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在高中教学中的培养探析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期   作者:曹克素
[导读] 化学是高中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曹克素
        安徽省全椒县第八中学   239500
        摘要:化学是高中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早于2014年教育部就提出学生发展核心教育素养体系,因此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教育者的重要使命,高中阶段亦不容小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分为五个维度,其中维度之一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关键所在,属于思维核心。世界万物皆是变化的,化学学科是我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只有更好地认识世界,才能更好地利用万物,其关于我们社会地发展,人类的进步。因此要充分培养高中化学的学科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从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化学文化知识和道德素养,促进科技的发展。
        关键词:化学学科;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高中教学
        引言:在全球科技化的形势下,不断加强化学教育是无可厚非的,化学有助于我们了解世间万物,解释世间奥秘。高中生作为家庭、祖国未来的希望,让其具备全方位的能力,是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和十分重视的问题。因此在高中教育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化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外,着重培养其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亦十分重要。课堂既是知识传播的主要途径也是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而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则是在化学知识基础上,培养学生推理分析和建立化学知识模型验证推理结论的有效方式,因此在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一、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激发学生兴趣
        化学知识相对较为抽象,学习兴趣显得十分重要。虽然教师都理解兴趣的重要性,但由于教学任务,教学资源和教师自身素养的限制和影响,在课堂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个难题。且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中多以老师为主导,学生多以听讲为主,导致学生课堂参与感不高;教师也并不能真正了解学生掌握的状况。最终形成局面则是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够,学生对抽象知识实际掌握不牢固,仅停死记硬背。教师只是一味的追求讲授更多的知识点,赶课程进度,或许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这一想法是不正确的。善于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觉万物新奇,更加深刻理解知识。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在课堂中应注重“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此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想听想学。
        比如,在学习高一化学必修2中化学能的转换,内容十分贴近生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因此,在学习该知识时,课堂中可以聊天形式进入,拉近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小知识,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合理的猜想,最终掌握我们的化学知识,明白所学和所用,将其更好地应用于生活中。此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地学习兴趣,调动大家学习地积极性,还能充分理解化学这门学科,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化学。
        二、注重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注重培养能力
        目前,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高中教学多以分数论英雄。

学生、家长和老师都紧盯每一次考试成绩,但学生今后步入社会中,拥有一个好的学历作为敲门砖固为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其个人能力和素养,情商和智商共同决定其在职场社会中能走的多远,人生价值是否可以实现。因此在高中课堂中教师应多引导,而不是一味输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必须科学、正确、讲方法和有创新性的教学,注重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注重培养能力,以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习掌握基本知识,还能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拥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比如,在学习高一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十分抽象。不是简单告诉学生其原理以及方程式,而可以以氧化还原现象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完成实验,破解疑问,从而深层次的了解并掌握氧化还原反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也能对知识留下较深的印象,还能培养其求知欲望和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三、追求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在课堂中,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是大家都认同的事情。但是作为一名高中生,其生活相对较为单纯且单调,基本于家庭和学校之间奔波,所接触的人最多的无非是同学、老师和家人。其中最主要的则为课堂,可见课堂的重要性。由此在课堂中追求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紧跟社会步伐,不至于与社会脱轨,毕竟学生最终都是需要步入社会,发挥自己所学进而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高中化学教科书的内容有许多需要探究的知识。对于这些知识则可采取分小组进行探究或者分小组进行实验的形式,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一举多得。通过此方式,既可以营造一个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并从将所学知识融入生活中,也能在拉同学间关系的同时培其动手操作能力和与人相处沟通能力,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深入化学的热情。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和兴趣,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掌握化学知识,让学生能够拥有多问几个问什么,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会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能培养对生活的热爱,提升主动学习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进而极大地提高了化学教学的效果,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尹妍. 浅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 黑河教育, 2020, 000(002):24-25.
        [2]王兆允.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15).
        [3]洪艳萍.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探析——以浓硫酸与碳反应产物的实验探究课为例[J]. 中学教学参考, 2019, 000(005):69-70.
        [4]冯晓茜. 基于微课培养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研究[D]. 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