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懿
东莞市企石镇东山幼儿园 523511
【摘 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国家的教育方针,结合幼儿园需求,以挖掘企石镇本土历史文化底蕴为基础,以幼儿园生态环境的自然资源、家庭资源为依托,整合园本课程使之形成本土文化与课程游戏化相结合的综合性美术活动,增添趣味性、游戏性、实效性,营造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从而推进美术课程游戏化实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本土文化 美术课程 游戏化 探索
近年来,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幼儿园牢固树立“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的方针,而本土文化主要是指扎根本土、世代传承、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沉淀,也有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
一、本土资源融入的意义和价值
东山幼儿园位于企石镇东山村,企石镇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镇内有距今五千多年的万福庵贝丘遗址;有树龄一千多年的秋枫古树,形成千年秋枫文化节;有距今150多年历史的黄大仙古庙,历经传承与发展至今,千年秋枫文化节活动已与民俗动漫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相融合,已形成了具有东莞企石特色的本土文化。在美术课程中摄入本土元素,激发幼儿探索了解家乡的本土文化,了解家乡的特色,不但可以从小培养幼儿的热爱家乡的家国情怀,还可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得到充分体验、运用和表达。
二、以本土资源全面审视游戏的价值
在构建本土课程资源时,我们更注重适宜的整合,从中选择出适合幼儿、适合园本特色美术课程创建的内容。列如,通过对《企石镇志》、《东莞历史文化专辑》、《企石节日风俗》等书籍书刊的查阅,借助网络、视频、企石微信公众号平台搜索等途径可了解到企石本土资源大体分为文物名迹、民间艺术、社会文化、其他四大类。而我园90%的幼儿是企石东山户籍,根据幼儿出生特点和本土资源相结合,从中选出即靠近幼儿生活素材的本土课程资源。例如:企石秋枫文化节、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洞草龙、企石小吃、企石姓氏等等,以全新的视角分析审视,将本土特色资源和主题内容相融合,针对幼儿大、中、小年龄特点开展相应的美术课程活动,美术课程活动的开展从构成上可分为幼儿园、家庭以及社区三类。
三、创设本土韵味环境 践行美术课程游戏化的理念
(一)融入本土元素 创设大环境
环境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美术课程游戏化的实施,教师应为孩子提供更为自由开放的探究空间,创设更具有支持性与生长性的美术游戏化的课程环境。根据企石地域文化特色,我们在走廊上、公共区域与楼道的布置上都体现了蕴含企石本土特色的黄金。特别是我们设置了“走进企石”楼道,不但布置了一个以企石文化的展区,使幼儿不断的了解企石美景、美食、传统节日与姓氏,认识一些乡土资源,并将幼儿、教师的作品进行及时展示。让幼儿通过感受平常最熟悉的事物而引发共鸣,使幼儿园形成一种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环境氛围。在环境创设的总体布局上增添一份带有本土风情的童趣,让幼儿园的环境来自孩子生活,让环境的材料来源于本土资源。
(二)创设美工区 提供自由创作平台
陈鹤琴先生说:“以儿童的作品来布置环境最适当,最有意义。”在班级的美工区科学的投放游戏材料,达到保证游戏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如在美工区里,幼儿的游戏非常开放,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改变了原来教师单方面策划、布置,幼儿小部分参与的格局,而是以幼儿的创作为主,把孩子们的美术作品展示在班级的走廊、主题墙、区域等有限的空间里,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使班级的环境成为幼儿所思所想的表达平台,努力实现环境创设的优化,让幼儿园真正成为孩子们共同欢乐的天地。
四、增进互动 丰富多元化美术材料
我园课程游戏化美术教学活动实施后,美术活动所用材料已不再局限于纸和笔,而其来源往往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物品。例如;开展“企石姓印章”活动中,幼儿用简单的雕刻工具,在厨余垃圾的红薯、萝卜上刻上孩子共同的姓氏、制作印版等活动,使美术活动材料有了它独特的开放性。
从本土材料出发的美术课程让我们这里的幼儿不仅体验了美术载体的多样,也感受到了表现形式的多彩性。例如:借助企石镇千年秋枫文化节暨民俗动漫嘉年华活动包含“动漫”与“美食”元素。孩子们通过图片与视频体验“企石镇首届少儿民俗动漫服装秀”,在这里,没有“范画”,没有“复制”“技能”的训练与习得,但有扩展了孩子的美术游戏创作空间,丰富了孩子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内部动机,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五、融合本土资源 开展主题元素游戏
(一)合理运用,切入游戏的契合点
教育的核心是孩子,而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课程游戏化的理念重要的是贯穿着游戏的精神。比如,企石镇上洞村的“草龙舞”获批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草龙舞在上洞村已经有380多年的历史,村民以“五谷之王”的稻草扎龙起舞,目的是了庆祝丰收,祈祷明年风调雨顺。在美术课程的开展中,为了让本土民俗文化融入活动得以更好地弘扬,?并结合中秋主题活动,建构美术课程活动内容,生成了《编织草龙》、《草龙游记》、《稻草龙》的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企石的文化艺术,而且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促进幼儿对本土文化艺术美的欣赏和感受,最后,孩子们还进行了舞草龙的游戏,从创作到游戏,充分培养了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与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对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二)拓宽游戏 注重课程的适宜性
幼儿在玩中进行美术课程活动,这种边玩边学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幼儿愉快的学习,对于学习的内容也记得特别牢固。例如:正月二十“人皇诞”是企石村流传许久的民间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企石村的妇女们会共同赶制民间小吃“寿桃”,蕴含为家人添福增寿的美好愿景。我们借助这个节日,在班级里开展了相关的主题活动,把做“寿桃”这个活动延伸到美术创意活动中,孩子们经过观察、讨论以后,幼儿能独立的使用的黏土进行寿桃的捏制。在过程中,、他们能大胆的交流经验,不但体验到制作的乐趣,也能学到了“寿桃”的制作方法。
(三)共生活动 丰富幼儿游戏经验
以往的美术活动中,教师为主导者,幼儿被动学习,成人代替幼儿去思考和操作,幼儿的探索受到限制,我们教育的改革目的是让教师的思路一步步打开,观念一步步转变。有了这样的教育观和幼儿观,教师变成孩子,和孩子一起玩、一起游戏。在教师的慧眼下,一个个趣味又贴近幼儿生活的美术主题被挖掘了出来:植物园“蜗牛一家”、黄大仙公园“蚂蚁搬家”、幼儿园大树“鸟窝”……一个个主题丰富多彩,儿童相互分配角色,在游戏中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以美术创作的方式通过体验、创作去探寻答案,获取经验。
六、融入本土资源 引进家长资源的结合运用
在美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家长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他们需要收集信息资料:一是关于企石各大景点的图片、故事、歌曲等,丰富幼儿关于企石当地文化等内容的相关经验。二是收集物质资料,协助幼儿收集材料等,配合幼儿园开展专项活动,利用周末的时间带幼儿到黄大仙公园、江滨体育长廊、虾公山公园等地方玩,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家长协助幼儿完成黄大仙游学的记录。例如:具有传统节日氛围元宵节孩子们喜迎元宵的舞麒麟活动,我们邀请企石东山村有舞麒麟经验的老爷爷家长团队,和我们一起走进富有民族色彩的闹元宵活动,还借助户外游戏涂鸦麒麟,使家长逐步成为教师的助手,将生活经历和美术课程巧妙结合在一起,加强了家长对本土文化的加深有利于家园合作与家长的能力,为幼儿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运用本土资源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是我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一个起点,让孩子认识本土特色文化,并通过园本课程的实施让幼儿关注自己的生活、家乡、地方文化等,孩子们从不一样的视角出发,推动幼儿自我本位意识的悄然落地。提升孩子们的表现力、思维力、创新力,我们将在后续研究中加以细化,基于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的理念,为孩子们童年留下独特而又美好的回忆。
参考文献:?
[1]周惠珍.谈幼儿园小班游戏化教学在美术区域的开展与实践[J].才智,2018(16):3.?
[2]沈士吉.浅谈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教学[J].才智,2017(09):110.
[3]史林波.立足本土文化的活动课程建设[J].上海教育科研2010(11).