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鹏 孔雨晴
山东鲁润热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305
摘要:现阶段的热力站供热系统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改造,但是在实际的自动化控制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升级。举例来说:在温度控制方面始终有亟待改进的方面,温度控制方面的不足经常容易导致供热系统出现温度过高或者是过低情况。以上这些情况的出现不仅仅影响了热力站供热的质量,不能够很好的满足用户的供暖需求,与此同时还伴随着大量资源浪费的情况。笔者将会在本文的论述中,就现阶段热力站供热系统温度控制进行详细的研究,并且介绍在运行中的系统是如何进行调节的,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相关的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借鉴,促进我国热力站供热系统水平的上升。
关键词:热力站、供热系统、温度控制、方法研究
前言:现如今我国的供暖方式已经在时代的发展大背景下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分散式供热向着具有现代化以及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集中供热进行转变。进行集中供热那么必须要进行热力系统的研发与使用,通过热力系统的控制能够进一步提升热力站的经济效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热力系统自身拥有很多的优点。不过在实际的热力站供热系统应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温度控制方面还有着一定的短板。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决定深入研究供热系统,掌握温度控制的方法,尽可能的避免在热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温度过高或者是温度过低的情况。
1.供热系统运行调节
热力站供热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对各个部位进行实时的调节,并且进行运行状态的监控,该项功能最重要的原件就是控制器。控制器除了能够对系统进行调整与对温度进行监控之外,还能够进一步控制系统的压力以及流量。就一般情况而言,需要根据现阶段系统的供热的实际需求,进行数据指令的下达,从而对系统中的各项设施进行有效的控制,控制系统的设施按照指令进行重要参数的调节,其中就包含有:温度、压力、流量等等,从而能够实现对整个供热过程以及供热系统的控制以及管理,提升供热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
1.1一次侧调节
在供热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一次侧调节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功能,能够发挥关键作用。该项调节功能最主要的调节依据就是外部的温度,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将外部温度的存在设置成为干扰量。因为外界环境的温度并不是固定的,长期都处于变化之中。一次侧回水的过程中,发现其温度与系统设置的文图出现了偏差,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控制器的应用进行调节。供热的管网上一般都有调节阀的应用,现如今绝大多数的管网都是使用电动调节阀。在完成一次管网调节之后紧接着就需要进行二次管网的调节,二次调节的针对是水的温度,热力系统可以通过以上的方式,完成一次侧调节。
1.2二次侧调节
二次侧调节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与一次侧调节的应用原理是相一致的,都是意外不温度作为自身调节的依据,并且在调节的过程中将外界温度设置成为干扰量。两种调节方法中最大的不同就是,测量的是二次侧供述为年度,并且该水温与预设值一部样的时候,同样是需要通过控制器的应用将其调节成为合适的温度。后期的每一次操作都与一次侧相一致,不需要进行过多的阐述。
2.供热系统温度控制方法
在进行集中供热之前,所采用的供热方式绝大多数都是分散性,此种供热方式存在着成本较高、环境污染较大的短板,显然已经不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在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积极的开始现代化供热模式的转变,从而实现集中供热的建设,能够进一步减少成本的投入,减少供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但是在集中供热应用的过程中,首先是需要进行热力系统的设计工作,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热负荷数值进行准确的计算,如果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仅仅是按照设计的标准进行热负荷的预设,那么实际产生的热量往往都会超标,从而出现供热过度、供热浪费情况的出现。针对此种情况,系统设计人员首先需要研究哪些因素会对热负荷产生影响,还有就是建筑物内部以及外部的温度是否会对热负荷产生影响。通过相关的研究结果证明,热负荷与外界环境的变化有着非常大的关联性,室外温度以及室内温度的变化都会引起热负荷的浮动。针对此种情况,供热系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想要有效的进行温度控制,就需要建立起建筑物外界温度以及内部温度变化的监控功能,并且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情况实时的进行供热的调整。当外界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就可以减少供热量,当外界温度较低的话就可以进行供热量的增加,这样就能够保证供热体验用户的室内温度保持在平顺水平,用户能够感觉到供热舒适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升供热企业的承办控制,提升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浪费。
在建筑物供热散热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用户会使用相关设备对其进行围护,这样会对散热器的新能产生影响,除此之外有很多建筑自身就采用了保暖技术,能够良好的控制室内温度,不同的因素都会对供热用户的室内温度产生影响。除此之外,不同供热散热器自身的性能也有所差别,也是供热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针对此种情况,需要在热水系统中的两个部位的温度进行确定。首先是供回水温度的测量,其次就是建筑内部温度的测量,以此为基础就可以确定二次侧供水温度,并且确认其温度是否有建筑物内部的温度有所关联,并且计算外界温度对室内温度的影响因素,确定影响因素的具体数值。从而能够在供热系统中进行相对应控制参数的调整,主要的数据依据就是通过二次侧供水温度所计算出的影响因素数值,报缺供热系统能够对用户的室内温度进行合理性的调节,从而进一步确保其温度保持在舒适的状态下。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供热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所进行的温度控制主要是跟两个影响因素有关,首先是二次侧供水温度其次就是外界的温度。这两种因素相互作用域温度控制,并且呈现出线性相关的关系,当外界的温度出现一定的变化之后,控制系统就需要通过对二次管网的调节,来改变供水与回水之间的比例,通过该种方法的应用能够进一步促使建筑物内部的温度适中处于稳定的状态下。
现阶段供热系统中使用数量较多的控制器就是东远2592控制器,笔者将会以此控制器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怎样提升温度控制水平的阐述。最重要的就是进行供暖曲线的设计,保证该项设计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供暖曲线的应用能够使供热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之下,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满足用户对于供热的实际需求。通过供暖曲线的应用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温度控制链,在温度调节的过程中最主要的调节因素就是外界环境温度,并且将其与供暖曲线进行对应性设计,从而能够确定二次供热的设定值。以此为基础通过控制器的应用,可以对调节阀进行调节。外界温度的调节主要以下这种方式,通过控制器进行温度的获取,然后以手动的方式进行设置,在整个过程中检测的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外界的温度,其次就是供水温度,在这个调节的过程中还进行了温度设定值的应用。
3 结束语
根据上文的论述,在热力站供热系统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温度控制方面的缺陷,经常会造成供热温度过高或者是供热温度较低的情况。以上这两种情况的存在都会影响用户的供热体验,并且不利于供热企业进行产能控制。从而需要进行温度控制方法的优化,及时精准的调整温度,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供热体验的同时,还能够节约能源的消耗,帮助供热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侯俊杰.论集中供热系统的水力平衡调节与节能措施[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23):156-157.
[2]朱佳,孙春华,齐成勇,夏国强,陈佳丽.供热系统换热站供热参数预测模型对比分析[J].建筑节能,2020,48(07):9-13+71.
[3]王新旺.浅析热力站供热系统温度控制方法[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5):39.
[4]游松超.热力站供热系统温度控制方法研究[J].自动化应用,2018(10):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