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输配电线路的智能巡检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4期   作者:柳辉
[导读] 摘要:在时代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电能需求日益曾加,推动电力事业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对其安全稳定的运行提出更高的标准。
        百色新铝电力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  533000
        摘要:在时代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电能需求日益曾加,推动电力事业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对其安全稳定的运行提出更高的标准。随着输配电线路运维技术的开展,作业人员未能按照设备信息及现场作业相关技术要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调整作业现场的工作计划,现场环境的不可控因素制约了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未能实现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等越来越多的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着现在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针对输配电线路的智能巡检方法,以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巡检;智能
        引言
        电子信息技术持续发展下,将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建设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在电力线路巡检方面,传统采用人工巡检的方式效率太低,巡检作业的安全性和巡检结果的精准性也得不到相应保障,为对电力作业现场的管理工作做以充分技术支持,电力巡检可引入云端智能识别的技术,实现巡检管理智能化。
        1电力巡检现状及其意义
        1.1输电线路巡检管理工作的现状
        电力线路是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路线路的工作状况对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建立电力巡检管理系统以确保电力线路和附属设备能够正常工作,一旦发生故障要立即进行处理。目前,我国输电线路的巡检管理工作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输电线路巡检的效率较低,与发达国家的相关技术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要加快信息化技术在输电线路巡检管理工作中的普及速度。核心策略就是发展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智能巡检管理系统来解决传统巡检工作中的漏检、错检问题,确保电力线路能够稳定运行。
        1.2电力巡检现实意义
        电力巡检工作虽然具备较高难度,但由于最终取得的巡检结果将对电力系统的发展起到启示性作用,所以进行电力巡检有其重大影响意义。电力设备及其相关线路杆塔长期暴露在户外,环境对其标准化性能的体现具有一定影响,为将电网资源建设中的不安定因素进行充分排查,保障电网安全和稳定,不仅需要将电力巡检作为基础性作业,更要在开展途中严格执行管理措施,将电力持续性良好展现。由此进行的电力巡检工作具备了相当程度的理论支持,而技术开展中,则需电力企业进行强化管理机制的措施,确保将电力巡检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能探索使用高新技术,比如云端智能识别技术、卫星遥感等技术应用于电力巡检,提高巡检效率,提升巡检智能化水平。
        2智能巡检系统工作原理
        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GPS系统为设备设置位置标识,把设备位置标识传到到掌上电脑(PDA),利用PDA的微处理技术对输电线路设备进行准确定位,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实行实时的设备信息传输,利用相关软件综合各种信息完成对电力线路的巡检。在输电线路的巡检当中,通过PDA显示的电子地图进行导航、巡检。输电线路的巡检工作人员在按地图进行巡检时,每到达一处巡检塔位置,掌上电脑会进行自动识别当前位置的GPS信息,提示工作人员相应的工作内容并将结果及时进行存储。巡检工作人员每一次的工作记录都在PDA当中准确记录,包含了(巡检人员信息、巡检时间、巡检位置、巡检塔杆位置、巡检塔杆状态参数)等,同时在工作人员巡检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PDA能够提供正确的问题处理方式,便于巡检人员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记录。巡检后PDA中的数据可以通过USB或者网络传输到后台管理计算机中,在GIS的配合下进行位置的实时显示。


        3电力线路故障探测技术
        3.1红外线与紫外线探测技术
        红外热成像仪能够提取自身温度超过周边温度的异常升温点,利用红外热成像仪能够对电力线路中线夹、绝缘子等的异常发热现象进行及时发现;紫外热成像仪能够接收设备放电中产生的紫外光讯号,利用紫外热成像仪的这种作用,可以检查出电力线路中的漏电情况,进而提升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太阳光或者其他人造光源中也含有紫外光讯号,会对紫外热成像技术应用在电力线路巡检工作中产生一定的影响,相关人员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需将这部分因素考虑在内。
        3.2视觉探测技术
        将视觉探测技术应用于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工作中,主要是通过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机的方式来完成。通过无人机的电力线路巡检工作,高清摄像机完成对巡检过程中的电力线路拍摄,并且实时将照片或者视频传输给地面信息获取系统,进而传输给相关工作人员。视觉探测技术对于电力线路中的显性故障即线路断裂、电线杆倾斜等肉眼可见的故障能够及时发现,视觉探测技术应用在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工作中程度的高低,与高清摄像机所拍摄的图片或者视频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4提升输配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应用的策略
        4.1管理巡检过程
        智能化的应用过程,最大特点便是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可将电力巡检作业过程在保证安全及准确的基础上,有效降低时间成本。在进行电力巡检过程的有效管理中,需在前期将巡检施工单位的相关资质进行审核,另外使用智能化扫描设备将需要进入到巡检现场的工作人员面部信息进行统计,导入到计算机控制下的人脸信息系统内,将工作人员各项信息录入,使之成为完整的人员信息库。其次在进行巡检具体操作中,移动和固定的视频信息设备将会发挥出管理特性,比如在区域内巡检时,通过审核的无关人员进入该区域,对工作人员进行身份认证,并检查安全设备佩戴情况。最后在完成电力巡检时,智能识别技术能监测完工时现场状况,并且对收尾善后工作各项事宜做出记录。
        4.2加强巡检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重视对科技人才的选拔、培训和考核工作,通过建立合适的选拔机制培养合格的专业技能人才。其次,企业要对其进行专业化的技能培训,建立定期的培训和考核计划。再次,企业通过加强培训和考核提升巡检人员的技能水平,让他们能够应对日益复杂的输电线路巡检工作。最后,电路巡检人员要注重自我学习和技能训练,认真对待日常的信息化巡检工作,对输电线路巡检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4.3输电线路智能巡检设计内容
        利用GPS和GIS以及PDA进行电力线路巡检维护主要完成的关键内容,首先需要巡检工作人员持有具有GPS功能的掌上电脑(PDA),利用其内置的电子地图进行定位和导航,通过记录巡检人员的巡检点和巡检轨迹生成巡检人员的工作轨迹,以便PDA记录巡检工作准确的时间信息以及准确的空间位置信息,作为检验工作人员的有效依据,同时为巡检工作提供日常的巡检记录,方便巡检人员依据PDA的信息进行检查和记录故障信息,为后台中央计算机提供准确的信息。其次,在巡检结束后,巡检工作人员把巡检的工作数据传输并保存到统一的数据库中。后台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网络及时了解查询巡检人员的工作时间和相应的设备运行状况,便于掌握巡检工作人员的巡检情况以及掌握相关设备的运行数据。
        结语
        智能巡检系统能改变过去因巡检人员工作量大而造成的漏检、漏项问题,提高了巡检的速度和质量,实现了定性定量管理,同时完成了巡检资料微机化管理,资料易查询便于保存,满足了输电线路巡检检查管理的要求,使得运行巡检质量有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1]输电线路运维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0,4(1):103-104
        [2] 洪哲,许毅,夏凌云.基于GPS的配电网10kV电力线路智能导航巡检系统[J].电力信息化,2011,9(07):67-71.
        [3] 佟岗.探讨铁路电力线路应用GIS技术实现智能维护管理方案[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3(05):88-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