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加荣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泸源普通高级中学
摘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当代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教育目标的实施,特别是高中教学过程,核心素养教学的开发和应用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在长期的研究和教学中,单纯的依靠地理教科书中的知识已不再能满足教学上的目标,尤其是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地理核心素养。本文对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
一、引言
在现代全球化、信息化的冲击下,各行各业面临着巨大挑战,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品质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解决这个时代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最终达到个人成功发展、国家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己经成为全球面临的挑战。由此各个国家提出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需要具备这种最关键、必备的素养面对挑战,各国都基于“核心素养”以教育为抓手发动教育改革。
随着2018年新课程标准的正式发布,“地理核心素养”的概念被正式纳入高中地理教师的学习和研究生活。目前,高中地理教育目标的编制仍基于三维教育目标,地理核心素养目标的标准化设计并没有受到重视。在设计地理教育目标时,许多地理老师都希望实现地理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但是他们却无从下手。在这种情况下,对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分析研究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考纲,忽视课标
在教育活动中,学校仅根据考试计划组织分步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目标,然后根据结果反馈调整教学计划或教学策略考试。在课程指导下的教学重点是地理知识的传授,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也与考试计划密切相关。虽然这样有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但是对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却没有太大的作用。
(二)教师照本宣科,忽视现实生活应用
因为学校不支持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地理资源。大多数高中地理老师都缺乏对可用的地理资源的研究,对地理资源的开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一些高中地理老师缺乏开发生活中的地理资源的能力。许多高中地理老师认为教学是一本教科书,对教学内容的补充,他们认为没有必要使用生活中的地理资源。在地理课堂上应用地理资源的关键是在课堂中应用地理资源。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对学习地理的积极态度,这是高中地理老师的工作。许多高中地理老师不知道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沉浸在现有教科书中,忽视了现实生活和有趣的地理资源的开发。
(三)新旧课标差异影响了教师现有的教学观念
与以前的课程标准相比,新课标逐渐弱化了知识内容,细化并提高了对地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强调了从“素质教育”到“素养教育”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两者在总体框架,课程性质,基本概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标准和学术质量标准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反映了从能力概念到质量概念的转变。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许多一线教师发展了更加成熟的教学理念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颁布后的重大变化使缺乏经验的地理老师陷入困境。对于经验丰富的老师,这影响他们多年的教学理念。长期积累的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技能几乎不能用来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学生自己亲身经历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开发和利用地理资源可以确保地理资源的应用理念扎根于高中课堂,架起地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教学效率。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整合生活中的地理资源,有利于学习复杂的、抽象的地理原理,降低教学难度。
三、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建议
(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
新课标明确规定:“高中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地域性两大特点,高中地理教学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地理核心素养”是个人科学文化的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构成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高中地理的核心素养教学活动必须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并在“科学素养培养整体”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学教育中利用生活中的地理资源,不仅可以丰富教育资源和创新的教育方法,而且可以与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协调,以实现地理美和文化培训的目标,满足人才的社会发展需求。
(二)加强与现实生活中的地理资源的有效整合
在选择和开发生活中的地理资源时,如果生活中的地理资源丰富,就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并在教科书中选择最合适的资源素材。这不是对地理资源的简单整合,而是一个基于资源特征和不同类型地理知识的平台,并建立了深度整合以建立联系。高中地理老师在选择生活中的地理资源进行教学时,应不断完善和修改生活中的地理资源的选择,减少对教科书的依从度,对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实现教育目标等,形成实际的教学方式方法。有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育培养,并在课堂上取得成功。
(三)处理好新旧课标的联系
新课标的出现让很多老师无法适应,这是由于他们没有处理好新旧课标之间的联系导致的。因此,要尽快地适应新课标,就需要对新旧课标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与普通书籍不同,教科书不仅是课程标准的代言人,而且还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专门开发和编写的重要教科书,它们是许多课程专家智慧的结晶。但是,现阶段课程材料的出版和使用滞后于课程标准的颁布,无法满足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训需求。在课堂上引入生活中的地理资源可以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将其带入课堂,然后加以解决,加强实际运用能力。
核心素养不是直接由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通过解决问题的实践来培养的。通过对高质量课程的挑战特征的分析,发现目前的高中课堂教学课程主要围绕书本,而没有围绕问题展开。由于教师对问题的认知水平不均衡,许多低层次的认知问题很难满足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地理教师要根据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具有一定复杂度的真实地理问题,实施问题教学,归纳探索性的过程。核心素养下地理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我国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研究还存在很多空白,对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还需要更为深入。
参考文献
[1]姜文燕.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实践[J].求知导刊,2020(46):25-26.
[2]涂祥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0(46):45-46.
[3]高国.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91):141-142.
[4]周敬雯.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综合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60-61.
[5]孙作淑.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88):147-148.
[6]黄晖亮.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J].新课程,2020(42):20.
[7]王军.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刍议[J].新课程,2020(42):18.
[8]吴长根.浅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0(11):2.
[9]许建伟.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0):99-100.
[10]田志兴.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85):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