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才
(江苏省江阴市澄西中学 江苏 江阴 214441)
摘要:新课改下高考也进行了改革,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就不能只关注概念的理解认识,还要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保证知识的有效理解认识,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在培养策略上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关注数学阅读的行为,并考虑阅读能力上的差异,以教材为基础、以纠错为方法、以解题为过程、以评价为导向,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有自主阅读理解,可以做阅读中的数据分析,以此就能让高中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得到养成和发展。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阅读能力一直都不是重点,多数教师都是以解题分析作为主要内容,这就造成很多学生掌握了解题的方法,并且能够正确计算,但是在解题中经常出现错误,无法达成正确的解答。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对学生考核不再只是学科知识的理解,而是重视综合素质的应用,所以很多题型其实很简单,但是容易出错,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综合素质的发展,也提高数学成绩。
一、以教材为基础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本身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方式,虽然数学学科的知识较为抽象,规律性较强,需要做思维结构上的认识,但是阅读依然是学习的主要方式。特别在自主学习的背景下,阅读已经成为学习思考的过程[1]。在此情况下,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以发挥出教材中对数学概念等知识内容的解释,并以此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析,寻找逻辑点,引导推理性的学习理解,教授数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观学习认识,预留阅读空间,提炼阅读中的理解认识,以此让学生的阅读认识能够有逐渐深入地思考,反思、消化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介绍。比如在《等差数列》的教学中,教师应将教材作为核心,先让学生针对教材中等差数列的介绍和例题进行阅读理解,并开展互动提问,将等差数列的性质、表现形式、数列规律、计算方法做阅读讨论,可以形成一个阅读分析和数学逻辑思考的氛围,可以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数学的阅读能力也得到了实效性的锻炼,有助于自学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培养。
二、以纠错为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新高考下的阅读能力培养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也就是要在培养教学中纠正阅读错误,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可以做数学题目的解析。在策略上要利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错误资源,以此让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实践性的内容,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也让学生可以建立数学阅读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轻视学生的阅读理解错误,实践中要引导自我纠正[2]。
比如在《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肯定对于平行的理解认识会有不足,教师在其中就要发现学生的不足,以此提出反问,使学生在思维上重新阅读分析平行的论证过程,纠正自己的理解错误。在纠错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高中生的自主学习模式,在教学结构上增加思考探究的过程,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学习中的阅读理解有不同的思路,也能发现自身阅读分析的不足,从而自我纠正,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以纠错为方法让高中生的阅读理解错误有了自我完善的过程,阅读能力会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三、以解题为过程培养阅读能力
数学阅读能力不同于语言学科,注重的是对数学理论和题目的逻辑性理解认识,需要从已知知识中作出延伸思考,并依据问题和结论建立逻辑性思维,带有较强的逻辑推理性,所以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在新高考的背景下,数学题目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有所提升,在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上需要以解题为过程,使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有实践性的行为,在行为中强化能力。解题过程中的阅读能力培养以探索已知条件和求解的关系为主,让学生可以在知识学习中建立解题思路[3]。比如在《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这一课的计算题教学中,教师就分成题目阅读理解、依据题目开展函数建模,以数学模型建立解题思路三个步骤,使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有具体的方法。在题目阅读理解中让学生提炼其中已知条件,在已知条件下能够得出哪些结论,基于数学定理和概念做题目已知的延伸性理解;依据题目开展函数建模则是针对第一步的阅读分析建立三角函数图象,将阅读理解变成题目思考;以数学模型建立解题思路则是最后的解答问题,将阅读理解中获取的数据变成求解的条件。这样的解题教学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能够有效提升。
四、以评价为导向培养阅读能力
新高考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与教育背景结合,确保学生阅读理解的主动性,转变应激性学习理解的情况。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以评价引导向培养阅读能力,让学生愿意参与数学阅读分析,能够提出自己的阅读见解,形成一个探索性的阅读学习、解题环境。首先,教师在动态评价上要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对于个人理解认识的提出,题目阅读中提出的不同思路、不同解法给予重视,并进行表扬,使教学环境中有自主性的阅读理解认识,提高阅读学习的主动性。其次,要在评价上树立学习自信,多让学生相信自己的阅读理解进行解题,这样能让其发现自己的问题,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持续提升。
结论:总而言之,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新高考下教学的必要工作,能够提升数学综合素养,提高解题能力,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有阅读实践的参与,减少固定内容的讲解,增加阅读理解下的讨论分析,以此才能保证数学阅读能力的养成,也保证课程教学下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纲.高中数学学科语言特点与数学高效阅读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2):3-4.
[2]曾晓燕.如何提升高中数学概率统计的阅读能力[J].当代家庭教育,2020(30):117-118.
[3]徐涛.高中生数学学科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9):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