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学法指导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期   作者:韩永峰
[导读]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互动、师生交往、师生合作的过程。
        韩永峰
        陕西省宝鸡市高新中学   721000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互动、师生交往、师生合作的过程。
课堂上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要想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及时做好笔记和练习
        俗话说;“好记心不如烂笔头。”记笔记可以激发学习灵感、帮助思考,使所学知识网络化、系统化。记笔记应该记下教师的妙语、思路,更应记下自己的感受、总结和质疑,因为笔记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给自己看的,质疑产生之后,会很快忘记的,因此,只有记下之后才能在下课问老师,从而很快获得新知。做练习不光是知识的复习,更是知识的运用。练习时要独立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或举三归一,总结归纳。题海无边,因此,做题要有选择性、针对性,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才能使自己在练习中真正的得到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
        二、要重视教材,先自学后上课
        课本是学习的根基,考试万变不离其宗,无论考试的形式千变万化都逃不出课本知识的范围。所以,学习成绩提高的前提就是要把课本知识读懂、吃透。课本是出题的依据,学生只有牚握好课本的系统知识后才能更好地进行知识迁移,因为考试一般都会考到迁移能力,但能力生成不是别的,而是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所以,在上课前自学一到两章,自己建立知识体系,这样做将会价值连城。实践证明,对于课本学习,“先自学后上课”比“先上课后学习”效果要好的多。
        三、指导学生读图,把知识落实到图形上
        学习生物,一定要把阅读课文与图形结合起来,才能加深对生物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1)直观读图法:直观读图法多适用于动物的结构名称掌握和主要特征识记。如八年级上册11种动物的结构示意图就是很好的实例。要求对各种动物的结构特点掌握,结构示意图就直观可用,遇到要识记的文字内容圈起来。比如,腔肠动物以水螅为例:

        让学生看着图标出名称:1、触手2、口 3、刺细胞4、外胚层5、内胚层6、消化腔7、芽体,让学生在触手、口和刺细胞上标记成红色 ,
             
         然后看着图说出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两个知识点通过图结合起来掌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纵向联系法:学生物知识也和学其他知识一样,有一个循序渐近的、由浅入深的过程。用联系法读图,理顺新知识的来龙去脉。如高中生物必修一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一章节学完在归纳时只需要一张图就能把全部的内容总结清楚。



        在这一张图虽然细胞膜和细胞核的相关知识点展示不是很清楚,但作为第三章的复习课够用了,用一张图复习容易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不至于把知识割裂开来。第一节细胞膜的提取,就容易理解为什么要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因为没有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细胞膜的三点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学生根据细胞膜所处位置,也很容易理解。第二节,细胞器 根据图示将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串一遍。最后第三节细胞核,让学生说出各结构名称及功能再总结总体的功能。通过由外及内,让学生从外到内归纳名称及功能,从而纵向展开,从点到面掌握知识体系。
        (3)横向对比法,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微生物时,将细菌、真菌、病毒几个图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比较着来学比单个学习效果要好的多,学生一是不会将三种微生物的结构混淆,二是名称和功能也容易掌握。




        在对照的过程中学生认识的更加清楚,不至于在见到相关识图题时辨认不清而出错。
        四、指导学生学会“背”知识重点,对生物学习非常重要
        只有把所学重点知识记忆并能清晰准确地回忆再现,才能联系起来分析解决复杂问题,进一步形成能力。
        变机械识记为意义识记。帮助学生寻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成为有某种意义的识记材料。比如高中生物必修一八种必需氨基酸:苏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
        给学生整理成:“苏甲硫携(缬)赖苯丙,一(异)亮,靓(亮)色,想象成在婚礼现场,新郞手牵手携带新娘缓缓出场,着装靓丽,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八年级生物上册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总结成五个字:“体前有用气。”只要学生能拓展开,就能记住。高中生物必修二在染色体的数目变异中,单倍体是由本物种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如二倍体(2N)是本物种,那么单倍体就是(N),本物种是六倍体(6N),那么单倍体就是(3N),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单倍体的概念。单倍体始终是本物种染色体的一半。往前引申单体和三体,单体是正常二倍体减少一条染色体(2N-1),三体是正常二倍体增加一条染色体(2N+1),二倍体、三倍体、多倍体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含两个染色体组叫二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叫三倍体,含四个染色体组叫四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含三个染色体组以上的染色体组叫多倍体。所以概念性知识必需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记。
        从单个知识点到综合知识点,梳理各个概念之间的从属关系,把同类或相关的知识归纳整理成为系统化、条理化、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可实现整体记忆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民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