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丽丽 王咏琪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实验中学 山东 德州 2532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班主任作为初中生的引路人,要不断学习与提高自身的教育和管理能力,从而引领学生不断成长、进步。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其次研究了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与实践方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创新方法
1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解析
1.1班主任管理理念滞后
在现阶段的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通常处于管理核心位置,而班主任基本都匾乏深入的管控能力,对于班级管理的经验更多是靠个人摸索得出。同时因为,初中阶段的相关主题教育活动较为有限,相关问题都会引发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的理念方面存在着偏差情况,特别是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了对班主任日常管理较为抵触的心理情绪,这不仅进一步提升了班级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1.2班级管理的方法较为有限
近几年来,初中教育也在随之新课改等要求进行不断的革新与改进,特别是绝大部分初中班主任也在紧跟教育革新的发展潮流,持续地将班级管理的模式进行积极改变。不过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目前仍然有部分初中班主任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单一化班级管理方式,没有切实做到“以人为本”的基础准则。在此种背景之下,初中生也常常处于被动式的教学状态之中,这不只会导致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严重下滑,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品质。
2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与实践方法
2.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对合作行为有整体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对合作行为的积极心理倾向。信息大爆炸时代,从个人到国家都需要依靠合作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处于身心都在发生大变化的青春期的初中生,对其合作意识的培养更为重要。合作意识可以有效地促进行为的积极性,保证行为的高效性,提升行为的质量。
培养初中生合作意识可以从培养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和培养友善互助的意识三方面着手。比如说,班级的布置可以征求同学们的意见,让同学们自行设计。包括黑板报的更换可以轮班让同学们自行组成小组合作完成,要求每个人都有分工,共同协作完成。并在班会上汇报设计的理念,小组分工情况,以及小组成员分别自评和互评在此次板报设计参与中的优缺点,特别是态度上的表现。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团队精神的意识,并能够承担自己在团队中应该承担的责任,纠正自己态度方面的问题。
2.2加强班级自主管理
首先,从封闭到开放。
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是班主任就是唯一的管理者,但学生的发展是需要多方共同的努力的,学生的发展状态离不开家庭的教育,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家庭情况,这样才能使教育更有效和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的发展也离不开各位科任老师的教育和引导,班主任要做到和科任老师信息共享,听从科任老师有关学生和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商议有关学生发展和班级管理的计划和措施,形成教育的共同体,凝结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其次,在班级干部的选拔上,班主任在发展原有优秀班级干部的基础上,还要培养“新生力量”,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班主任要多提供平台给其展示,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促进全体同学各方面行为的提升。例如,可以采取班级干部轮换制,每个同学都会成为班级的管理者,在班主任的引导下管理班级等。
2.3发挥任课教师和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任课教师和家长也是班级管理中不容忽视的力量。班主任要经常与任课教师沟通,在班级规章制度的商定、量化积分标准的制定、学生评优评先等方面都不能忽略任课教师的参与作用,都要征求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班主任要信任和支持任课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不同科目中的各种表现,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讨论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另外,学生的家庭环境会带给学生多方面的影响,进而影响学生的在校表现和个性发展。班主任多与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学生问题背后的深层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班级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共同讨论适合孩子发展的方法和措施,以达到更好地管理效果。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充分调动任课教师和家长参与到班级精细化管理中的积极性。综合来看,在当下我们需要把班级管理放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重新认识班级管理的主体构成,使班级管理由班主任一人的“一元”管理转向班主任、班级学生、任课教师、家长的“多元”管理,使班级管理走向合作发展的道路。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中坚力量,调动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形成班级精细化管理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4 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观能动性
在班级管理中,班委起着重要作用。没有高质量的班委队伍,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量化积分制度就无法顺利落到实处。班委的构建方面,通过民主选举,有责任心、有能力、愿意为大家服务的班委会成员,明确班级不同岗位的不同职责,权责划分明确,尽量没有重复交叉点;不同班委负责的班级事务具体、可执行,在每个班委的能力范围之内。班委的培养方面,班主任定期给班委开会,指导和协调班委会工作,对班委会面临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班委会也要及时给班主任反映班级精细化管理中出现的状况或者自己面临的困惑,以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适当地调整班级规章制度,保证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班委会也要经常学习,学习管理的理念,学习成功经验,融入自己的工作。班主任要对班委管理的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更好地了解情况,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初中学校的教育理念也在随之不断地革新,单一化的班级管理方式也需要进一步地调整。新时期,初中班主任要及时创新管理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发挥任课教师和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进而优化班级管理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顺华.浅析班级管理模式创新与新型学习共同体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7,4(34):87一89
[2].麻亭斌.浅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