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亚珠
八步区信都镇第一初级中学 广西贺州 542813
摘要:心理学家认为,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其意识与注意力都会集中到学习上,更容易成功。因而,在历史课堂上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既对学生识记、历史思维发展大有好处,对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历史文化素养的发展也效果显著。本文以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为案例,深入探索初中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培养要领和策略,以期能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助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引言: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作为一个人行动的动力和源泉,其对人的行为意识影响远超众人想象。浓郁的兴趣会推动学生不断探索历史世界的奥秘,激发其学习潜能,继而增强其历史思维和素养。初中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手段、策略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兴趣,既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对历史学科的完善也大有裨益。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与视野
情境教学在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增强其注意力方面有意想不到的好处。教师借助多媒体开展情境教学法,不仅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维与意识,继而增强其兴趣,使其乐于、愿于投入到历史学科学习当中。例如,在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个单元时,此单元包含三部分内容,分别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三节内容关联性极强,在各自内容的讲解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在授课之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平台为学生播放一些与之相关的影视作品片段或图片,如《建党伟业》、《伤逝》、《开天辟地》等,通过影片中演员的倾情演绎来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继而从中感受那个战火纷乱年代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和中华儿女面对屈辱英勇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动态化的讲解更利于学生记忆和拓展知识面,更容易带动学生情绪,使其更有兴趣学习历史。另外,良好情境的创设还利于放松学生神经,使其在课堂上有张有弛,避免记忆疲劳,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
二、环环相扣理清事件关联,打造激发学生兴趣的“引带”
初中历史教材中所阐述的历史事件都是存在一定关联性的,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需要将这些关联性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使其理清学习思路,找到历史事件的关联点和关键点,降低学习难度,以此来激发学生兴趣,为其打造学习“引带”,避免其遗漏知识点,影响对历史世界的探索。例如在讲解《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这一单元之时,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大唐盛世的到来、安史之乱以及唐朝的衰亡,彼此之间都有很大的关联性。教师在授课时要帮助学生去捋清两大王朝更迭、繁荣衰败的原因,并从原因探索中探寻朝代发展轨迹,获得历史问题的答案。期间,每个学生的理解力和理解点各不相同,教师要允许学生存在差异性解读,要避免“统一标准答案”的桎梏。同时,教师要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引导学生自主自发学习历史知识,发展历史思维,继而增强历史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巧妙运用所有可利用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
近些年来,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愈发成熟,在该理念的推动下,初中历史教师在授课之时不仅需要考虑传统教学的优势,更要借助新时代新技术教学资源的便利来为当代初中生提供更加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例如电脑、网课、微课、微信等,这些资源都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特别是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结合,既让学生的学习得到有力拓展,也为差异化教学奠定基础,继而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力和新鲜感,激发其探索历史故事背后的真实事件,提高其学习效果。例如,《抗美援朝》这节课的讲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来迂回导入课题:同学们,在正式开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影视片段《跨过鸭绿江》……大家知道这部电视剧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间吗?
生齐声回答:抗美援朝时期!
师:没错,这是发生在1950年抗美援朝时期。当时我们国家十分的艰难,但在美军的挑衅下,新中国领导人毅然下达了亮剑的决心,并在同年10月25日成立志愿军指挥部,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势如破竹,跨过鸭绿江,打过三八线甚至占领了汉城。但同样的,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们也付出了惨烈的代价。边说边播放《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片段,边播放边解说:
全体起立,向志愿军英雄致敬!
期间,教师不仅可以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片段,如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还可以播放一些歌曲,如《中国人民志愿者战歌》。声情并茂的讲解、扣人心弦的画面,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深深的震撼感,还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更容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投身到本节课的学习当中。
四、借新英雄人物创新学生认知,端正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态度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行,不会为某个人停留,也不会为某个国家停止,然而,在历史的车辙下是无数革命先辈、英雄烈士用热血铺平的道路。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在学习历史期间若无正确认知,将极大影响初中生对历史的态度,也会影响新时代青年一代爱国教育的发展。教师借助新时代英雄人物事迹来开展历史教学,不仅能端正其态度,还能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例如,在去年发生的喀喇昆仑中印冲突中,英雄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为保护边疆安全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展开殊死搏斗,最终他们守住了国土,却有四位年轻的生命英勇牺牲。“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份深情的表白令人垂泪,他们的战地誓言振聋发聩。山河无恙,只因英雄铁肩担当;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这些同时代的英雄人物更容易激发初中生的爱国情感和英雄主义气概,使其更好地融入到历史学习当中,提高对历史学科的重视,增强学习效果。
结束语
浩瀚无穷的历史世界中充满着智慧与哲理,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发现历史学习中的趣味性,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索历史世界,更能提高其成绩,使其沉浸其中,乐此不疲。可以说,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仅意义重大且影响巨大,它不仅能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历史观、价值观,更能满足素质教育发展需求,为培养新时代优秀接班人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薛成功.初中历史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20(03):56-57.
[2]吴淑玲.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9,21(1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