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期   作者: 史楚卿
[导读] 小学阶段是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阶段

        史楚卿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靖海镇后山小学 515223
        摘要:小学阶段是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提升的重要时期。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使学生的思想素养得到培养提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在当下的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不能重视对学生进行激励策略的实施,长期应用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方法,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低下,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班主任教师应该明确小学阶段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激励策略实施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影响,从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落实德育教育,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
        关键词:小学阶段;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引言:
        随着人们对于小学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保证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培养提升的重要前提,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班主任教师应该重视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充分实施激励策略,促使学生在参与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具有高度积极性,促进学生思想素养的培养提升,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奠定良好德育基础。
        一、转变开展理念
        在当下的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自身德育教育开展理念转变对德育教育工作优化创新的重要作用,从而能够结合当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高度要求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对自身的理念进行革新,促使学生能够在参与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以高度的积极性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提升[1]。比如,我在开展具体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就非常重视对自身理念的转变,结合当前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我在组织各项德育教育活动时,先确定好教育的主题,比如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养成教育等,让学生自己课外先搜集、整理相关资料,通过动手制作手抄报等形式,注重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显现出来,让他们都能主动积极参与进来。
        二、创新开展方法
        在进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方法是保证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前提。班主任教师应该明确自主德育教育开展方法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从而能够应用实际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工作,满足小学阶段学生思想素养培养的高度要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

通过对自身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方法进行创新,能够为激励策略的实施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促使学生能够在参与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受到激励策略的积极性影响,主动参与班集体开展的各项工作,最终促进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在具体进行德育教育时,我积极将各项活动形式融合起来,比如主题班会以及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小组的实践活动,借此创新德育教育的开展方法。比如在以集体主义为主题的班会中,我让学生自己来探讨对集体主义的认识,让他们主动谈谈自己的看法,充分表达自己内心所想,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都非常高。
        三、完善激励机制
        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想对学生进行激励策略的实施,首先应该重视对激励机制的完善,从而保证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科学应用激励策略,为德育工作保驾护航。在进行激励机制完善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应该重视当下阶段学生的思想素养培养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激励机制的完善有利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升,保证激励策略的实施能够得到高效落实。班主任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班级管理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薄弱点进行激励机制的充分研究分析,最终根据其薄弱点的特点进行机制的完善,促使学生能够在参与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激励策略应用,促使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不断得到培养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因材施教法
        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应该重视这一阶段下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而能够保证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时能够充分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要求,从而保证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全面性[2]。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过落实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有效确保激励策略的应用,促使学生的思想认知不断得到提升,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应该明确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影响,从而能够在开展的过程中保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充分落实,针对不同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满足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培养的高度要求,促进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
        五、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于小学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激励策略的实施要求。在这一要求下,教师应该明确激励策略的落实应用对学生思想素养培养提升的重要意义,从而不断创新优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咏梅.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 中华少年, 2015(30期):11-.
        [2]田甜.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 教育科学(引文版):00202-0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