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系统网络监控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3期   作者:马民
[导读] 摘要:目前,网络监控系统在很多行业得到了应用,然而,与此相关的网络安全技术虽然得到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难于满足网络监控的安全需要,无论是内部人员的非法操作,还是来自外部的病毒攻击,信息技术在系统网络监控中的应用都存在诸多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目前,网络监控系统在很多行业得到了应用,然而,与此相关的网络安全技术虽然得到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难于满足网络监控的安全需要,无论是内部人员的非法操作,还是来自外部的病毒攻击,信息技术在系统网络监控中的应用都存在诸多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对信息技术在系统网络监控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监控系统;应用
        1 监控网络系统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与传统的模拟信息相比,图像信息可以为监控系统提供更直观、全面的信息资料,通过视频监控资料,人们可以观察到事物的全过程,这对于提升监控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图像信息还具有不可更改的特征,因此,与文字和数据信息相比,图像信息提供的资料更为可靠和真实。信息技术的引入,为监控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传统的监控系统无法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信息孤岛,而采用信息技术则可以使松散的信息形成合力,将各种碎片化的数据信息连接成整体状态,从而提升监管管理效率。当前,信息技术日臻成熟,传统的以文字和数字为载体的信息模式已逐渐被淘汰,更多的是采用视频和音频的形式,而监控系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要为用户提供视频资料,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网络监控系统中功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2 信息技术在系统网络监控中的应用
        2.1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在现阶段的计算机网络运行中,各种网络安全问题的存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这就需要不断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应用各种防火墙与信息加密技术,提升自身信息的安全程度。在计算机网络的使用中,需要保持高度的警觉,对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对网站与应用软件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准确地识别其在计算机网络中出现的各种虚假信息以及诈骗信息,养成科学的使用习惯。在进行个人信息设置的时候,需要增加密码破译难度,提升密码组合的安全系数,加强账号保护,同时不要下载来源不明的软件,避免遭受病毒攻击。
        2.2防火墙技术的应用
        防火墙技术主要是对设备内部与网络环境之间建立一个数据过渡平台,通过对传输中的数据进行访问限制与验证保证,各类数据存在的信息节点呈现出一定的过滤特性,以此来区别于内网之间的安全属性。从技术本质而言,防火墙主要分为网络层与应用层两类,通过对数据信息本身建立一个安全性防护机制,保证各类数据运营结构可按照一定的规则持续进行数据库内基准信息的核定,对外部网络传输到内部网络中的数据进行一一核对,这样一旦数据出现误差时,防火墙将自动对此类信息进行阻隔,以保证内部网络运行的安全性。但防火墙在运行过程中,也将对此类信息的组合形式同步反馈到用户界面中,令用户了解到阻隔的信息是否是用户的需求,然后为用户提供同意通过防火墙与拒绝通过防火墙两种服务,一般情况下,如果超过一定时长用户不作选择的话,则防火墙将自动对此类信息进行阻隔处理。如果用户点击允许通过防火墙,系统将自动对此类信息解除限制,令数据从外部网络与内部网络进行有效链接,进而形成数据的访问。对于大数据时代而言,大容量的数据信息处理,对于传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将造成冗余性运行负担,为此,防火墙强技术应用则可针对数据本体进行有效对接,保证大容量的数据处理服务可精准的实现辨别,以此能令计算机系统建构一个安全性运行环境。
        2.3 重视漏洞扫描技术应用
        在当前的大数据背景下,各种计算机网络漏洞的存在,使得用户的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而通过重视漏洞扫描技术,可以更好保障计算网络的安全。在漏洞扫描的设计中,需要从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需求出发,进行完整的规划与设计,保证计算机安全管理中的各个盲点能够实现全覆盖,开展有效的识别与处理工作。其次,在开展漏洞扫描的过程中,需要对计算机IP地址提升重视,保证发挥出IP地址查询技术的优势。

与此同时,需要重视各种信息资源的非法入侵情况,对计算机应用系统中的代码运行与翻译打下良好基础,开展全方位的信息资源收集与分类工作,将漏洞扫描技术的作用发挥出来,实现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提升。
        2.4 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
        身份认证技术主要是针对用户而言,通过对用户信息存储端进行加密处理,以此来保证数据信息在实现处理时,不会因为静态的数据结构而产生数据丢失的风险。一般来讲,身份认证技术是与计算机软件系统相关联,通过用户对软件的操作,然后系统本身对用户形成一个动态指令需求,这样用户通过动态口令的设定与登录,便可降低传统静态的登录密码的风险,进而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属性。
        2.5 信息加密技术的应用
        信息加密技术主要是针对计算机系统而言的,其可有效保证系统不会受到黑客攻击以及病毒侵袭等,特别是在大数据网络环境下,信息加密技术将为计算机系统提供一个防护基础,同时其本身所具备的监控功能,可对某一类信息在当前网络节点下的传输路径进行全过程监督,这样便可有效对信息内存在的病毒进行监管。此外对于无线网络传输而言,通过数据加密技术,可有效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保证其在传输端与接收端之间形成一个精准对接,不会产生数据包丢失的问题,进而为整个系统运行提供安全保障。(五)VPN技术VPN技术适用于连锁超市、集团公司、加油站、公共场所等地方,它能够在公共信息网中建立虚拟局部网络,监控数据可以基于虚拟局部网络实现数据的安全传递。也正是基于此,连锁超市、集团公司和加油站等分布散、数量多的个体只要将数据专线接入本地网络,即可在自己的虚拟局部网络中安全传递信息。此外,若想节省高昂的布线成本,也可以采用拨号方式接入VPN监控网络来构建监控网络,传递信息。
        2.6 完善网络安全管理法律体系
        在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过程中,需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以此为依据,对科学技术的应用营造良好的环境。在大数据时代下,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与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各种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在开展各项网络安全防护工作中,需要发挥出法律法规的引导作用,更好地增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结合当前行业发展现状,对法律法规进行更新完善,实现其时效性的提升。其次,在计算机网络运行中,应该对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升级,增加法律约束,实现其在管理工作中法律效应的提升。
        结 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安全网络体系的建构,可为我们日常生活及工作提供更为安全的环境,以此来降低数据丢失的风险。为进一步深化计算机技术的安全属性,必须针对计算机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建立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来创建一个安全网络运行环境。因此,信息技术在网络监控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加密技术、防火墙系统、入侵检测系统、信息身份验证以及VPN等信息技术在监控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杜松,陈晋,刘建琴,刘贞,廖美健,唐诗.PoE技术在网络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6,18(22):124-125.
        [2]夏克盛,姚世选,仲崇权.数据共享技术在燃气热泵空调网络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流体机械,2014,42(02):83-85+19.
        [3]郑普亮.嵌入式Linux技术在网络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探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3,29(03):73-75.
        [4]姜国伟,孙晶.GPRS网络监控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大型太阳能采暖系统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3(04):71.
        [5]徐永超,王小海,赵云峰.多线程技术在LNS网络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02):172-175+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