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军平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中学 青海 西宁 811607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校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高中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从而实现自身学习质量的提高。由于高中阶段是重要的教育时期,学生面临着严重的学习压力,只有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此,应该加强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探究,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探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并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近年来,新课改的推进速度越来越快,这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新的考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氛围过于枯燥、乏味,难以有效提升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因此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而改善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对此,教师应该加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可以具备专业的信息技术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出引导作用,以此来推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全面改革,继而顺应时代的发展。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着改革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了新的教育目标。高中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场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系着教育的整体质量,所以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推动高中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高中信息技术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中生来说应该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目前社会的快速发展,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激发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做到主动地去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知识,继而导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不高。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同时要改善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多样性的教学手段融入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不断增加教学实践的趣味性,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从而有效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观念落后
根据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来看,存在教学观念落后的问题,教师往往重视理论教学,不仅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氛围枯燥,还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时间一长就会导致学生产生学习依赖性,继而阻碍了学生的日后发展[1]。
(二)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教学实践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教师不具备专业的能力就会降低教学质量,从而阻碍教学实践的改革。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教师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很多教师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储备,并且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发挥出引导作用,继而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了不利影响。
(三)学生自身不够重视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学生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同时也是影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现阶段,多数高中生不够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对教师产生依赖性,并且由于缺乏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在学习时经常会产生抵触情绪,长时间下去就会打消学习的自信心[2]。
三、改善策略
(一)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教育局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了新的教学目标。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能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高中生来说,只有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才能实现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针对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改善,只有确保教师的专业能力才能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学校要定期组织一些培训教育活动,加强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促使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以此来实现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这样有助于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质量,从而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3]。
(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乐趣,以此来达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对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加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将有效的教学手段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如设置教学情境、组织实践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开阔知识眼界,进而提升学习的主动性[4]。
例如,在教学《程序设计》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留下十分钟让学生自主操作,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使高中生可以更加轻松地去学习相关的知识,最终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结语: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高中信息技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着社会未来的发展,如果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高中素质教育的改革。对此,应该加强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探究,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具备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主动性,从而有效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另外,还要创新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法,以此来促进高中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怀玖.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J].新课程(中),2015(03)
[2]于蒙蒙.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构建深度学习课堂的实践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3]骆小兰.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4]苟娜英.应用STEAM理念解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的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