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促进高效数学课堂建设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期   作者: 杨明
[导读] 为了迎合新课改教育的发展,提升数学课堂的效率,经过反复的探索,

        杨明
        六盘水市第三实验中学 贵州省六盘水市553000
        
        为了迎合新课改教育的发展,提升数学课堂的效率,经过反复的探索,推出了学案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从“明确学习目标、自我预习—小组交流—展示点评—拓展训练—自我反思,检测”这一基本流程。学案导学在一定层面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发挥,并且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枯燥的记忆,很好的改善了学生“上课听不懂,下来不想学”的现象,从而提升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合作力,打造更加高效的学习课堂。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分析
        学案导学是以新课改为基础,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数学这门学科,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学案导学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探讨中去,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翁,并且做到“自主、团结合作、探究”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推动了学生自觉性、主动性的养成;当然也转变了教师教学的方式,让传统的“满堂灌”向过程引导的转变,让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积极引导学生去沟通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并且能够互相评价,从而找出不足进行弥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课堂。除此之外,也提升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外还能够全面的培养自己的能力,通过学案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提前预习,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在课堂上通过互动、讨论来解决剩下不清楚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合作的能力,从而实现数学学科的高效教学课堂。
        二、学案导学的应用
        1、明确学习目标、自我预习
        一般来说数学学案是围绕着课本上的内容进行编写的,主要是为了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指导,按照学案进行备课,能让课堂变得加充实,把握住重点;对于学生来说,预习有了方向,能够在课本上找出对应的知识点,做好批注,加以学习、思考,对知识有了初步的理解,让学习能够事半功倍。
        2、小组交流
        通过学生的预习在课堂上可以分小组进行交流,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负责人带领团队进行讨论,当然分小组可以采取以优带差或者自由组合的方式进行,大家围绕着学案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解决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3、展示点评
        这一步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分享自己学习的成果,老师对于成果的分析及弥补不足,大致分为两个板块:学生成果展示、教师及其他小组的补充、点评。


        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是否用心的去预习、思考都能看出来,当然也要尽可能减少搭顺风车现象出现,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发表自己学习后的感悟。点评这一步可以先由学生自主进行,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老师进行最后的总结,这样可以让班级里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易错的问题得到解决,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的效率,并且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4、拓展训练
        这一步是基于课本内容而高于课本内容的拓展,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得到新的知识的同时拓展思维。教师对于这一块要摒弃传统思维,认为这是对于优生、精英才进行的训练,相对来说,学案导学更注重的是集体进步,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日常生活、亲身经历等进行思考,让死板的知识点变得有温度、有趣,符合学生的价值观,从而提升学习的兴趣爱好。当然教师也可以灵活应对,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训练,让学生都能够牢牢掌握课堂的知识。
        5、自我反思,检测
        学案导学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自我反思及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力。事事有反思、有总结,才能快速进步,学习知识也一样,对于课堂中学习的东西,课后要进行反思,“自己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困难”,“遇到困难后做了什么补救措施”,或者“这个知识点我是否掌握了,掌握了多少”等,然后对反思进行总结,写出自己的感悟。当然学习除了掌握,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运用,这时学生可以自己对专题进行测试,教师也可以根据课堂内容设计相关的题目进行课堂测试,通过测试来反馈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以及掌握的程度,在针对性的进行讲评,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
        三、总结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摸索,坚持应用学案导学模式,让教师和学生都有所收获,并且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全面提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当然这种模式下还能够让学习的效率得到提升,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学生积极的参与,让课堂得到活跃,利用课前预习,课堂交流,课后总结,打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一方面让学生提升了学习的兴趣,主动的去畅游学习的海洋,另一方面让死板的课堂变得活跃,教师作为引导者能够更清楚的知道学生的不足,然后针对性的进行辅导,让课堂时间得到最优的使用,效率得到最大化提升。
        
        参考文献:
        [1]赵莹莹.坚持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促进有效数学课堂建设[J].才智,2019(04):136.
        [2]卢兴春.高中数学课堂新授课利用“学案先行“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J].高考,2018(25):41.
        [3]赵鹏程,刘树行.“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模式高效课堂建设[J].现代教育,2016(11):20-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