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4期   作者:杨吉 黄方
[导读] 摘要:水文地质对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岩土工程开展施工以前,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贯彻落实水文地质的相关分析工作,尽可能避免由于表层严重坍塌,导致土体结构发生部分破坏的不良现象。
        浙江永川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30
        摘要:水文地质对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岩土工程开展施工以前,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贯彻落实水文地质的相关分析工作,尽可能避免由于表层严重坍塌,导致土体结构发生部分破坏的不良现象。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岩土工程勘察中水平地质的问题进行有效地重视,根据岩土工程潜在的安全隐患,开展一系列的有效防护措施,保证水文地质对于整体岩土工程减少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岩土工程;水文地质;相关问题研究
        1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性质分析
        通常情况地下水的储存形式主要包括重力水、结合性水以及毛细血管水。地下水的储存形式,在岩土工程的实际勘察工作当中,对于地下水水位的勘测信息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地下岩土会因为在吸水或者失水的原因,导致自身的体积有着明显的变化,主要的原因是岩土颗粒表面上会覆盖着结合水膜,当岩土结构吸水或者失水的过程当中,结合水膜的薄厚程度会在一定外界因素下发生变化。由于岩土结构这种随着水分含量多少的收缩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岩土工程的基坑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进一步导致地基变形。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岩土水文地质性质进行有效测试的过程当中,通常会根据岩土层的膨胀系数、体缩动率以及膨胀概率进一步来表示岩土结构的收缩性以及膨胀性。而岩土层的给水性主要是在重力影响下,饱水的岩土结构会流出一小部分的水,这一部分水会随着岩土结构的裂孔或者缝隙当中流出。
        2岩土水理性质分析以及水文地质勘测方向
        2.1岩土工程在水文地质问题上的勘测方向
        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水文地质中勘测工作当中,需要涉及的范围十分的广泛。常见的内容包括地下水的水位情况、地质环境以及地理条件等,都是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在实际岩土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地依照岩土工程勘察的有效信息,进一步根据工程的项目具体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措施。与此同时,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全面充分的了解当地的地质以及地理条件,进一步对勘察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规划,尽可能的对地质绘测与测量资源问题、技术问题以及水土采样等问题进行有效的全面勘察,保证后续相关工作人员设计出更合理的施工方案[1]。
        2.2水文地质勘察的具体内容
        在地质条件方面,岩土地质勘察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地层厚度、新构造运动以及基地构造等方面。只有首先开展了全面的地质环境有效分析,才有可能保证后续的施工工程的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在地下水方面,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施工区域的地下水位勘测,进一步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以及具体流动情况。在检测地下水位的过程当中,需要检测静止水位,尽可能确定水层渗透性大小。隔水城以及含水层的主要勘察内容则是尽可能地充分了解隔水层以及含水层,实际的水资源条件以及地下水的水位高低,与地下水的实际流向等情况。通过现场勘测,进一步了解地层中渗透的水文地质系数以及水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掌握地下水的渗透状态以及储存形态,可以有效确保地下水不会对地面上的建筑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2]。
        2.3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中问题的评价内容
        在岩土工程具体开展施工的之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的对建筑物以及水文地质与岩石进行有效的评估,并对其在地面上修建建筑工程有可能发生的一系列安全事故进行预测。尽可能的以预测结果为前提,提出一系列的有效解决措施。对于岩土工程水文地质的相关问题,需要全面系统地多角度调查,尽可能的,对于一些已经了解的地质问题作出全面的有效分析,尽可能地提供给相关操作施工人员专业的水文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地面建筑施工工程的正常运行。


        在相关工作人员评价岩土工程水文地质的工作过程当中,需要尽可能的保证因地制宜的工作前提。不同的工程施工所在环境的地理条件以及地质环境不同,所以评价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会有一些不同的差异。例如如果建筑物所在的地理位置的地质主要组成部分是软岩以及强风化岩石,那么相关工作人员在此基础下开展的岩土工程,水文地质研究过程当中需要尽可能的对地下的活动层瓦解以及软化等内容开展合理的评价与估计。
        3岩土工程中水文地质问题的相关分析与处理意见
        结合相关工作人员的施工经验来说,必须要重视在地下埋藏钢筋以及混凝土的部分的耐腐蚀性能;尽可能根据施工工程所在的地理位置的土层环境,以及地面施工工程的设计要求,分析并且评价地下水对于建筑工程的侵蚀概率以及带来不同影响的侵蚀程度;,在立即开挖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的避免一系列工程操作,对于地下水位的不合理应用,尽可能的在地下水位开展有效的渗透性测试,确保岩土工程在施工过程当中有可能会发生地面沉降的可能性。
        在部分施工的地区,由于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往往会导致土层的渗透系数变大,这个时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岩土工程的具体施工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所以相关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的全面分析地下水位,根据岩土工程的实际设计要求,制定有效的装机施工技术施工方案,尽可能避免由于地下水位变化而导致建筑工程发生质量问题。
        4近年来夏季降雨量过大,重视上层滞水对地下室结构的影响和处理措施
        上层滞水,无统一地下水位,一般情况可不考虑地下室抗浮问题,但对是纯地下室而言,施工完毕后其周边的回填土一般难达到密实隔水的状态,如遇雨季暴雨降水或人为因素造成地表水汇集,这将存在地表水下渗的水力通道。地表水渗透至地下室抗水底板下,其下伏的岩层相对不透水层,造成地下室周边范围蓄积较大量自由水体,从而对其产生新的浮托力,造成地下室的隆起及破坏,所以地下室开挖槽回填时,应注意回填土的强透水性,应采取可靠的永久性排水措施。类似本工程地下室所处地质条件,目前在成都地区已出现多起因设计时未考虑抗浮问题而造成1层或2层纯地下室受周边地表水下渗到抗水板底而形成的水头压力将纯地下室抗水板拱裂,柱子上抬开裂的例子,因此,纯地下室的施工应采取以下工程措施,防止地下水在其周边蓄积:
        (1)在地下室顶板剪力墙周边设置截、排水暗沟。
        (2)地下室施工完毕后,基坑四周应采取不透水的粘性土回填,并分层碾压
        (3)夯实,在基坑四周回填范围内纵向每隔1.5~2.0m设置一层防渗膜,建议采用1.0mmHDPE防渗膜。
        (4)基坑四周回填应采用不透水的粘性土回填,若考虑使用原土回填,需进行机械搅拌、压实。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的勘测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系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岩土工程开展施工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端正自身对于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视程度,尽可能地及时发现水文地质存在问题对于施工安全的不良影响,尽可能的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地下水文情况对于工程的直接危害。最大程度上从根本上增强岩土工程的勘测技术水平,保证工程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将有可能会在施工过程当中出现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有效增强施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测工作的前进。
        参考文献:
        [1]夏智心.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11):33.
        [2]吕利.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J].低碳世界,2019,9(9):131-132.
        [3]薛劲锋.岩土工程地质勘查中控制质量的因素探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9,31(6):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