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三校生数学“错题库”开发及应用对策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期   作者:严进美
[导读] 在三校生数学学习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

        严进美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玉溪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云南玉溪  653100
        摘要:在三校生数学学习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引导学生将这些错题进行梳理、整合,最终以“错题库”的形式进行呈现,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实效。基于此,以下就信息化背景下三校生数学“错题库”的开发意义和应用对策展开探究,希望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三校生数学;“错题库”
        在三校生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即教师在课堂上细致讲解知识点,学生也能够理解、掌握,但是在实践中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究其原因,原来是学生课下未能及时巩固、有错不纠等,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出现同种错误。对于这种情况,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建立相关的“错题库”,让学生及时明确自身的不足,并且加以改正,以此提高学生做题准确率。
一、信息化背景下三校生数学“错题库”的开发意义
(一)深化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
        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是,三校生数学有着较强的唯一性,其问题答案往往只有一种,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最终结果出错。对此,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出错率相对较高的问题整理出来,将其制成“错题库”,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改错效率,还能够让学生明确错误的根源,从而增强自身的解题能力,提高自身的学习质量[1]。就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出错的问题都属于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对此讲解“错题库”实际上就是在帮助学生深化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可见,三校生数学“错题库”的开发能够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形成更加全面、深刻的记忆。
(二)提高学生复习效率
        不可否认的是,三校生数学“错题库”的开发对于复习效率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在课余时间,学生能够根据“错题库”进行针对性地复习,及时明确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特别是方法类错题,如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等,通常都具有较为经典的解题方法,能够加强学生对正确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把握,找出个人的弱项,从而有效避免学生出现无效复习的问题。如此一来,学生的复习效率自然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信息化背景下三校生数学“错题库”应用对策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建“错题库”
        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不应当单纯地组织学生开展多媒体教学活动,而是应当深入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使信息技术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具体来说,在三校生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系统的前提下进行“错题库”的开发,并且按照年段进行合理分类,利于师生查找、阅读。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优化“错题库”,相关学校有必要适当开放权限,鼓励教师从各个途径收集、整理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并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上传[2]。需要说明的是,在收集易错题目的时候,教师应当打破班级的束缚,全面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丰富、拓展易错题目资源,让学生有更加广泛的选择空间,同时为未来的信息化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二)利用大数据分类“错题库”
        “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对此,在实际解题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思考、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战胜自我,不再出现同种错误。常规的人工判断和分类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大数据不仅省时省力,还能够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对“错题库”进行分类。

值得一提的是,在分类前教师需要导入相应的错题资源,而在导入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明分类的有关信息,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下一步操作。就三校生来说,他们出现的错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首先,定义、性质混淆不清,这属于知识性错误;其次,忽视公式成立的条件,即可以记住公式,但是却并未关注公式的成立条件,从而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再次,未能等价转化,即没有审清题意,导致计算结果范围出现错误;然后,以偏概全,即缺乏一定的分类意识,忽视了特例;最后,忽视隐性条件,即部分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相对薄弱,过于依赖原有知识和经验,并未将隐性条件重视起来,从而在解题过程中出现低级错误[3]。因而,在实际的三校生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发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将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题目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利于学生自我评价、完善。
(三)优化、完善“错题库”模式
        在以往的三校生数学教学中,“错题库”通常是在课堂上进行呈现的,这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教学时间,对后续教学带来较大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浪费”数学基础较为扎实学生的时间。对此,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应当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将以往的课上“错题库”教学逐步向课下“错题库”教学转变,实现线上到线下的转移。具体来说,教师在优化“错题库”的过程中,可以将解题方法、技巧等以微课视频的形式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将其与“错题库”有机整合起来,便于观看、复习。以这种方式应用“错题库”,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造更多的可能,较好地体现出了以生为本的宗旨[4]。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个人的数学基础、认知能力等进行易错题的选择,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相关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为后续学习提供有力支撑。除此以外,教师不必在错题解析中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教学探讨和研究当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效果的强化。
(四)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背景下三校生数学“错题库”的开发和应用,主要建立在学校网络教学系统的基础上。对此,要想保证“错题库”的功能得到切实挖掘、发挥,相关学校就有必要加大对校园网的重视程度,致力于校园网络化水平的提升。此外,还应当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培训,特别是一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且相对年长的教师,需要转变期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迎合新时期的教学要求[5]。对于教师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增强教师对大数据等的了解,使教师具备基本的信息化技能;其次,建立健全“错题库”制度体系,将其纳入工作考核行列,鼓励教师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最后,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错题库”的重要价值,并且对其进行相关的培训,让其掌握“错题库”使用方法和技巧,从而更好地利用“错题库”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复习,优化学生的课下学习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背景下三校生数学“错题库”的开发,能够深化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复习效率,作为新时期的教学工作者,需要深刻认识到“错题库”的优势,并且通过切实可行的策略将其真正落实到位。具体来说,可以从借助信息技术创建“错题库”、利用大数据分类“错题库”、优化、完善“错题库”模式以及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四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错题、分析错题,从而避免出现重复错误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陈俭. 以"互联网+"思维提高高中生数学错题反思能力的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 000(014):P.7-7.
[2]范小菊. 例析"错题集"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运用[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19, 000(07X):P.247-248.
[3]刘雪峰. 关于改进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研究——错题资源的建立与利用[J]. 明日, 2017(29):0071-0071.
[4]蔡艳芬.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问题的突破与解决[J]. 新课程(下), 2018, No.465(11):111-111.
[5]林润玉. 高中数学因\"错题集\"而更有分量[J]. 数码设计:下, 2019, 000(006):40-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