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绍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姚坪乡黄玉口小学 442119
摘要: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具有三大价值,即:有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助于学习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及学生对知识的整体建构。小学高段数学解决教学一般包含理解数学信息、数学问题表征、寻求问题解决思路、执行计划及尝试解决和检验五个阶段。依据小学高段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分布,小学高段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可分为聚焦概念的问题解决教学、聚焦思想方法的问题解决教学和聚焦方案及实施的问题解决教学三类。三阶问题引导法和“信息-问题”双向分析法是小学高段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两大基本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深度学习
引言
针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思考怎样才能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首先,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无法发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的优势;其次,在新课的学习中,学生对课本比较生疏,这也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面对这样的问题,需要教师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最后,是学生的课后活动对课堂教学的作用,学生在课下可以利用课下作业和课后总结反思的方式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这样有助于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1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意义
有研究者提出,问题解决学习的实践前提是将书本知识改造为等待学生去解决的问题。它为我们开展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与定位。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是指教师在将教学内容转化成一个个待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探索或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构建隐含在问题背后的数学知识,进而发展思维品质,培育学生核心数学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1.1有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采取直接讲授的教学方式,学生也能获得数学知识,但是,学生所收获的也就仅仅是知识。如果采取问题解决教学,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在探究知识及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的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技能、归纳总结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成就感,能为学生的后续数学学习提供动力。
1.2有助于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习惯于直接将知识教授给学生,学生很多时候也是处于接受、理解教师传授的现成知识,由此,学生的学习大多停留在听与看的状态,他们的身体和思维都没有真正“动起来”,学习的兴趣也在逐步下滑。问题解决教学就是专门针对这一弊端提出的,它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与理解的状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
2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数学教学效率低
教学效率低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有提高了教学效率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当前数学教学中教学效率低的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主要的原因有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学生对某一个事物不感兴趣的时候,就不能有效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数学教学效率低也有教学方法的原因,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多是传统类型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鉴于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引进新型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转型。教学的效率不仅同课堂教学有关,与学生的课下作业和知识的总结反思也是有关系的,教师向学生布置的课下作业对课堂教学起着巩固的作用,学生在课下的总结可以起到温习知识和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的作用。
2.2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
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和独立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学生具备了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才能在学习中脱颖而出,才能切实地学会数学知识。
当前的学生在独立学习方面有一些不足,部分学生没有独立学习的意识,在学习中一味地依赖教师的讲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是众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引导学生向着自主学习的方向学习,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课前预习的教学方法、营造课堂数学学习氛围的方法和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都是促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加以运用,以促进数学效率的提高。
3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
3.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中高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从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入手,着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对创新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教师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明确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构建主义的理论下,教师不能单纯采用传授的方式增加学生的知识,可以利用情境、他人帮助、学习资料等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着重采用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2让学生成为主人,从个性化的思维导图中得到启示
学生是发展过程的主体。在教师经过了一定的思维导图训练之后,除了学校课题提供思维导图训练和教师自己进行思维导图的训练之外,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思维导图中获得灵感和启发。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在小组合作开始之前绘制思维导图在黑板上,之后让学生按照小组的形式自己进行讨论和预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思维导图形式,按照自己理解的重点和所应该掌握的点,绘制出个性化的思维导图。教师根据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导图得出新的启示,从而使其思维导图能力得以锻炼。
3.3运用课堂讨论促进数学的有效教学
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多是传统类型的课堂模式,在这种课堂模式上,教师主要是向学生大量的地讲授知识,而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会的知识是微少的,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就需要在课堂上引进其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笔者认为,课堂讨论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就是由教师提出所要讨论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在学生的讨论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解决一部分课堂问题,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3.4科学技术辅助法,增强自我训练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科技的世界,如果教师能够掌握一些科学技术的操作方法,就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经过了一定的学习之后,如果仍旧觉得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不好看或者是想要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教师便可以借助现在已有的相关科技软件,在软件上用相关的模板进行套用,在保证画面美观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录制视频的方式通过画面回放,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最终得以进步。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发现数学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松林,贺慧,张燕.深度学习究竟是什么样的学习[J].教育科学研究,2018,(10):5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33-340.
[4]赵丽华.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字化用户,2017(42):182.
[5]陈瑞香.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综合),2016(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