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管护在森林保护工程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4期   作者:邓跃进
[导读] 摘要:新时期,森林保护项目的森林管护工作繁琐且艰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森林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快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改善日常森林的经营管理,提高森林管护资金的利用率,从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湖南省资兴市滁口国有林场  湖南资兴  423407
        摘要:新时期,森林保护项目的森林管护工作繁琐且艰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森林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快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改善日常森林的经营管理,提高森林管护资金的利用率,从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现阶段,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施的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创造了巨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目前森林管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高效的森林管护工作策略,以期充分提高森林资源保护的有效性。
        关键词:森林管护;森林保护工程;解决办法
        森林管护工作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资源利用与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使人类发展可以在相对低破坏性或非破坏性的环境中进行,以此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其次,可以通过开展森林管护工作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为维护森林系统的生态多样性提供支持。此外,我国重视森林管护工作,可以提高公众的森林保护意识,改变相关工作人员的意识形态。但是,在目前森林管护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因此,分析目前森林管护工作存在的问题至关重要。
        一、森林管护在森林保护工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的森林管护标准
        首先,森林经营记录缺乏标准化。当前的森林管护工作缺乏清晰统一的记录标准,且工作的权利义务不明确,给管护工作的监督以及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使得森林管护工作经常混乱,从而对改善森林管护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其次,对森林经营和保护工作人员的培训还不够。目前,相关单位普遍缺乏森林综合管理工作的培训,这使得森林综合管理工作中管理和保护人员的素质存在差异,从而对森林的综合整治产生了不利影响。此外,森林经营和保护工作缺乏相应的工作指导标准,使没有经验的管护人员无法开展高效的森林管护工作,这也就对提升管护质量造成了阻碍。
        (二)缺乏对森林管护的相应财政支持
        森林管护工作需要一定的财政支持,但是目前有关单位或企业在森林管理和保护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这给森林管理和保护工作带来了较多困难,并对森林的管护质量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首先,先进森林管护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但是,由于用于森林管护的资金相对不足,流入技术投资的资金更是少之又少,这就使得森林管护人员不得不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管理和维护。其次,森林管理人员的流动性太大。由于资金有限,森林管护人员的工资较低,且森林管护工作相对困难,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管护人员的发展,从而导致了一些森林经营管理人员转行,严重限制了森林经营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关于森林管护专门的法律法规,只发布了一些政策文件,尽管这些文件能为林业及相关部门的工作提供工作方向和指导,但在工作时仍然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力和影响力。此外,由于法律法规的缺乏,也使得许多森林管护工作的实际可操作性较弱,再加上专项资金的运作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完善和森林经营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
        二、如何解决森林管护在森林保护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加强森林的日常管护
        相关部门要开展如下工作加强森林的日常管护,一是要贯彻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实施细则》,将其作为森林管护工作的主要指导,以此明确森林管护的责任,确保森林管护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各地区要根据森林管护的难易程度,明确工程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合理安排护林员等相关工作人员的数量,以此提升森林管护工作的可行性。同时,相关部门要推进智能管护体系的建设,建立林场和自然保护区,提升管护队伍的专业化和现代化,并制定管护设施标准,以此提升森林的日常管护质量。


        (二)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管护人员队伍
        首先,相关部门要增加技术设备资金投入,根据管护区域内森林的具体情况,适当引入相应的技术与设备,提升森林管护质量与水平,进一步推动森林管护工作的高质量提升。其次,相关部门要适当扩大工作人员的招聘渠道,增加森林管护人员的数量,并及时做好员工的心理疏导工作,便于及时掌握管护人员的心理动态,帮助森林管护人员正确认识管护工作,从而树立正确的森林管护工作观。此外,相关部门还要适当的提升管护人员的薪资待遇,以此调动管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满足管护人员需求,从而为森林管护工作质量提升提供人员保障。
        (三)构建森林生态保护新机制
        我国应当开创森林保护的新机制,一是督促各地因地制宜建立本地有奖报告制度,明确举报内容,细化奖惩标准、完善受理程序、规范兑现流程,以此提高森林管护制度的操作性;二是制定各级森林生态保护举报电话使用管理办法,确保专线二十四小时有专人接听,以及时收集群众的意见;三是制定宣传制度,充分调动社会公众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努力发挥有奖报告制度和林保举报电话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
        (四)提升社会公众环保意识
        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森林保护宣传工作,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提升森林管护工作的质量。首先,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众多媒体渠道,加强森林保护、森林防火等口号的宣传,提升公众的森林保护意识,为森林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其次,相关部门可以制作森林环保的公益短片,在社区等场所进行播放,让公众了解森林管护人员的不易以及森林管护的重要性,从而达到提升公众环保意识的目的。
        (五)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森林一旦出现火灾,不仅会破坏森林资源,同时也会威胁到人们的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森林管护工作尤其要重视森林防火工作的安排,严格遵循预防为主、监察为辅的工作原则,最大限度地避免火灾的发生。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加大防火护林教育工作,使生活在林区的管护人员意识到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做好二十四小时的巡查工作,避免由于小火苗引发火灾的情况出现,从而保障森林资源的安全性。
        (六)引进现代化设备
        相关部门要积极引进现代化科技设备,为管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提高管理保护的效果。首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对当地森林进行实时观察,从而了解森林内树木的实际生长情况,提高工作的效率。其次,工作人员在设备的应用中,要注意日常的维护和保养,防止污染物积聚对设备造成腐蚀,并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的零件,防止设备发生故障,影响森林管护工作的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的森林管护工作责任重、难度大,相关部门必须加快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升森林日常管护工作水平,提高林业资金的使用率,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以此推动我国现代森林建设目标的实现。同时,对于当前森林管护工作当中所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相关部门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通过落实各种管护工作,有效解决现存问题,切实提高森林管护水平,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淳浩.我国森林管护及造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农经,2020(19):70-71.
        [2]陈莉娟,李光强,张学鑫,廖瑜俊.森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种子科技,2020,38(14):127+129.
        [3]赵鹏.天然林保护中森林管护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18):73+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