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志芬 李丹
云南省丘北县第一中学校 663200
摘要:教师在高考哲学复习中运用中华古诗词,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复习哲学的兴趣,提升学生对哲学的理解程度,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再加上自从国家提出了新课改的教学政策之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高考哲学复习的过程中运用中华古诗词,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高考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主要对巧用中华古诗词恩丰富高考哲学复习课堂进行浅析。
关键词:中华古诗词;高考哲学复习;教学策略
引言:中华古诗词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教师在高考复习的课堂上能够巧用中华古诗词,可以引导学生在分析古诗词的过程中,深入探索哲学内涵,提升学生对哲学的了解程度。并且这些年高考试题中在列举哲学的事例时,大多数都是以中华古诗词进行举例,当教师将中华古诗词应用到高考哲学复习课堂上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做题正确率。
一、高考哲学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复习技巧
以往学生在复习高考哲学时,通常是通过背诵的方式,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从头到尾进行巩固,这样的复习方式容易使得学生对哲学内容的了解浮于表面,不知道哲学中蕴含的深层次含义,从而在做题中不能准确理解出题人的意思,增加了出错率。再者,学生在复习高考哲学中的内容时,除了检查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外,还会采用多做题的方式,掌握不同哲学内容的做题技巧。但是哲学中蕴含的哲理丰富多样,学生不可能将所有的哲学题目都进行训练,这样的复习方式既增加了学生的复习压力,还会降低学生复习哲学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复习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教师引导方式存在不足
高中生的高考复习节奏较快,时间紧张,以往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哲学中的内容时,通常会采用讲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探寻哲学内容的做题规律。但是每个学生的哲学基础和理解能力都不同,哲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有可能在哲学方面基本上没有问题,这样的讲题方式会占用这部分学生的复习时间,降低了学生的复习效率;哲学基础较差的学生,经常会出现思维模糊的情况,教师在讲解完相应的哲学题目后,这部分学生仍存在领悟不透的情况,影响了学生的哲学复习质量。
3、哲学复习内容较为枯燥
高中政治中哲学与其它板块内容相比,内容比较难懂,学生在高考哲学复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解困难的现象。但是以往学生复习哲学板块的内容时,全部都是哲学理论和试卷题目,复习内容比较枯燥,部分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的想法,影响了学生的哲学复习进度。
二、巧用中华诗词,丰富高考哲学复习课堂的教学策略
1、优化教学过程
复习课堂实际上是师生共同探寻和巩固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高考哲学的复习质量,教师可以利用中华古诗词,优化教学过程,通过多样的引导方式,建设以学生为主的探索复习模式。例如,当学生复习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时,针对唯物主义,教师可以将战国荀子中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应用其中,针对唯心主义,教师可以将宋朝哲学家陆象山所说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进行引导。当教师将中华古诗词挑选好之后,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比如这两句诗句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通过哪些重点词汇可以看出来?然后根据学生的哲学基础,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当学生探讨结束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回答,并要求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进行阐述,提升学生对这节内容的掌握程度。当学生复习到“意识的本质”时,这节内容比较抽象,很多学生难以准确理解这节课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相应的中华古诗词,并让学生结合视频中的内容,利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进行阐述,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发言的内容,分析学生对这节内容还存在哪些理解不全面的问题,并结合中华古诗词进行具体讲述,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这节内容。
二、转变复习方式
以往学生在复习高考哲学知识点的过程中,通常是采用背诵和做题的方式进行,这样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点,但是学生的复习压力较大,甚至很多学生在复习哲学时,经常出现理解不够透彻的情况,影响了学生做题正确率。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在高考哲学复习的课堂上,采用中华古诗词进行引导,转变学生的复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例如,在学生复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时,教师可以将中华古诗词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进行列举,并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讲解这节内容,要求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结合这节课的知识点列举其它的古诗句。这样学生为了列举的古诗句符合这节课的知识点,就会主动对这节中的哲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提升学生对这节内容的领悟程度。当学生在讲课中出现诗句和哲学知识不恰当的情况时,教师可以及时进行提问,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给学生列出其它的古诗词,让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更加深入掌握这节内容的内涵。在学生复习到“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查找与这节内容有关的中华古诗词,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抢答竞赛,要求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选择出正确的答案,并讲解古诗词和这节内容相互联系的含义,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还能让学生在抢答竞赛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这节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提升学生的哲学课堂复习质量。为了调动学生参与抢答竞赛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奖品的方式激励学生,让课代表将学生回答的正确次数记录下来,并在抢答竞赛结束时,及时对抢答正确次数排名前五的学生进行奖励,提升学生复习哲学的自信心。
三、拓展复习思维
高考哲学中的知识点较难,仅仅依靠课本中的文字内容,难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应的知识点。为了提高学生对高考哲学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在哲学复习的课堂上,利用中华古诗词拓展学生的复习思维。当学生复习到“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寻找相应的情境视频,让学生结合视频中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并要求学生在扮演中适当穿插相应的中华古诗词,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对中华古诗词和哲学知识的认识程度,还能促使学生分析其它同学讲述的中华古诗词,积累学生的中华古诗词储备量,拓展学生的复习思维,使得学生在今后做题中面对相同的中华古诗词时,能够快速找到其中涉及到的哲学知识点。但是每个班级都有哲学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可能在角色扮演中找不出更恰当的中华古诗词,教师可以引导这部分学生对其它学生分享的中华古诗词进行适当讲解,促使学生在讲解中,提升自身对这节哲学知识的理解。当学生复习到“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时,教师可以将当今社会发生的热点话题播放给学生,并给学生制定适合辩论的主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结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分析社会热点话题产生的原因,要求学生在辩论中,结合自己的论点引用相应的中华古诗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指引学生总结哲学部分解答题的做题思路。因为高中生的总结能力较差,教师可以在辩论会结束时,将学生的辩论过程进行系统点评,告诉学生哪些古典诗句适合引用到社会热点话题中,提升学生对这节内容的认知程度。
结束语:综上所述,中华古诗词中蕴含的哲学内涵丰富多样,当教师在高考哲学复习课堂上利用中华古诗词进行复习时,应积极优化教学过程、转变复习方式、拓展复习思维,有序提升学生的哲学复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翦彬.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17(01).
[2]张欢.三种有效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J].成才之路,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