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下的养老保险现状分析与建议——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3期   作者:于向红
[导读] 摘要:面对人口老龄化加剧发展的趋势,老年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和老年人群人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下的养老保险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重视。
        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县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  黑龙江伊春  153037
        摘要:面对人口老龄化加剧发展的趋势,老年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和老年人群人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下的养老保险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重视。本文针对伊春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和养老保险建设情况,简要分析了完善人口老龄化下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性,探究了经济新常态下进一步做好养老保险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险  伊春市
        2006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报告认为21世纪的中国将进入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我国从2000年开始步入老龄化进程,随后的10到20年里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且地区之间差异更加明显,尤其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的不断加重,一方面,需要抚养的老龄人口数量急剧上升,而养老金缺口较大,使我国面临严峻的社会养老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年龄人口逐渐退出劳动力供给市场的同时,而没有得到足够的新生劳动力的补充,对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一、黑龙江省伊春市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现状
        黑龙江省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经济相对落后,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尤为突出。截至2019年年底统计数据显示,全市总人口115万,城镇人口94万,离退休人员共337250人,全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4779人,农村人口21万。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26万,占人口总数的22.6%,已经大大超过7%的国际认定标准。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加剧了养老保险基金和财政养老支出的负担,对现有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了挑战。
        二、黑龙江省伊春市居民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
        伊春市近几年居民人口数量变化不大,虽然参保人数逐年有所增加,但老年人口数量也在迅速扩大,使得伊春市养老保险基金给付压力增大,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1.人口净迁出趋势加剧,新生劳动力资源减少,养老保险扩面不可持续。
        伊春市地处东三省偏远地区,区域经济欠发达,青壮年劳动力基本都选择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缴费人数,且有一部分中年劳动力近退休前,投奔外地子女,将本地缴纳保险转出至异地,进一步影响到养老基金收入,使得养老保险基金发放紧张。
        2.区域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用来补贴养老支出能力有限。
        随着工资制度改革,国家连续11年提高退休人员待遇,养老金计发基数不断提高,养老金支出不断扩大。伊春市虽然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持平稳状态,但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人均GDP低,老龄化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的现象就是“未富先老”。
        3.中断缴费问题突出,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减少。
        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基数及比例的递增及个人经济收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中断缴费人数逐年上升,一些下岗职工,外出打工人员选择15年最低缴费期,使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入减少。群众中止养老保险费用缴纳,缩减了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来源,严重影响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发展。
        4.产业工人历史包袱沉重,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负担严重。


        黑龙江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在“墾荒支边”的建设过程中,从1968年至1976年,仅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就有54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加入到北大荒的建设中;60年代年,又有数以万计的石油工人和转业官兵涌入大庆石油会战,这些产业工人大多数是携家属前来,造成黑龙江省出现大量的“集体工”、“五七工”、“家属工”和农林牧渔“四场”具有事实劳动关系的人员,这部分人员年龄偏大,基本没缴纳养老保险,但已从2000年以来相继纳落实了养老保障,成为企业退休人员,这使得黑龙江省养老保险基金给付负担更加严重。
        三、黑龙江省伊春市应对人口老龄化下的养老保险问题的措施及建议
        为了广大老年人的晚年幸福,在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发展推进的同时,需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根本上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不断增强参保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关注老年社会保障、老年福利待遇、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形成“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社会养老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伊春市关于养老保险的建设方面也尤为重视,近年来也已逐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为进一步强化管理,确保所有参保人员实现老有所养,推进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近年来伊春市也采取了多方面举措:
        首先,养老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强化经费保障。市政府财政部门非常重视养老服务发展工作,按照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大力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把老年社会保障等相关经费足额纳入预算。
        其次,全面宣传养老保险政策,鼓励城乡居民、未就业人员积极参保。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万,参保率高达99.82%;同时,认真执行农村“五保”、城市“三无”老人供养政策,全市低保救助标准每人每月最低500元。
        再次,全面健全养老补贴制度,精准分类保障。按照保障重点与普遍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伊春市逐步健全了高龄补贴发放制度,重点建立特困、空巢、高龄等老人的养老保障制度,对超过90周岁的老年人每人每月可领取100元的高龄补贴。落实老年人各项福利待遇,65周五以上老年人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持老年证免费进入公园、景点、公共体育健身场等。
        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保障机制,逐步提升全市养老服务能力。
        四、针对黑龙江省伊春市养老保险状况的一点建议
        1.大力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
        伊春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直接影响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因而大力发展地区经济,增强财政收入,提高基金支付能力,是解决养老保险缺口问题的必由之路。
        2.采取有力措施减少中断缴费人数,扩大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
        首先,要鼓励参保人员持续参保,做好参保人员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宣传,稳定参保人员持续缴费,中途不断保,鼓励断保人员重新参保。其次,通过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率降低参保人员的实际负担,扩大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以私营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为重点,刺激非国有企业以及农民积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增加缴费人数,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来源。
        3.提高统筹层次,推行养老保险全省统筹。
        由于劳动力资源不断从经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入,导致养老金收支情况出现巨大的地区差异,造成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财政压力增大。因此逐步完善黑龙江省各地区间的养老保险政策,进行合理的规划统一,逐步实现省级统筹。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保险又是社会保险中的重中之重。由于计划生育,寿命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将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要未雨绸缪,科学规划,及时建立人口老龄化下的养老保险体制。
        参考文献:
        [1]周阳.老龄化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论文.西南大学法学院
        [2]石睿.中国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与对策选择[J].劳动保障世界,2018(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