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
涪陵区级机关幼儿园,重庆 408000
【摘 要】 在幼儿园的发展中,新入职教师是一股新生力量。加强对新入职幼师的管理,其目的在于使新教师快速适应幼儿园的各项保教工作,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然而由于新教师通常是刚毕业的学生,他们专业的的系统性、专业深度与教学实践方面普遍存在着一定的欠缺,这就需要对新入职教师加强管理,进行深度培训,提高新入职教师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新入职幼师;管理;培训
新入职教师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教学经验
新入职教师通过在校学习已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也获得了一定的专业技能,有的专业技能还十分出色,也荣获过不少荣誉。但是由于缺乏教学实践经验,进入到工作岗位之后,每天面对状况不断、问题层出的幼儿和众口味难调的家长时,常常感觉到力不从心,手足无措,才真正体会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从而出现较大的心理落差。
(二)学习欲望强烈
新入职的教师虽然缺乏教学经验,但是在学习欲望上都是非常强烈的,他们急切地想要提升自己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成长起来的,汲取知识的途径更为便捷、迅速,入职后加强对他们的管理,能够助力他们完成目标和任务,有效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
二、加强管理对新入职幼师重要价值
新入职教师大多是从幼师学校刚毕业,在入职之前,她们是学生的身份,而进入幼儿园教育岗位,要完成岗位的平稳过渡,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势必离不开入职后的培训工作。这就要求幼儿园在入职初期对幼儿教师进行系统的管理,并进行有的放矢的培训,给予他们科学的、先进的、系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岗位平稳过渡,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对于教师和幼儿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三、新入职幼师的管理策略
对新入职幼师的管理关系到教师今后职业的发展与成长,为了优化幼儿活动,让每一位新入职教师顺利完成岗位平稳过渡,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幼儿园应加强对他们的管理,“以人为本”,重视激发教师的自信心、荣誉感、责任感,并对新入职教师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将新入职教师具体的工作细化,加强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将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更新管理观念,实施人性化的管理策略
1.备课形式多样化
新入职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在教案的撰写以及教学活动的组织都缺乏技巧,幼儿园应有效加强对新入职教师的管理工作,重点对教师的备课质量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为其会备课、备好课。幼儿园应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开展,并开展多种备课方式,如集中、小组和师徒结对等方式备课。业务园长要定时做好检查工作,重点检查教师制定的目标定位是否正确、是否适宜,过程设计是否可行等,确保备课质量。
2.推门听课常态化
管理者要经常深入班级,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行为做出评价,让青年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点,多听听他们的困惑,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新教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常态化听课,从而有效促进青年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提高。
3.检查工作随机化
管理者要适时引导新教师仔细研读纲领性文件,如《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指导其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制定适合本年龄段的教学目标,实现保教常规的落实。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园领导应有针对性检查青年教师工作,适时提出意见或建议,促使他们的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化。
4.分析反思深入化
幼儿园定期开展教学研讨,组织新教师对备课、教学活动进行深入反思,引导他们从一日活动的组织、集中教学活动的实施、游戏活动的开展、环境创设等环节进行逐一研讨,在互动中帮助新教师找准方向,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青年教师要做好本职工作,对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反思与改进,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好每一个环节, 认真分析观察每一个幼儿的特点,实施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青年教师之间要互相探讨和交流,在交流中不断反恩、进取,从而获得新的认识,实现共同成长。
(二)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
1.强广度,做好实习试用期培训、适应期培训、合格教师培训
新教师培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点状的培训,而是一个十分广泛的内容,是线状甚至是面状的内容。一个完善的、成熟的新入职教师培训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实习试用期培训、适应期培训、合格教师培训,包含了新入职教师从入职到完成培训考核成为真正合格的幼儿教师的整个过程,这样一来,整个培训就是一个比较系统、完善和全面的培训模式。
在培训中我们可以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专业培训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着重从“师德修养、教育理论、专业知识、通用基本功、备课、上课、教学反思、家长工作”八个方面加强并考核新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培训内容也应该比较全面,主要包括新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新教师基本技能、技巧培训,新教师幼儿保育知识、幼儿安全培训,一日生活流程培训,新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幼儿园环境、区角、墙饰创设培训,各种教学资料书写的要求、格式的培训,新教师幼儿园各种规章制度的培训,新教师基本技能、技巧等的考核。这样一来,培训内容涵盖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方方面面,教师参加培训后正式进入到工作中,遇到相关的问题,就会胸有成竹,问题自会迎刃而解。
2.重深度,深入进行专题培训活动
幼儿教育涉及方方面面,比如幼儿的心理发展、体智能发展、语言发展、阅读能力培养、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幼儿膳食营养等,如果培训过程不扎实,则有可能导致新教师无法掌握更专业、更科学的教育方法。比如,一些幼师培训更重视的是一日活动的规范、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但是对于幼儿的心理发展培训则是一带而过。那么新入职教师在遇到幼儿入园焦虑、暴力倾向等等问题的时候,就无法拿出专业的知识来分析和应对。因此,对新入职教师的培训,一定要重深度,要深入进行专题培训活动,将幼儿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归结成专题性,纵向深入分析和解剖,让新入职的幼儿教师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3.抓效度,建立需求调研、过程跟踪、效果反馈制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新入职幼师面临着上岗的问题,但是每次培训完之后,仍有一部分新入职的教师依然无法顺利应对工作中的问题。其实,这就涉及效度的问题。培训不仅要有深度、广度,更要有效度。
因为培训的时间是有限的,然而所要学习的内容却是无限的。有限的时间进行无限学习内容的培训,效度自然十分关键。如果抓不好培训的效度,不仅会浪费双方的时间,也会使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受到限制。因此,幼儿园方面在进行培训的时候,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制度—需求调研、过程跟踪、效果反馈制度。首先,幼儿园方面应该在培训之前对新入职教师进行调研,通过聊天、问卷发放等形式,来发现新入职教师内心的疑惑,以及需要重点培训的方向。其次,整个的培训过程要通过及时小结、随机测试、培训心得、培训考核等形式来进行跟踪。最后,在培训完成之后,要对新入职教师进行反馈的征集。如,可以通过填写培训反馈信息来获知新入职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取得的收获,培训过程中的疑问,对培训过程的建议,以及今后工作的具体打算等。对于这些反馈,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应该加以借鉴。通过这一套完整的机制,有利于提高新入职教师培训的效度。
三、结语
以上,是我园从新入职教师的特点入手,对如何做好新入职幼师管理展开的研究。在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只有对新入职教师管理工作做细做实,才能确保他们的专业素养得以不断提升;只有在实践中加强学习反思,不断探索管理策略,才能创造出管理者、教师和幼儿共同发展和谐氛围;只有全体教师具备了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才能实现幼儿园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买文静.如何培养入职初期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8):145-145.
[2]邹秀荣.浅谈基于NLP的体验式幼师入职培训[J].中国成人教育,2015(3):87-89.
[3]陈建国.论农村“幼师国培”项目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5(9):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