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期   作者:贾小琼
[导读] 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者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教育方式

        贾小琼
        
        巴中市巴州区第四小学   636000
        摘要: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者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教育方式,引进先进教学方法,助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以及个性化发展。为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主体突出、形式多样、活泼有趣、形象生动的游戏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小学数学低段;应用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趣味性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教学方式,趣味性可以促进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思考,有利于优化数学教学的环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构建更为融洽的师生关系。数学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强调组织形式多样的趣味性数学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实现高质量的教学。
1趣味性教学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价值
        1.1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趣味性的数学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主动投入数学学习中去。小学生数学理解能力有限,很多时候对枯燥的数学知识理解不足,容易在课堂上“开小差”,往往缺乏对数学问题的探究耐心与信心。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达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标。
        1.2优化课堂教学氛围
        趣味性的数学教学,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以说教为主,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知识呈现方式,即使进行知识传递也是通过黑板教学的方式,教师往往安排了过多的机械性的数学练习,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兴趣,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小学数学教学要尊重学生年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探究,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推动学生主动投入数学学习[1]。
2现阶段小学数学教育趣味性教学出现的问题
        首先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结合不强
        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一般会主要讲数学知识的解答过程,同时通过课堂的讲解,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意义,但是教师很少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讲解,只是进行一般性的讲解,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和生活的实际结合比较少,只是进行简单的联系,没有办法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其次就是教师的教育方法呆板
        采用趣味性的教育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含义就是采用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里,一般只采用一种教育方式,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实践教学中,教师的教具更新比较慢,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3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的应用
        3.1巧设趣味游戏,改善课程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日常教学中,良好的课程导入将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小学生在低段的时候注意力各方面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吸引,数学不同于其他科目,数学知识多是比较乏味的,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计算能力等方面要求较高。教育者在课前充分备课,将课上的数学知识变成趣味性小故事,在课前可以通过设置情境的方式来引入课堂。

每一位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等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代的学生。教育者在课前将所学知识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进行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积极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智力素质。
        3.2设定趣味数学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比较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定趣味数学教学情境的模式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所学数学知识。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的数学知识来设定数学问题情境,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情境中去,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情境中运用、巩固数学知识,锻炼小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3]。
        3.3课堂开展趣味游戏,吸引学生注意
        传统的数学课堂多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心智的不成熟等原因,本身在注意力等方面都不是很容易集中。特别是小学低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往往更加短暂。所以这就需要教育者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开展趣味性与知识相结合的数学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众所周知,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数学学习。在游戏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教育者还可以结合先进的教学技术,比如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视频,音频的技术,对数学课堂进行游戏环境创设。
        3.4利用生活化游戏,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数学思维,并把所学的知识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基于此,教师在利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时,应该设计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游戏,既要注重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准,又要让游戏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厘米、米的认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行“你的长度我来量”的游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量一量每个人的身高、胳膊的长度、腿的长度、手指的大概长度等,并将结果记录下来,比一比谁长得更高、谁的腿更长等,营造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在测量其他同学身体部位的同时,不仅掌握了厘米和米的概念,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小组成员的合作探究精神,提高了学习效果。
        3.5设计趣味题目,培养思维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的关系,注意力、稳定性相对较差。通常学生在课堂前期注意力较为集中,但是一段时间后,明显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对此,教师要适当、科学地安排一些相关的练习,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数学练习题的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层次性,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习题模式,多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趣味练习。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课程《元、角、分的认识》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将讲台装扮成商店,分别让学生扮演收银员和顾客,教师要为扮演顾客的学生规定好预算金额,然后开展模拟购物活动。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团体形式进行购物,最后购物消费总的金额不能超过小组成员预算的总额。教师组织这样的趣味活动,能有效地将学生注意力带回课堂,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元、角、分知识的巩固练习,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4]。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兴趣为主导,采用趣味化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成效,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王英阁.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8).
[2]张莲萍.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对策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8).
[3]罗霜.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策略探讨[J].才智,2018(30).
[4]赵岩.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9):82+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