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喜双
莆田文献中学 351100
摘要: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起关键作用,分层教学法可以根据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因材施教。相比于教学模式固定单一,灵活性低的劣势,分层教学法以差异化的目标群体对待态度,根据新课改要求合理规划教学目标,注重学生主体学习形式,实效性较强。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用
前言
经过研究表明,普遍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了解英语知识的积极性通常不高,而且在一个班集体里,学生对了解英语的热情也拥有着一定程度的区别,在此同时,全班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良莠不齐。传统的英语课堂学习往往运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老师也体会不到学生与学生的区别。而分层教学方式和医学上的对症下药相契合,也对应了当代教学面对全部学生的观念,因而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必须要对其开展恰当地采用。
1对学生主体进行分层教学
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老师教学的主体对象,一个班集体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英语接受能力、不同的英语理解能力等等,这些方面都存在客观的差异性,因此,这就需要初中英语老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将班级学生进行分层,但是进行分层之前,初中英语教学老师必须要对班级学生有一个全方面的了解,必须要理解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以及英语理解能力与对基础知识掌握得多少等等,在对其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之后英语老师才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英语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但这个层次并不固定,是根据学生对英语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变动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英语老师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重新分组。
例如,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老师就可以将C类学生上调到B类或A类;将B类学生上调到A类或者是调到C类再或者是保持不变,这样一来就可以充分的给予C类和B类的学生以学习信心,使他们感到自身所处的等级并不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只要他们努力学习就一定会改变自身的等级。这个时候就会有学生为了改变老师与其他同学对自己的看法,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来改变其所处的等级;一些处于A类和B类的学生为了不被其他人超越或者下调到C类也会进行积极的学习。这种不定的变动会在无形之中给予学生以一定的压力,不仅可以鞭策他们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还能有效地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2对教学内容完成分层教学
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的课堂教学目标和课下练习目标其实具有一定的冲突性,换言之,受限于大班授课的形式,在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很多学生并未表现出“真实的自我”,大部分时间均在“配合教师的表演”,此种教学课堂在表面上看起来具有一定的教学互动性,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但从本质上分析,具体的教学效果一般,对学生的影响效果甚微。初中英语教师在应用分层教学法应深谙此点,并应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方面进行考察,将分层教学法的实际教学优势与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水平相适应起来。
具体而言,在分层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应在日常的授课中积极分析、观察、总结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并以此学习状态为基础,分析学生课上回答问题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性差的原因,之后以此原因为分层教学的内在方法导向,设计更可持续、更具普适性、更有教学效果的分层教学方案。从分层教学的内容角度分析,分层教学的内容有多有少,有易有难,多和少、易与难即为分层教学中内容上的主要区分标准。另外,针对班级日常学习表现较好,英语能力突出的学生,初中英语教师还可布置相应的课堂写作练习任务,进而满足此层级学生的英语写作技巧练习的现实需求。
此间,为了进一步提升英语分层教学法的现实效果,初中英语教师还应依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特点,将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内容相适合,进而不仅在教学内容上“分层”,在内容的特点上也进行“分层”,从而将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相结合,进一步凸显分层教学的教学优势。在此教学内容的影响下,分层教学法将促使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氛围“活跃”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情绪高涨起来,从而可从整体上改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3对课后作业的安排开展分层
作业是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所掌握知识进行巩固的一种方式,作业的安排也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安排作业的意义是为了使学生牢记知识、培养技能、增强能力以及拓展思维。因为学生本身的思维方式、语言描述能力、性格、喜好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老师开展“一刀切”作业布置方式,无法掌握每位学生的基础差异,这样的形式很难让学生的英语技巧有所提升。一定程度上,英语基础高的学生会认为完成作业非常简单,不需浪费太长的时间以及脑力就可以做完,在写作业的同时脑力得不到开发,进而英语能力也没有办法增强;另一种程度上,英语基础差的学生会认为作业非常难,自己解答不了,只能将优秀同学的作业照抄过来,这种情况的存在阻碍了所有学生的发展。
因此,老师可以对A、B、C三类小组的学生分别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那么照搬照抄的情况就会有显著的改善。例如,在了解完阅读这个课型之后,老师需要为C组学生安排的作业是背诵课堂中学习的新词汇;为B 组学生安排的作业是背诵课堂上了解的关键语句然后写完课后习题;为A组学生安排的作业是背诵所学内容的主要段落,在做完课后习题上的内容后多加一章阅读理解。因为分层作业的数量、难点都符合各个层次学生,这会激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学生了解英语的热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具有一定的收获,推动了学生的未来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传统的“一刀切”的讲课方法完全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注重个人区别化教学的分层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契合了老师的讲课需求以及学生的认知需求。老师需要保持分层教学模式的本质与观念,依据英语知识积累多少与对英语的学习能力高低对学生开展合理的分层,从而把分层模式应用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让所有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1]胡万宏,肖玉梅.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14):237.
[2]江章英.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情感读本,2015,(26):53.
[3]王媛珍.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2017(27):52.
[4]沈丽萍.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索[J].中华少年,2017(3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