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传统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期   作者: 杨慧娟
[导读]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

        杨慧娟
        河北省平山县职业教育中心   050400

        摘要: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课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生动的材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聚焦情景教学、做好教师教育培训等方式,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激励功能,提升思想政治课育人效果。在思想政治课建设中充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融入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主要以政治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政治理论知识、哲学辩证思想和社会政治事态等方向,教育学生确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无论是经济体系、政治构成、生活与哲学还是物质观价值观,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以深厚的文化著称。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传统的习惯,亦或精神理念的思考,都与当前国家社会价值体系观念一脉相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之所在。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将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的思想境界、心胸格局和人类情怀。实施素质教育,以文化为骨,传承为魂,培养高中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将作为中华文明的结晶的传统文化,塑造成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础,将文化传承作为当前思想政治教学的精神理念,发扬和培养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和爱国理念情怀,有助于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目的。
        二、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
        (一)做好教师教育培训,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1]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的能力素质、思想态度以及方式方法等对教育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要想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教师就需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要不断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素养以及教学能力,从而为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具体来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广泛阅读、深入研究,通过不断阅读与研究丰富知识储备,提高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在课堂上能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科学选择、合理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学生科学正确的指导与教育,促进学生思想品质与道德素质提升。
        (二)结合政治教学内容,合理融入文化教育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才不会显得文化教育的融入过于刻意且有效呢?这一问题是广大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需要思考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合其中,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点。事实上,在政治教材中就具有很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政治学习内容有一个较好的掌握,也能避免文化教育融入的刻意化。换言之,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使文化教育与政治课程教学的融合更加自然,学生学习起来也不至于产生课程脱离感。相反,能够给予他们较好的学习体验。

故教师要重视政治教材的结合利用,合理融入文化教育。例如:在《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将文化教育落实到位。在第一课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习中,重点在于培养同学们的政治认同感和科学精神,即要坚定四大自信——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在授课中,将文化自信作为教学重点,文化是时代命题、历史命题,具有重要地位,彰显一个民族乃至国家的实力与地位,是每一个华夏儿女必须坚持和捍卫的价值观。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就是在这一优秀文化的孕育中诞生的,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意识都是极具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课堂上,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学习,要求他们结合教材内容,探寻政治中的文化,并将其与国外其他文化作出对比,合理分析,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文化差异,并形成汇报。最后,以课后作业作为教学收尾,要求大家在课后去搜集有关文化自信和文化差异性的相关知识,并与所学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相联系,切身体验政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2]
        (三)创新教学方式
        教学环境与学生对课业的接受程度密不可分,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改革与创新成了现代教学授课的必经之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构建新式知识课堂,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学氛围当中,以多样性的传统文化知识点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课业的学习感受,以史借鉴,在巩固正确道德观念的同时,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引经据典,将现实生活案例代入课堂之中,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而传统文化知识源自中华历史的传承,即便再繁复的知识点,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例如,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以此来强化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教学有效性。首先,教师需要契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需不需要积极继承传统文化?”然后,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回答,将学生分为正反两个组,并让学生展开组间辩论。正方持有的观点为: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需要积极传承传统文化;反方持有的观点为: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不需要积极传承传统文化。最后,在学生辩论完毕之后,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辩论情况引导学生辩证的去看待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有优秀的,也有不好的,在传承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此,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辩论活动,其思维得以拓展、知识理解得以深入,从而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果。[3]
        (四)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对政治学习
        诗词歌赋不仅优雅动听,经典之作通常还有极深刻的教育意义。乐唱之作观景、咏志,抒发爱国情怀,引起学生共鸣。工巧技艺精湛,传达的却是精益求精和坚韧不拔的为人品质。传统文化教育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传承而来的民俗习惯,还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宗教思想,都有足够的趣味性,引发学生对政治文化学习的思考,有利于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4]学生毕竟是孩子,需要疏通和引导,老师将兴趣与知识结合,输送到学生的学业之中,以传统文化为媒介,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程学习的渴望。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培养高中生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确立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本。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政治课教学,将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融为一体,培根铸魂,必将助益培养一代代中国气概、世界情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8.
[2]李彤.厚德崇学思源立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探究[J].吉林教育,2020(Z4):59.
[3]宋天宠.传统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20:18.
[4]程素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20: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