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撰写“问题引导教学十环节” 模式的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期   作者:杨艳
[导读] 教学设计的撰写是作为一名老师上好一堂课的基本素养
        杨艳
 
        保山曙光中学
 
        摘要:教学设计的撰写是作为一名老师上好一堂课的基本素养,也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下面我就我们学校正在使用的“问题引导教学十环节”模式的教学设计的撰写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十环节”、教学设计、案例
        作为一名老师,除了要有扎实的学识、高尚的道德情操之外,撰写一份好的教学设计也是一项基本的素养。因为一份好的教学设计就是一个好的教学思路,它对整个课堂起到了导向作用,能让你清楚地知道教什么?怎么教?经过大概10年的教改,我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成熟的“问题引导教学十环节”的生态课堂模式。这十环节是:①作业讲评指导或复习引入;②教师提出问题(例题);③学生思考或解决问题;④学生汇报问题解决情况;⑤师生活动(包括练习)及评价;⑥教师对问题解决小结;⑦变式练习题组或问题;⑧目标检测及评价;⑨小结及评价;⑩发学案,布置作业。我都是根据这十环节,严格按照教学设计的六个基本步骤来撰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这六个步骤分别是:1、教学内容与分析;就是确定并罗列教学的主要内容,具体分析教学的重难点,以及解决重难点的具体措施。2、教学目标与分析;就是结合课程标准或考纲的要求,用“了解”、“理解”、“掌握”等行为动词表述当前的目标,并对这些目标进行分析。3、问题诊断分析;就是指出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哪些?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什么?4、教学条件支持;就是指出本节课使用什么工具来辅助课堂教学,如:PPT、视频、图片......5、教学过程;就是设计大问题串,分别说明每个大问题的设计意图,大问题后面可以酌情设计小问题,针对每个问题设计一个有针对性的例题和变式练习。6、课堂小结;就是简明扼要的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
        下面我就以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框《以礼待人》为具体案例,撰写一篇教学设计,让理论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一)教学内容
1、 待人礼为先
2、 做文明有礼的人
(二)内容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待人礼为先、做文明有礼的人”指的是从认识礼的含义及内容入手,进一步学习以礼待人的原因及以礼待人的要求。教学重点是为什么要以礼待人。解决重点的关键是结合礼的含义和表现给学生播放一个短视频,让学生分析、讨论视频内容,并从视频内容中找到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积极意义。教学难点是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突破难点的关键是以礼的重要性为依托,让学生在设置的情景中表演一位不文明的人,从不文明的表现中总结出文明的做法。
二、【教学目标与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礼的含义及内容
2、理解:为什么要以礼待人
3、运用:通过文明有礼的一些具体做法,让学生学会以礼待人
(二)目标分析
1、礼的含义及内容是要让学生熟记礼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2、为什么要以礼待人是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理解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都有积极意义。
3、通过文明有礼的一些具体做法,让学生学会以礼待人。通过情景设置,以反面为例,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做到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三、【问题诊断分析】
        初二的学生都是“0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现在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在家里得到了所有亲人满满的关爱,甚至是溺爱。有些学生在家里“天是老大,他就是老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也有一部分家长或者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对他们的养成教育。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一部分学生在和家人、同学、老师相处的过程中,不论是言语、仪表还是举止投足都充满了不文明、不尊重。这些不文明的表现成为了他们身上的标签,要想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是比较困难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通过反面案例,让学生知道不文明有礼的危害。
四、【教学条件支持】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使用PPT幻灯片展示有关图片、材料和视频。设置情景让学生进行表演。因为使用PPT幻灯片展示,有利于学生更加形象具体地理解所学知识。设置情景再现有利于调动气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周恩来是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兼外交部长,他杰出的外交礼仪修养为全世界所倾倒。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周恩来的敏捷睿智大大超过了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他优雅的举止,直率而从容的姿态,都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和泰然自若的风度”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举国上下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这时,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来表达对周总理的哀悼。这是非常罕见的事,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

周总理之所以受到国内外那么多人的尊敬与爱戴,当然有很多的原因,但有一点是非常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那就是“以礼待人”,什么是礼?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文明有礼有什么积极意义?怎样才能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呢?今天我们将带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三个小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问题一:怎样认识和理解“以礼待人”?
问题1:什么是礼?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礼,它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下面的问题做铺垫。
师生活动:请结合这三幅图及这三句名言,思考总结出什么是礼以及礼的表现。
教师小结: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例题:礼在社会生活中很重要,主要表现在(   A   )
①语言文明       ②仪表端庄       ③举止文明       ④高谈阔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问题2:为什么要以礼待人?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问题的认识学习,让学生理解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都有积极意义,从而指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到文明有礼。
师生活动:【观看视频】回答:①中国“大妈”的行为是以礼待人吗?
②中国“大妈”的行为会对他自己、对社会、对国家造成什么影响?
教师小结: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个人)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社会)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国家)
例题: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以亲切的的笑容、优雅的姿态及得体的中式着装,成功诠释了外交礼仪的内涵,展示了东方文化的魅力,受到世界各国媒体的广泛赞誉。这启示我们(   C    )
①文明有礼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②具有漂亮的外表是展示文明有礼的前提
③只有穿中式服装才能体现文明有礼 ④按照礼仪要求去做,会让我们更加优雅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变式训练: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倡导“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我们之所以要将“习礼仪”作为人生必修课,是因为?( C  )
①习礼仪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  ②讲礼仪就能够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
③习礼仪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④习礼仪对我们的成长发展有重要作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问题3: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文明有礼这一具体做法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这样做,并能通过不断的坚持,养成文明有礼的良好道德行为,并影响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师生活动:观看情景表演,分组讨论这位同学身上有哪些不文明的地方?并对这些不文明行为加以改正。
教师小结: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例题:下列情形中不符合基本交往礼仪的是(   C   )
A、与人交谈时,态度谦和,认真聆听
B、接听电话时,不随意挂断对方的电话
C、家中来客时,漫不经心,不予理睬
D、与少数民族交往时,尊重其礼仪习俗
变式训练:.“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一俗语告诉我们人际交往中语言的重要性。下列属于我们需要掌握的礼貌用语的有?(  D   )
①探望别人,要说“拜访”     ②起身作别,要说“告辞”
③请人批评,要说“指教”     ④请人帮助,要说“劳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第四课第二框《以礼待人》,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明有礼的含义和主要表现。也理解了文明有礼不仅对个人、对社会、乃至对国家都有积极的意义。我们要成为文明有礼之人就需要用语文明、态度谦和,需要举止端庄、仪表整洁,要在生活中多去观察、多去学习,并影响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综上所述,这些就是我们正在使用的“问题引导教学十环节”生态课堂模式教学设计的撰写方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