲁迅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医学转身投入到文学事业中,希望用语言来唤醒民众的思想。教师通过对鲁迅弃医从文实际的阐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将素质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我们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后备军,作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具备优秀的品格素质是必要条件,将品质素质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是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要的、直接有效的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教授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向学生讲述他们的斗争精神,奉献精神和非凡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从优秀事迹中学习他们的优秀精神品质,尽力向他们靠拢。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主动的为学生阐述,也可以让他们主动的了解并学习为人的品质。如: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伟人功绩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调查研究,让学生深入了解伟人的丰功伟绩,讲述他们的故事,在学生主动了解他们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品质素质,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三)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
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但是大学生此时的意识形态没有完全形成,价值取向摇摆不定,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没有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的引导。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理想信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既能学到基本的知识,也能在课堂上塑造意识形态。教师可以开展以“我最尊敬的人”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在校园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体会品味他们为理想信念所做出的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坚定理想信念。教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可以结合国际背景,根据相应的国际局势来讲解,让学生在了解本国发展的同时,也能认识到国外的发展,正确认识外国的思想与言论,在本国与他国发生摩擦的时候,我国大学生能有自己的判断力,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正确的大局观,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能够发表中国言论。
结语:
大学生是一个思想不成熟的群体,不管是思想发展还是意识形态的形成,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可以以中国现代文学为抓手,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学习优秀的思想品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1]王英洁.互联网+下《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8(03):91-92.
[2]钱昌照.高校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05):61-63.
[3]张昱,崔美花,李军,刘丽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状与网络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5):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