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期   作者: 纪艳华
[导读] 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当创新数学教学方式,
               
        纪艳华
        河北省故城县青罕镇青罕小学       253800

        摘要: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当创新数学教学方式,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以这一理念为指导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以及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至关重要。在核心素养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及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数学教师对学生成绩都很看重,但没有及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数学问题,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受传统教学影响,这种教育模式很难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今后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一定影响。对此,基于核心素养要求,小学生应该逐步具备内化数学知识的能力,能够将课堂所学运用于生活实际中。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一课时,教师通过布置一道生活化的数学作业,如家庭采购,让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中,比如:苹果每千克是4.8元,需要采购2.5千克,则需要支付4.8×2.5=12元。通过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学生便能体会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而更好地激励自己,以此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2 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2.1 教学理念方面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仍旧存在灌输式教学,在这种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数学知识的容器,师生之间缺少有效的互动,课堂提问只是教师与少数学生的单向交流。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成绩的提高而展开,教师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统,而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2 教学目标方面
        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此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但是,有一部分教师,仍旧以传统教学理念为指导,按照教学计划的进度教学,每节课都以完成既定的内容为目标。这样有计划的、按课时地教学,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发展受到忽视,虽然按照计划完成了教学的任务,但是无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质量不高。
2.3 合作学习形式化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广泛。

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没有进行有效分组,合作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过于简单,就是缺少合作学习的意义,这样的合作学习缺少实质意义,只重形式,虽然课堂教学的气氛很活跃,但是学生不仅没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也没能
形成有效的互动,无法相互促进,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也得不到实质提高。
3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3.1 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认为数学知识枯燥难懂,这种认知实质上来源于数学知识所具有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特征,这也是学生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作为数学教师,应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理念,根据数学学科特征,对数学课堂及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在讲解《圆的认识》时,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并结合生活实际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车轮有哪些形状?”“大家见过三角形或正方形的轮胎吗?”“大家认为椭圆形状能做车轮吗?”。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对圆的认识中,从而提升数学课堂效率。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开展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提出猜想并让学生对其进行验证,选取小组代表展示验证结果。
3.2 明确教学目标,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明确数学教学目标是顺利开展高效数学课堂的前提,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充分意识到开展高效数学课堂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性,教师应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将生活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并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知识运用能力。
在讲解《测量》一课时,数学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概念,之后将测量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测量,在辨别“毫米”、“厘米”和“米”等测量单位时,选择黑板、粉笔、文具盒等物体,并向学生提问“应该选择哪个测量单位”。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物体测量,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理解测量单位的意义,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3.3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想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小学生好奇心重,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又具有具象思维的特点,而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使学生感觉学习数学有些困难。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创设出具有趣味性的、贴近真实生活的教学情境,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乐学”的积极转变,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口算乘法”的过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模仿超市购物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小刚买了10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8元,一共需要花多少钱?小红买了50本,又需要花多少钱呢?通过实际购物情境的创设,学生很快得出了正确的答案,掌握了口算乘法的要领,为今后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是能够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帮助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学科。小学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要以学生为主导,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实施教学指导,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兴早.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20):81-82.
[2]张学梅.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读写算,2020(30):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