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策略在初中数学网络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期   作者:胡岚
[导读] 初中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十分重要

        胡岚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东至二中初中部 247200
        摘要:初中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十分重要。在传统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存在很大局限性,近期开展的网络教学活动为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养成提供了宝贵的机遇。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学科网络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在初中数学网络教学中使用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并对初中阶段自主学习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初中数学网络教学活动中开展自主学习的优势,给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并指出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网络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网络教学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初中数学中借助微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获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深化学生认知,使其通过自学,掌握解题思路与解题技巧。
2 自主学习的概念
        “钟启泉”等人在学习过程的层面上对自主学习概念进行了理解,认为自主学习就是一种自我调节、自我导向、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且在此观点上还有部分学生强调,如果求知者能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调控,那么求知者的学习活动就是自主的,本文在界定自主学习概念的过程中将自主学习的六项维度作为基础展开进一步分析,自主学习的六项维度是科学的问题、心理、任务条件、自主实质和自主的过程。在任务条件方面,如果学生在参与、控制方法、时间行为即内外部环境几个方面均能够做出相应的选择和控制,那么学生的学习即是充分自主的。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为人本主义理论、元认知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的习得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是求知者在教师、同学等的帮助下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建构主义理论提倡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中侧重于教学引导和学生的参与,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学生是知识的整合者、信息的加工者,学生的主动性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自主学习在数学网络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3.1 制定个性化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需要学生拥有符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化学习目标。对初中数学学科而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领悟能力差距很大,如对函数概念知识的理解等。在学校的数学课堂中,每堂课教学目标是既定的,教师会据此安排课程进度,并希望通过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但往往事与愿违。因为学生的能力和特点不相同,所以按照学生总体的学情特征来安排教学活动,带来的结果也必然是大多数孩子可以达成目标要求,少部分学生无法完成任务。网络教学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可以成为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可以充分开展自主学习,教师为学生分层定制学习目标,选择更适合的学习目标开展自主学习。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学生学习能力分层次开展教学活动,是我们可以想到最理想的教学方式。
        3.2 微课在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1.强化学生应用微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若想真正的实现自主,与其自身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存在直接的联系,微课作为一种自主学习法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资源支持,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强化学生应用微课,侧重于引导学生应用微课进行知识体系的架构与知识的复习巩固。

2.提高微课质量在自主学习中应用微课,微课质量的提升在某种意义上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提升,虽然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使微课在教学与学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微课的模式、微课的内容、微课的时间及微课的趣味性仍是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侧重点。将微课应用于学生自主学习中,微课的模式应以简单明了为原则,微课的内容应涵盖教学重难点内容,附带各个章节的典型例题及分析,引入生活性知识在提高微课趣味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知识的实用能力。
        3.3 以学生为主体,强化作业的趣味性
        新课程改革明确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使命。而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同时也是作业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应当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精心设计数学作业,全面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设计趣味性的数学作业,有利于改变过去重复、单一的作业现状,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作业设计的效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巧妙地通过一些实践性的趣味作业的设计,取得好的作业效果。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几何空间的相关知识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笔者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布置了趣味性的动手实践作业:让学生动手制作七巧板,开展折纸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折纸的过程中,更有空间意识。这种游戏活动的方式,有效地打破了过去题海战术的作业方式,有助于放松学生的心情,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基础。作业设计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优化设计,最终使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得到不断提升。收集反馈时,着重考虑的因素有:一是作业量是否合适。二是作业难度是否适合不同的学生。三是作业分层是否合理。四是学生通过作业最大程度获得效益。五是作业与教学内容的匹配情况如何。六是作业对于扩展学生的应用能力是否有帮助。
        3.4 引入积极评价,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
        自主学习型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对于初中生,教师的放手并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保持持久的学习主动性。提升数学学习力,要有耐心,有毅力。教师要善于积极评价,通过积极的肯定、赞扬与引领,让学生充满学习自信,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学习数学需要循序渐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接受也因人而异。在学生遇到数学问题时,教师要运用分层思想,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不断钻研,增强自主学习的意志力。例如在学习“四边形”知识时,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都接触过哪些四边形?如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梯形、菱形等。观察这些四边形,请计算其内角和是多少?四边形的内角和有何规律?”学生通过分析所得到的结论未必都正确,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想法,给予积极评价。如有学生发现,菱形是特殊平行四边形,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对角相等,菱形的对边平行。
4 结束语
        在国家大力倡导培养提高学生自身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也应当适度地改变自己的角色,作为引导者,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对学生的培养应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然后才是关注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掌握的精熟程度,切不可图一时之长短,而改变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这个重点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杰.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名师在线,2020(21):30-31.
[2] 姬艳玲.自主学习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中),2018(03):164.
[3] 张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J].中华少年,2016(24):163.
[4] 马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4(05):89.
[5] 杨慧林.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2012(07):33-35.
        作者简介:胡岚,出生年月:1986-08,性别:女,民族:汉
        籍贯:安徽省东至县,职称:中一,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教育学、数学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