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鸿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梅州 514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与进步的日新月异,势必同步引起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的创新,并不断推动园林技术的发展。现如今,已经逐步成为当前景观设计发展重要方向的节约型生态景观设计日渐普遍。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如何提高绿色景观的适应性和经济性,达到植物配置的科学合理性,也逐渐成为了园林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探究分析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和植物资源配置形成文章。
关键词: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分析研究
引言
节约型景观设计将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设计理念。这种绿化模式是以提倡节约用地、节约水资源为前提,选择对城市周边生态环境破坏和干扰最小的设计方案。节约型景观与自然生态密切相关,节约型景观的理念囊括了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能源,旨在以最小的成本和费用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了服务园林景观设计,强化景观效果,在进行分析景观系统设计发展的过程中,应通过技术改造地形、植被种植等进行研究并不断优化。
一 节约型生态园林的相关概念
1.1 定义
城市当中的生态园林能否被认定为是节约型的生态园林,取决于3个方面:首先,该生态园林需要具备绿化环境的特性,也就是在建成之后,能够为周围居住和生活的人们营造艺术氛围,并且给予城市居民良好且舒适的休息场所,让他们能够在忙碌的生活之余,在生态园林的陪伴下小憩。其次对于生态环境的改造,必须确保节约型生态园林的功能性,其能够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来有效降低城市中的噪音污染、空气污染问题,从而使环境得到净化、美化。最后在生态园林建设方面,要始终以科学合理为前提,确保节约性体现在为人们建设良好生活环境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到现实情况。满足上述3个要点的就是节约型生态园林。
1.2 具体原则
在设计景观的过程中,关于各类景观的色彩搭配与分层配置,必须做到运用层次性的原则来进行展现,也就是说要保证景观设计中能够安排不同花期的植物在一年中的各个时段保证生态园林的功能性,在植物配置上,可以运用高低不同的特性来保证层次感的营造,例如凉亭与凉亭之间的长廊,就可以设置不同的植物来进行连接,这样就能够在突出景观设计层次性的同时,也让游客能够观赏到美丽的植物。其次,坚持景观性原则。因为只有让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实现充分的协调与统一,才能够展现出其应有的美感,人与自然本身就应该和谐共处,而景观设计则要遵守这一原则。要意识到在进行各类植物配置时,各个种类的植物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类似,有许多植物在形体、色彩以及花期上都有相似的地方。如果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采用了过多相似的植物,过分地追求统一性,就会让人感觉到有一种单调死板的感觉,而有时候一部分景观设计者在植物搭配上又采用了各种眼花缭乱的植物元素,却也没有达到其应有的观赏性,景观设计始终都要保证人们在路途行走的过程中,从多角度观察植物是有生命的,能够发现景观的美丽之处,这需要设计者既要注重景观的整体,也应注重各个组成景观的部分,才能够在节约型生态园林的作用与价值上实现最大化。最后,为了节约型生态园林能够得到综合长期的发展,种间关系的合理控制也十分重要。在植物群落的演变上,如果不能够控制好种间关系,则会导致其相互排挤,无法达到应有的观赏效果。其主要体现在每个植物之间不同的适应能力、扎根类型以及植株大小等因素,种间关系的合理安排,能够有效地促进构建节约型生态园林。
二 节约型生态园林设计的基本策略
2.1 重视生态园林多样化
城市生态园林作为装饰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重视其多样性原则,合理搭配更多绿化植物和植被,使园林尤其特有的景观体系和特色。此外城市生态园林也是微缩版的生物群落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其多样性应该符合其生态群落原则,促进小范围内植物群落形成有效的生态循环,促使生态园林的适应性得到增长,提升其生存能力。
2.2 重视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的地方适应性
自然界植物、植被有其个性化的生长特点,会选择性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对此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地的气候以及土壤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调查,选择适应性较强,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植被进行种植。
尽量避免因为特殊需求,造成植的反复移栽,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2.3 注意经济预算的合理化控制
节约型生态园林建设虽然在资源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限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重视对植物多样性进行科学分析,防止因为过度紧张的预算,导致植物的品种降低,生物群落的微循环无法有效建立,导致植物园林实用性的降低。
三 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要点
3.1 植物配置体现园林景观功能
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为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对本地区生态条件进行分析,从而将各类景观植物特性清晰掌握,正确选择、配置适中植物,必要时进行改造绿化区域,提供更多便利的条件令植物适应本地区的生存,配置植物时合理搭配,根据植物色彩季节变化,进行配色组合,并同步结合分析植物的高度,完善高低搭配,形成错落有致的园林景观。
3.2 植物配置坚持统一性原则
在设计园林生态景观的过程中,设计者如果想要将更具多元化的景致、景观打造出来,应坚持统一性原则,并通过结合不同植物,进一步协调栽植各品类植物来实现。应研究每一种植物的习性、色彩,同时应科学搭配其外观。坚持统一性原则作为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原则,为达到让参观者体验美丽生态景观的目的,使景观更加灵活、灵动,在园林设计方案中应该重点强化植物间的配置。
3.3 保证植物物种多样化
作为相当重要的设计思路,以植物来打造生态园林景观,但是景观设计思想应该多样化、创新化,通过结合不同植物物种,搭配植被,保证植物物种的多样化、植物配置多元化。为了凸显植物的自然美,设计者理应充分明白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应利用乔灌木的树型、体态、姿态,配合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将各类植物配置形成园林,展现多姿多彩的景观特征。园林景观侧景通常配置较为规整的植物种群,从而营造出整洁立体的环境,特别是景观的入口处,应服从均衡性考虑进行植物搭配。而林荫小道,考虑遮风避雨等作用,则应选择相对高大的乔木,甚至是同一种类型。园林景观内部可以采用丛植方法,既作为不同建筑物间的隔断,也可以形成建筑物的背景。
3.4 注意植物层次的配置
进行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框架设计,并策划出一套合理的搭配方案时,植物搭配应遵照植物空间分布多样性的原则,从多种角度分析植物的高低错落配置,以达到愈加良好的空间效果。通常采用乔木、灌木、草坪相互搭配的方法,进行三层、多层景观的营造,同时,应协调不开花植物和开花植物的数量及花色、花型搭配,如果不进行全方位综合统筹,就极易造成植物景观配置在空间及时间上的失衡。为了确保将生态园林景观不同的美感在一年四季中得以体现,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设计者应该尽量避免在同一个季节集中出现具有相同或相似观赏性的植物配置,从而达到充分展现景观价值的目标。
结束语
作为人类社会进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的城市绿化的规模虽然相较小,但是对于改善城市中的生产、生活,以及宣传环保生态理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且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研究[J].张婉.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6)
[2]节约型生态园林植物景观配置方法探究[J].李玲,徐卫红,李琬馨.现代园艺.2019(06)
[3]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探究[J].钟敬仲,陈程.现代园艺.2019(06)
[4]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的相关问题探讨[J].闫晓璐.农家参谋.2019(05)
[5]节约型生态园林植物景观配置方法研究[J].崔丽.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08)
[6]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研究评述[J].梁炜琪,童匀曦.现代园艺.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