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等院校篮球公体课融合团队精神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期   作者:刘驰1 王福利2 叶凡3
[导读] 目前在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上提出了新的教学途径

        刘驰1  王福利2  叶凡3
        1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 201399
        2上海控江中学附属民办学校 200082
        3安徽铜陵学院 244000
        【摘要】目前在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上提出了新的教学途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也叫做课程思政。在这一理念下,高等院校篮球公体课教学需要挖掘其德育价值和功能,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团队意识、拼搏精神、规则意识等,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提升。本文重点讨论何为课程思政、该理念在高等院校篮球公体课教学中的融入团队精神,以及如何实现渗透,进而培育具有健全人格的新时代大学生。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等院校;篮球公体课;团队精神

        在一个团队之中,所谓的团队精神,也就是指所有成员共同认可的一种价值追求和集体意识,是彰显团队成员拼搏精神,推动团队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随着篮球这项运动的普及,在高等院校篮球公体课上,老师要在帮助学生锻炼体质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展开团队精神的训练和培养,帮助他们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他们不再以玩乐的心态对待学习,这样教学成果才能更有成效。为了帮助老师在篮球公体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教学,本文通过对实际的教学情况展开探讨,希望能起到一些积极的影响。
        1高等院校篮球公体课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现
        1.1打造体育梦、强国梦的信念
        纵观体育发展史可以看出,我国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大国”再到“体育强国”一路上精力了心酸坎坷,涌现出许许多多为国争光的体育大将,像庄则栋、郎平、李宁等。他们不但承载着个人荣辱与体育项目的兴衰,更是国家形象的代表,民族精神的汇聚,实现了从“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到“百年奥运梦想成真”的过渡。所以,我国强调将体育强国梦的论述融入到教学内容,向学生灌输“体育强则中国强”的学习理念,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1.2围绕体育锻炼精神的培养
        运动是体育锻炼的核心,大部分高等院校也正在积极落实这一点。但体育精神教育的缺失使得体育课程显得单薄,在高校中的地位也日益下降。体育精神是由体育运动所孕育,是体育的支柱与灵魂,超越了体育本身,体现出的拼搏、公平、尊重等精神以及规则意识、团队意识、集体意识是提升人道德素质,推动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这些都需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深入细讲,一方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培育高素质体育运动人才。
        1.3强调体育历史文化的熏染
        体育是人类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活动意识,与人类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样体育历史与体育文化也是世界文明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我国体育统属“六艺”,其中“射、御”专属体育领域,蕴含着丰厚的美育和德育。此外,体育历史还反映出各种体育文化现象,同时也阐述出“体育即文化”的道理,是美育与德育教学的重要载体,也是思政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课程思政背景下篮球公体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途径
        2.1丰富现有的教学内容
        为了在篮球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不少高校都对篮球教学的内容做出改变,同时在原有的教学内容上,添加了一些新颖的教学活动,这些内容,大都和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内容有关,还有一些活动,则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增设的。所以老师要想拓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的,不能只是将教学目光锁定在篮球技法的传授中,要让学生领会到篮球这项运动的团队精神、娱乐性和可持续性的内容。例如在平常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间积极地展开友谊赛,并在课堂上预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教学比赛,这种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领悟比赛中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当然,在友谊赛或者是教学比赛结束后,老师也要将参赛人员集中到一处,针对彼此间的优缺点进行点评,巩固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在下一次的实战中,进一步地提高自身的团队精神。
        2.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改变上,老师应该将团队协作的内容放到首位上来,一方面要在实际的对抗中,对所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灵活的运用,并且老师在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该适时地引入一些新型战术配合,来加深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理解,同时掌握一些像比赛跑位、竞争意识的内容。在高校的篮球教学中,总体的教学思路是对多种战术技巧的配合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将理论和实际内容紧密结合到一处,通过攻防联合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战术意识,并培养能力。战术意识上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技巧和能力上,而团队协作则更多的是激发出学生的拼搏精神和对技巧内容的升华。老师在教学中,不妨按照学生的实际性格来对其进行分组,利用比赛来体现出分组的公平性,并且在两队对抗的过程中,应该给输队一些适当的“惩罚”,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在训练结束后,老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为其安排合理的训练位置,这样更能发挥团队协作的效果。
        2.3建立全新的考核方法
        规范的考核机制,能够激励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篮球教学中来,当然,在实际的篮球训练中,老师需要为学生明确实际的考核内容,并为学生告知相关的考核内容、考核方法以及考核标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课下的时候,执行展开团队协作。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生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老师还需要将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进来,为不同情况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标准。像对于那些篮球技术好的,老师的评分标准可以严格一些;对于篮球基础较差的,老师则可以适当的放宽标准。最主要的是帮助学生自主选择考核内容,让学生在团队中,能够发挥出最佳的技术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篮球公体课教学是健全大学生人格的重要载体,可以从体育活动中提炼出爱国情怀、体育精神、团队精神等,这些都是思政教学的关键内容。所以,笔者建议体育教师能够转变思想,挖掘思政教育因子,从活动、内容、方法等各个层面促进课程思政理念的落实,增强体育教学厚度和内涵。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张志昌,汪莎莎.高校思政课教师团队建设的束缚与路径分析[J].理论导刊,2020(10).
        [2]张朝法.高校篮球"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037(004):75-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