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会姣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梅铺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摘 要:教师的语言艺术,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兴趣。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保证。
关键词:教师 语言艺术 引领 高效 课堂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有驾驭教学语言的高超技能,他的教学语言应极富表现力,不仅能清晰明白的传授知识,而且能启智导学,风趣幽默,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调控课堂,从而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
高效性教学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一定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
一、启发式的课前谈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下面以《九寨沟》这篇文章的两种不同导语来作比较:①“今天,我们来学习《九寨沟》,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开,把课文读一读。”②“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景色秀丽,拥有众多迷人的景色,其中有一个地方被人们称为“人间仙境”、“童话世界”令全世界的游人无限向往,那就是九寨沟!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那就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本,走进课文。”很明显,第二种导语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想的浪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着。
启发性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多种分析器官协调活动。这样的导入语既有启发性又富有情趣。所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去动之以情,使学生聚精会神地进入学习境界。
二、幽默风趣、极富生活气息的课堂语言
一位语言学家这样说过:“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可以给人一种快感,干瘪的语言只能对人的心理产生压抑。于永正老师有这样一句教育格言:“幽默是教学的得力助手。幽默可以使语文学习化难为易,幽默可以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幽默可以使师生心灵对接沟通。”
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时,小荣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着“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果实。杨梅的形状、颜色和滋味,都非常惹人喜爱……没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同学们听得神情专注,仿佛被带进了静谧的果园,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小建读完了,于老师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一字一顿,一本正经地说,“他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使劲地咽过两次口水。”学生们先是一怔,但很快就回过神来发出一阵笑声。
“课文描写的事情,肯定在他的脑海里变成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我断定,他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几乎发黑的杨梅,仿佛看到了作者大吃又酸又甜的杨梅果的情景,仿佛看到了那诱人的杨梅果正摇摇摆摆地朝他走来,于是才不由得流出了‘哈喇子’……”一阵更响的笑声过后,于老师郑重其事地接着说:“如果读文章能像小建那样,在脑子里‘过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那就不仅证明你读进去了,而且证明你读懂了。老实说,刚才我都淌口水了,只不过没让大家发现罢了。”
由此可见,有幽默风趣、生活化的语言相伴,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高潮迭起,气氛热烈,学生如坐春风,不仅在自主探究中进入了豁然开朗的境界,而且在精神上产生了愉悦、振奋甚至心旷神怡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达到课堂的高效。
三、宽容的语言传递爱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问题后,有的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学生却默不作声。这些学生或因为性格内向,羞与发言,或因为基础不扎实,对老师的问题没有把握。对缺乏自信的教师要给予给多的鼓励与关爱,你可以轻轻地走到他身边,侧耳倾听他的悄悄话,当倾听到学生的答案正确时,再把答案公布于众,并给予赞赏,并适时引导:“××说得多好呀!”下次你自己大声地把答案告诉大家,那样会更好的!”对于答案不完整的学生,可以帮他把答案稍加修正,并充分肯定学生思维劳动的成果:“你的答案非常接近正确答案了,如果你再认真想一想,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说的更完美。”对于错误的答案,我会说“有了你的提醒,大家一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相信你也会吸取经验的,对吗?”
教师要乐于和学生站在同一思维层面上,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心声,乐于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用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和自己的爱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可以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
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发生差错是难免的,此时,教师若厉声厉语地指责和批评,结果要么就打击了学生的自信,要么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样师生关系就会越来越疏远,无益教学。反之,教师采用温和含蓄、宽容的语言能使想学生传递爱的信息,是他们消除窘态与恐惧,缓和气氛,帮他们跳出困境,也使课堂教学保持在最佳状态,这才真正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四、无声语言作辅助
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和肢体语言等,这些无声情语可辅助有声语言共同实现教学目的。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老师一个温和的眼神,对学生都是激励,即使对学困生特别是对某些缺乏自信心的后进生也一样。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尽量用和蔼可亲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目光洒遍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使每个学生特别是 “学困生”时刻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达到了控制课堂的效果。老师可以用严肃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的同学,这同大声训斥相比,更使学生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其他同学的注意力。
教学是辛苦的,也是有趣的,我国大教育家孟子曾经说过:人生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敌,一乐也;上不惭于天、下不怍于地,二乐也;得天下之英材教育之,三乐也。他没有把教书育人工作看作一种负担,而是看作一种乐趣。完全可以相信,只要我们敢于踏下身子,坚定信念、刻苦钻研,就一定能把教学工作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河南教育:星语的《语言艺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