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13028319841226XXXX
摘要:对于建筑电气安装工作而言,防雷接地施工技术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能够有效确保该作业的顺利、安全展开。因此,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员应提高对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掌握此类技术的核心要点以及注意事项,从而提高建筑电气安装防雷接地施工作业的质量的效率,确保作业的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施工技术要点
1导言
防雷接地施工技术作为保障建筑电气工程安全的重要技术,防雷接地施工处理中,所有施工关键点都必须处理得准确到位。尤其是避雷网、引下线等,结合电气工程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选择适当的防雷接地材料,提高建筑电气工程安全性。施工人员必须端正防雷接地施工意识,认识到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将雷电对建筑的威胁降到最低,为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接地施工处理积累更多经验。
2防雷接地技术概述
建筑电气工程中,防雷接地技术是有效预防雷电等特殊天气的重要手段,防雷接地技术主要包括几个部分,接闪器、接地装置以及防雷接地系统不可少元件引下线。雷电天气中通过接闪器及时将雷电吸收,常见接闪器主要为避雷针,也是建筑电气工程必备设备,同时,还有避雷带或者避雷网,结合建筑工程情况去选择适当的接闪器。如果建筑结构相对较矮,并且属于单独建筑类型,避雷针是主要选择,帮助防雷导线、金属管线能够充分隔离。若建筑结构屋顶面积相对较大,则选择避雷网。接闪器及时将雷电吸收,在引下线作用下将雷电从建筑物引入地下,随后连接接地装置,有效规避雷电对建筑物的影响。引下线安装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为明装,一种为暗装。接地装置主要包括接地极、基础接地网以及接地干线等组成。由接闪器、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组成电气工程防雷接地系统。通过科学设计与严格施工,确保避雷装置安装到位,焊接处理完善,避雷布局合理,以此减少雷电对建筑结构的伤害,保障建筑结构安全,尤其是其中的电气设备安全,以此为大众营造安全理想的居住与办公环境
3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施工技术要点
3.1等电位线处理技术
在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作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技术是电气安装工作中的关键技术,其中,等电位线处理技术主要是对等电位进行连接,从而使该建筑成为一个等电位体。从目前现状来看,在等电位线处理作业中,需要将该建筑的金属管道、电力系统的金属外壳以及其他全部金属物与接地线相连接,从而保证建筑电气安装作业的安全进行。在使用该技术时,主要是应用电气设备以及等电位避雷器,具体操作为:连接等电位避雷器与电气设备端口,这样一来,在电气安装过程中若是出现雷电脉冲电流,无论在该建筑的哪个方向,都可以通过该连接装置进入电气设备,并平衡其内部电位,达到等电位状态,从而达到有效避雷的要求,保护相关人员和电气设备。
3.2接地极、钢筋连接施工处理
接地极是防雷接地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确定柱内主筋引出点后,及时设计连接施工计划。建筑结构施工中各组件的安装与施工等都会应用到螺纹钢,钢筋连接处理增加建筑结构稳固性,也是电气设备安装创造有利条件。接地极与钢筋连接施工操作之前,需要施工人员做好沟通交流工作,尤其是地级设置方面,积极结合加固布置规划,打造钢质地面连接结构,提高电气工程的施工安全性。进一步发挥加强钢的作用,防雷接地管线不能直接连接建筑结构钢棒,需应用专业材料进行焊接处理。除此之外,基础接地施工处理中,焊接材料所应用的钢材按规定必须为φ12,焊接方式以双面施焊为主,长度以钢筋直径为载体≥6倍。
3.3避雷装置安装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开展建筑电气安装工作时,需要在现场安装避雷装置,而该装置发挥的具体效果则取决于避雷装置安装技术。
从目前现状来看,应用较为广泛、效果较好的避雷装置有两种,分别是避雷器和避雷网,这两种避雷装置的核心都是接闪器。在对其进行安装时,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所以,每次安装的区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在安装避雷针时,往往会将其安装在建筑的顶部,而避雷网则是安装在墙上。相关人员在使用避雷网这一避雷装置时,应对雷击位置进行评估和掌握,将其安装到可能性较大的墙体上。不仅如此,除了位置的选择外,相关人员还需要对避雷网的密度进行科学选择,且确保避雷网的铺设形状为方形,从而发挥避雷作用。在使用避雷针这一避雷装置时,相关人员应将多个避雷针进行有效连接,并对其进行加固。除此之外,相关人员在开展该作业时,应保证弯曲半径与网格之间具有正确的关系,在跨越变形缝时,应做出相应补偿,且保证间隔的科学性。
3.4断接螺旋安装技术
断接螺旋安装技术是防雷接地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水平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建筑物的整体外观,然而,在安装时很多施工人员均对这项技术并不重视,为消除这一安全隐患,应把握如下技术要点:第一,科学选择安装位置。在安装过程中,应遵循安全、美观、便捷的原则,科学优选安装位置,地下室、建筑背面等隐蔽、便捷处是最佳选择,以保证整体建筑物的美观度和使用安全。第二,合理确定安装高度。应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而定,如引下线为柱内主筋,为保证行人安全,减少碰撞事故,其安装高度应距地面不小于1.8m。
3.5避雷支架架设技术
在开展以上施工作业时,均需要架设避雷支架,相关人员在开展该作业时,应把握好避雷支架的架设技术。具体而言,相关人员在施工场地安装避雷支架时,在进行打眼时,应采取侧位的方式,而且,施工人员还应对该工程具体的施工条件进行考虑,对其位置进行科学选择。另外,在应用电锤开展打眼工作时,相关施工人员应把控与成品的位置,一般保持在10厘米左右。在对支架进行插设时,为保证其稳固性,相关施工人员还应灌注水泥浆,并确保周围以及孔洞的干净整洁性,从而使支架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3.6避雷线
避雷线不仅是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施工重点之一,还与防雷接地系统的整体防雷功能挂钩。因此,要重视避雷线的施工安装,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设计要求规范来进行避雷针的安装。此外,防雷引下线作为避雷针设计的重点,必须在施工设计图纸中表现出来,并注明防雷引下线的安装位置和安装高度,同时对避雷引下线安装所需的卡子或测试点的个数和位置进行明确,以此有效提高防雷接地系统的避雷效果。
3.7避雷网
在避雷网的安装上,技术人员首先要对镀锌圆钢进行调整,待其性能稳定且符合防雷接地系统要求后,使用避雷支架对其进行铺设,而后将避雷带与建筑表面突出的金属物体相连。为保障避雷网的稳固性,需要对相连处进行焊接或搭接。其次,在确定好避雷网安装位置后,应在距离避雷网一定位置处,对相应的连接与搭接宽度进行设置。最后,做好避雷网每一个安装环节的清理工作,当避雷网安装完后,对设备和安装区域进行清理,而后对避雷网进行防锈漆或银粉的涂抹处理,以延长避雷网的实际使用寿命。
结束语
总之,建筑电气安装中的防雷接地施工技术,应根据建筑和电气工程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做好避雷网、避雷支架、接地结构等设备的安装,进而确保电气工程设备能够在雷雨季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苏晓亮.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9):4.
[2]林峰.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19(24):80.
[3]李弓.建筑电气工程中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技术探究[J].江西建材,2017(22):189-190.
[4]林德榕.高层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施工要点探析[J].福建建材,2017(07):96-9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