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洁
广东省河源市第一小学 517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小学数学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问题。结合我国小学数学的现状,需要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小学数学预习导学案,使学生的思维和逻辑受到源头的影响。基于此,小学数学必须合理科学的设计小学数学预习导学案,才能实现有效教学。从学习目标入手,挖掘合适的教材,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预习导学案。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年级 导学案 策略研究
前言: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已成为当前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阐述了如何合理、科学设计小学数学预习导学案,总结了其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小学数学的现状,找出了设计小学数学预习导学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然后笔者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小学数学的教学需要每一位教师的不懈努力。为了支持教育工作,促进小学教育的快速发展,我们进行了分析并发表了这些简单的意见[1]。
一、从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着手
(一)改善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的影响下,教师原有的教学思维不能受到限制。设计导学案时,只有加强对传统教学和理论基础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实现学生思维的合理转变,保证学生的主动性和良好的发展。导学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结合教学内容可以制定学习目标。
(二)制定符合教学实际教学目标
在提高教育整体素质方面,对实现正确的教育目标起着积极的作用。如果教育目标脱离现实,就会大大降低目标的实现程度。也会使教育目标难以真正发挥作用,难以提高小学数学的质量。
(三)制定满足教学需要为主的教学目标
科学的教学目标的设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学目标实现的信心,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积极性,教学目标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应根据不同教育目标的结合,适当调整导学案[2]。
二、导学案的导入
(一)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
教师要想让学生对自己的预习导学案产生兴趣,首先要把学生合理地引入教学,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教材的相关内容,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会更加放松。小学数学与其他科目相比,最大的问题是知识点比较枯燥。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因此,学生需要有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教育中,有些教师认为,在教育的时候,只应忽视问题的发现,教育自己,只需完成教育职责,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太感兴趣。除此之外,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有这些都应该建立在数学教师的教学中,在教育过程中联系教育,运用优秀的预习导学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思维逻辑,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数学课堂的气氛,使导学案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
(二)采取以旧引新的方式
在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强化上一节课所教知识的基础上在导学案中加入新知识。其目的是加强学生的记忆,鼓励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鼓励学生从过去学习,以旧带新。
(三)设疑提问
一般来说,学生有强烈的欲望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但也有一个灵活的心态。因此,在导学案中运用态度问题可以鼓励学生探索最大的数学热情,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促进师生之间更加和谐的沟通。上课后,老师要多多利用导学案中的问题。
在教师精心准备导学案的前提下,深层地设计教材内容,设计重点,解决难点。在课堂上强调重点是数学课堂提问的兴趣目标。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注意这些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真正理清问题,具体应对为教育服务[3]。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于学生的思维和技能,要加强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天性是比较生动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导学案中要考虑到他们的特点。小学数学导学案必须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可能与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相适应。这就是为什么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可以使用这种方法的原因。例如,先设计问题,然后讨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导学案中的问题,加强对学生的领导和鼓励,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更好地把学生融入学习。
(五)加强师生配合
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多多加入学生和教师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高度合作的游戏,以实现更好的教育目标。如果只有老师在教室里安静地说话,学生没有参与度,那么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小学数学导学案的运用教育中,是以师生合作为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发展。
三.做好挖掘材料工作
导学案是教学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师精心准备教学,而导学案准备也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导学案准备过程中,教师必须全面解读、分析、设计教材,找出教学中最重要、最困难的环节,并将其切分。教师在课堂上最基本的基础是导学案,色痕迹导学案的目的应是鼓励学生复习过去学过的知识,把新知识和过去学过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思维上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
(一)导学案应包括培养学生思维的内容
在教师设计导学案过程中,教材是核心和关键。教师只有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才能科学合理的设计出导学案。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学内容的兼容性和学生的兴趣,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4]。
(二)数学导学案应该具备提升计算能力的内容
小学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辩论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导学案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进行更全面的学习,同时要在导学案中加入计算。
(三)数学导学案应具有连接新旧知识的内容
小学数学素质是评价高校数学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校工作的一个重点,是有待提高的。导学案要整合新旧知识点,逐步完善学生的思维框架。
结语:最后,我想说的是,新课程理念正在逐步深化。数学是一门复杂而抽象的学科。只有改进传统的导学案,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在上述描述中,我们首先审视了小学数学导学案的创新与整合,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有效地联系我国小学教育。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1000(019):215-215.
[2]黄丽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和有效使用"导学案"分析[J]. 考试周刊, 2019,54(22):88-88.
[3]贾佳桃. 小学高年级数学练习有效性设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学周刊, 2020,76(34):67-68.
[4]马红霞, 马富生. 小学数学导学案的设计注意事项与有效使用方案探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1000(002):19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